APP下载

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思考

2020-11-03杨畔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车站设施指标

杨畔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重点介绍了地铁车站运营安全评价结果,其既可以降低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的发生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地铁车站运营效率。通过对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期为地铁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创造出最大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评价

中图分类号:TP311.52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为了提高交通效率,节省城市用地,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设置于地下,其可以使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地铁工程建设,为城市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由于地铁结构工程相对比较封闭,加之地铁车站的人员多、设备多,极易诱发安全隐患,尤其是节假日、雨雪天等时间段。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地铁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出现很少的重大安全事故,但是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地铁安全事故预防工作,并按照要求开展运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以此来确保地铁车站运营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一、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分析

1.人为因素

在对地铁运营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得知,虽然大多数事故以机械设备故障居多,然而所有乘客伤亡突发事件中,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据了70%左右。通常情况下,人的不安全行为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1)工作人员不安全行为,常见的有违章操作、操作失误、警惕性差、应对不力、预警能力不足等;(2)乘客不安全行为,常见的跳下站台、大客流下拥挤、强扒车门、争抢上下车、站内打架斗殴、闯入区间隧道、疾病突发等。

在地铁运营时,工作人员自身的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和技能素质都会对风险管控和应急能力产生决定性影响,但是实际操作落实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如领导者的教育培训观念、预警意识,同事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等。此外,通过对员工工龄、职称、年龄等因素进行分析得知,在工作过程中上述因素与员工的事故率和失误率具有密切相关性。

2.设备设施因素

(1)设备因素。在地铁车站设备使用阶段,如果降低或失去其精度、性能等功能,将会导致设备技术性能降低,无法正常运行,进而对地铁的正常运作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有可能诱发比较严重的安全事故。在地铁车站运营过程中,信号系统故障是诱发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虽然供电、机电设备占比较小,其同样是诱发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的常见因素;(2)设施因素。通过对设施因素诱发的地铁车站运营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得知,虽然土建设施很少诱发运营安全风险,且车站设施很少危及乘客生命安全,但是如果未按照要求对其进行设置,或车站设施负荷强度过大,也会影响客流的疏散,进而诱发一定的安全风险。

3.环境因素

在地铁车站运营过程中,常见的环境因素有车站所处的外界环境和车站内部的运营环境,即所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因素。环境对地铁车站运营安全所产生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不合理将会诱发安全隐患。内部环境一般有员工的工作环境、乘客的乘降环境、设备设施的运行环境等。外部环境有周边土地综合利用强度、车站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公共设施及交通情况等。

4.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贯穿地铁车站运营的各个环节,并综合作用于人员、环境、设备等方面,对运营安全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科学、合理的管理既能够确保地铁车站运营安全、有序进行,反之将会出现安全职责划分不清、系统无序和紊乱、规章制度不完善、组织管理混乱、违章作业、人员松懈怠工、监督管理不到位、漏检漏修等,从而增加了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的发生率,甚至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实际上,管理因素是最容易加以调整和改善、最具有可控性的因素,既是地铁车站安全运营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运营安全事故控制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大量的调查与统计发现,诱发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的管理因素有管理决策失误、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保障不足、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给予预防和解决。

二、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评价

对于地铁车站运营而言,安全风险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地铁车站运营安全,该过程需要对地铁车站运营安全影响因素给予综合分析和衡量,并以定量结果给予直观的呈现,为后续地铁车站运营状态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实际上,地铁车站运营安全影响因素比较多,此时可以从人员、环境、设备设施、管理等方面来对评价指标进行合理选择,该过程要遵循可操作性、层次性、突出性、事前预警性的原则,并对权衡指标代表性与全面性的关系进行分析,注重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以定量化指标为主,从而确保最终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本次研究过程中,根据地铁车站具体特点,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从人员、环境、设备设施、管理等方面确定了三级指标体系,其中员工综合素质、环境安全、设备设施性能和管理安全等为一级指标,并在一级指标基础上有细分了二级指标12个和三级指标33个。同时,在地铁车站运营中,为了明确各项指标对安全影响程度,最好组织相关专业人士来对各项指标打分,以此来保证各指标风险处于可量化区间。此外,还需要将各自风险等级综合关联度与各项指标评价结果进行对比,以此来获取评价对象风险水平。

在评价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时,可以通过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后来确定设备技术状态、员工综合素质、内部环境等指标的权值,并结合专家主观评价及车站工作人员打分来确定管理安全、外部环境等指标的权值,根据地铁车站客流实测和调查数据来确定设备设施的权值,并汇总三级指标体系中所涉及各指标的权值。同时,根据评价矩阵还可以借助物元风险评价方法确定高层次和低层次影响因素间存在的关联性,并根据风险水平对各层次指标进行高、较高、一般、较低等标准划分,由此可以确定各级指标所具有的风险等级,为后续整改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借鉴,以确保地铁车站运营的安全。

例如,通过对无锡某地铁车站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该车站处于一般风险水平,此时需要结合各层次指标风险水平等级来制定系统性、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具体如表1所示。

通过对表1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员工综合素质风险等级相对比较偏低,而管理安全、设备设施性能风险等级居中,环境安全风险等级相对偏高,均未见高风险影响因素,由此可以说明该车站运营安全较好,然而还需要做好环境因素的安全控制。

在分析和评价具体指标时,员工职称优秀率过低也是诱发综合评价等级偏高的主要因素,设施最大拥堵人数、站台乘客密度指标也会诱发综合评价等级上升。而外部复杂环境因素也会使环境因素处于较高风险水平。但是,由于该车站管理安全风险等级一般,因此需要加强车站安全管理,尤其是做好应急演练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地铁车站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强化地铁交通与其他交通的有效衔接,以此来使城市交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同时,还需要改善地铁设备设施使用情况,可以从增加疏导设备、增加工作人员、限制客流数量措施来避免安全风险的发生。为了提高地铁车站运营安全管理水平,可以通过加强绩效考核和监督等方式来实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地铁车站是一个人流比较密集、系统结构比较复杂的场所,使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隐患时有发生。此时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给予综合评价,并从人员、环境、设备设施、管理等方面给予逐层分解,这样既可以准确判定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等级,而且还可以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以此来确保地鐵车站运营安全。

参考文献:

[1]谈飞飞.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6(14):112-113.

[2]冀国栋.运营地铁车站拓建施工风险分析与评估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21,11(2):98-99.

猜你喜欢

车站设施指标
车站一角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时空守护者之车站遇险
地铁车站
咖喱岛(五)
设施农业文摘
同步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