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心悦读,让课堂弥漫“语文味”

2020-11-03向日萍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语文味悦读小学语文

向日萍

摘要:语文是最富情感美的学科,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质兼美的文体中,深受感动。语文课堂要落实新课程目标,就要注重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即“语文味”,只有真正关注学科自身的特点,才能上好语文课,发挥新课标下语文所赋予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课堂就应该是充满语文味的。从“悦读”这个角度来分析、研究,从“读中体会,读语文之味”“品词析句,嚼语文之味”和“言语训练,说语文之味”三个方面提出了享受语文之味的策略,让学生在浓烈而炽热的阅读氛围中感受语文味。

关键词:小学语文;“悦读”;语文味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关注文章的结构、修辞、思想感情等要素时,却忽略了语文的实质。其实,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程中占比70%以上的阅读课,细细梳理,慢慢品味,让学生在“悦读”中去寻觅语文课那独特的语文味。

一、读中体会,读语文之味

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几千年来,中国百姓都把孩子上学叫作“上学读书”,它强调的是“读”。“识字、读书、做文章,中国古代教育就干这三件事。”

读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感知靠读,感悟靠读,理解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反复地读、思考着读、美美地读。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听(听教师范读)、看(默读)、读(出声朗读,多种形式的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从读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章,从而形成正确的语感和丰富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范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也是课文教学的第一件大事。范读者绘声绘形绘色,听者入情入景动容,能使书面文学转化为口头文学,让学生欣赏,让学生陶醉。实践证明,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培养学生对阅读对象或课文的喜爱之情,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人文情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孩子们恰当的读的时间。恰当,是因课而异的。窦桂梅老师谈《游同不值》古诗教学时说:“与文字相遇,读出七言的韵味,读文字本身。”“相遇”,即与文字发生碰撞,产生火花,让学生对未知的知识不再陌生。那么,一节阅读课要怎样读才能体会语文味?

如在《黄河的主人》教学时,第3自然段描写的是小小的羊皮筏子上竟载着六个人的惊心动魄画面。教师特意问学生:“‘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句话应该怎么读?”有学生说读得快一些,说是“要体现作者那种既紧张又惊讶的心情”,有学生说读得慢一些,说“因为黄河里浪那么大,那小筏子肯定一会儿在浪尖,一会浪底,数不快”。最后,教师表示也要读一遍,让学生学着老师一边读一边体会为什么这么读,然后交流总结。在这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而非讲解下与文本“相遇”,在尝试朗读中,与课文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已有的经验对话,并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

二、品词析句,嚼语文之味

语文课姓语,语文教学应该以语言为基本。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品味比较是阅读文章、悟其神妙的重要方式。语文课要关注文字,所有教学细节无一不是从文本的文字引发,并紧紧围绕文字形成波澜,要“着眼于精神,着力于文字”。重视文字语言的赏析,就引入了对文本思想、情感、形象、韵味体悟的源头活水。王安石“干锤百炼为一绿”,贾岛“骑驴冲撞为推敲”,这些不都是咀嚼文字的大好例子吗?这也正是语文学习的趣味所在。咀嚼文字需找准文章理解的关键点,难易适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达到掌握的目的。

(一)表象重现,品析词句

品词析句,让学生熟悉的印象在脑海中再现,在品读中理解文字内容,理解文字背后的表象,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教学《雾凇》一课时:

师:雾凇是怎么穿上这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的衣服的呢?

师:与你们平时穿衣服一样吗?

生:不一样。

生:“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

师:雾凇穿了多久?

生:一个晚上。

师:为了将美丽的衣服呈现给大家,她穿得这么慢,穿了一夜。让我们一起用朗读体现出这一过程。

(引读雾凇形成的过程,“每当夜幕降临……都是银松雪柳了。”重点指导读好“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

这一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析,来体悟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另外,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体会文字背后蕴含的内涵及雾凇的形成过程。

(二)善用想象,深化情感

想象,是阅读教学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之一。它能使一个普通的词语、一句普通的句子成为绚烂的钻石,点缀出生命的绚丽。

如在《放小鸟》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对小鸟形象深入了解后,内心不断地被触动着,感作者之所感,爱作者之所爱,当然也恨作者之所恨。当作者决定放回小鸟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我喜欢小鸟,为什么还要放它回去呢?”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与文本进行了交流,同时,也与教师进行了交流,在情感上达到了共鸣。学生明白了爱不是占有,而是给小鸟自由,体会到了文章所包含的真、善、美。

(三)深入思考,理解意图

看似简单的内容,往往是“此中有真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只有深入地引导,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

薛法根老师在《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公开课中,有意板书“你把这条鱼放掉”,学生自然会留意到少了“必须”“!”,从而使学生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把看起来极其简单的东西落实到教学的关键处,由浅而深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为了让学生充分把握文本,教师在对文本进行处理时,需要寻求教学的切入点、提升点、突破点,这是走向课堂自觉的必由之路,也是课堂的大智慧。

(四)活用比较,其义自现

教学只有唤醒学生与文本内在情感的共鸣,激起学生与文本人物内心的碰撞,并直至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课堂才能成为学生“精神的栖居之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妨运用“对比”的教学方式。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中,彭德怀在命令杀大黑骡子时,下达了三次命令,分别是:“好,全集中起来,杀掉吃肉!”“邱南辉,传我的命令,让方副官长负责杀骡子!”“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向你开枪!”由此可见,彭德怀杀大黑骡子的决心之大。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在学习彭德怀命令的同时,让学生对比学习他的动作与神态。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体会到彭德怀内心深处杀大黑骡子的深情、不忍和痛苦,进而体会到他“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的真实内心,通过对比,学生与人物的心灵碰撞在了一起。

三、言语修养,说语文之味

语文的语文味还体现在师生之间的对话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这是语文教学的独特之处。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薛法根老师教学《剪枝的学问》时,在学生初读后提出要求:默读课文,圈画关键词句,并思考:我几次来到桃园,分别是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至此,文本的脉络也已经清晰地展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这时,薛法根老师再让孩子们用通顺的语言连起来说,既锻炼了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文学的语言不是矫揉造作,而是真切对话。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用语准确、鲜明、风趣,让学生从语文课生动有趣、引人人胜的语言中爱上阅读,感受语文味。

语文教学艺术并不深奥莫测,也不虚无缥缈,而是实实在在的目标。一个有追求的语文教师,完全可以从一般教学经验的“此岸”,通过实践的积累、探索、创新,达到理想的教学艺术的“彼岸”,去攀摘语文教学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高爾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它是思想的花朵,是情感的枝叶,是盛载智慧的容器,是语文素养得以飞翔的翅膀。我们应以语言教学为基本,不断丰厚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提高语文教育陶冶人文情怀的能力。语文教师们,让“语文味”的清香弥漫课堂吧!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语文味悦读小学语文
微课,为“悦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从阅读到“悦读”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