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区坪山第二小学体育特色案例
2020-11-03刘艳
摘要:坪山第二小学自2003年被评为“深圳市青少年传统项目(足球、田径)实验学校”以来,2011年又被评为“深圳市校园足球联赛优秀先进单位”,2015年被评为首批“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18年再次通过传统项目、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的评估,2020年3月完成省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申报工作。
关键词:文化建设;体育工作常态化;学生综合素养
借国家发展教育的良好环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的相继出台,坪山第二小学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国家、市、区文件精神,把体育特色工作纳入到《坪山第二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把创建特色学校作为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和学校发展的新契机;《坪山第二小学“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把体育特色作为学校的特色,作成学校品牌;《坪山区义务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的制定,为学校体育特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教师专业得了发展,学生得到了实惠,学校成果显著。
坪山第二小学占地6.5万平方米,有一个400米标准田径足球场、4个标准篮球场,体育设施设备齐全。得天独厚的环境和学校制度的可持续性,为体育项目形成特色到品牌、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了保证。
一、主要目标
学校制定以科研为先导,以文化求引领,以创新求发展,以管理求质量,以特色求品牌的发展思路;以《坪山区义务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为指引,以学校发展“八大工程”为行动路径,把学校发展成为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双一流,办学效益显著的区域性优质学校的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构建“和谐、民主”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效能。
学校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团结融合、专业自主发展的教师团队,培养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素质全面、品味高雅的学生。
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学校的体育教学形成了有较高水平,并在市、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教育特色。
二、实施过程
(一)体育工作常态化
以《坪山区义务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为指引、完成《坪山第二小学发展规划》的任务目标,学校领导坚持聚焦课堂,深入教学第一线,对体育教学中了解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组织教师展开学习和讨论,在提高认识、转变理念的基础上,做好改革和改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细化常规检查工作,加强检查和指导力度,使体育教学常规能够落实到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上。
根据课程设置标准,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全校各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落实“阳光体育”活动,从而使学生的一小时体育活动得到了充分保证。每班每周一节足球课,校园足球进课堂大大提高了学校特色项目的发展,提高了学生学习足球、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使足球运动普及率得到大大提高,使学校的优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足球项目为龙头带动了学校田径、篮球项目的发展,学校开设的篮球、田径等兴趣小组,丰富了学生课余活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体质健康水平得了提高。学校把“体育是健康之本”作为“尚本教育”校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学生在耳濡目染的体育文化熏陶下,身心素养得到了提升。落实了《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足球、跳绳两项运动技能;制订了《“新长征”恒动体育进步计划》,在传承长征精神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每天运动一小时”,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开展体育健康节,包括体育运动会、广播操、队列队形比赛、健康与卫生知识讲座等活动,分别从体育、健康两个方面开展体育节活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展校园足球班级联赛,班级各组织男、女队参与比赛,活动贯穿整个学期,下午的校园里洋溢着运动员的呐喊声和啦啦队的助威声。
学校积极开展运动队的课余训练。目前,学校有足球男、女5个队,篮球2个队,田径1个队,共8支运动队,近三百人。运动队采取校内外融合模式,除体育教师全部参与训练外,外聘优秀的省、市專业运动员担任运动队教练;梯队建设合理、任务明确、承上启下,确保了学校运动队的持续发展。运动队的发展离不开体育教师和外聘教练的兢兢业业、起早贪黑、风雨无阻的敬业精神,更离不开学生诚诚恳恳、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
(二)开发校本课程
根据行动计划、立足于学校实际,同时,根据特色项目的开展及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划,学校尝试体育校本课程的研发。2015年,学校编写了《足球》水平一、二、三阶段的校本课程,经过实践运用,发现《足球》存在不足,于2018年重新编写了《足球》上、中、下三册,足球教师运用校本教材进行教学,效果非常明显。为落实《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学校参考国家《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标准》,制订了《坪山第二小学两项体育技能评价标准》,对不同水平阶段的学生掌握技能的情况进行动态的评价;为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制订了《“新长征”恒动体育》每日进度目标,参照QQ运动、运动APP,学生根据自身每天参与运动的时间、项目强度等核算出能量,然后根据能量转换得出当天行走的距离,鼓励学生坚持参与重走长征路,在锻炼的同时,还能学习长征精神。此外,学校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每到春夏时节,雨水特别多,不利于室外体育课的正常开展。在校本研发小组的建议下,决定开发雨天室内课校本教材,体育科组现已制订出《坪山第二小学雨天室内体育课的课程标准》。学校通过近几年来的积累,逐步完善和丰富了体育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三)重视校本研究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指出,“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必然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更为透彻,对知识的把握更为准确,教学更容易做到“深入浅出”,有助于学生学习与理解。
教师发展中心鼓励教师通过课题研究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教育科研引领、推动学校的发展。每学期落实“三个一”科研要求,即全校教师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开好一堂研究课,写好一篇研究心得;鼓励教师从身边的问题出发,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解决的难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以问题带出课题,以课题研究解决工作难题。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应勤于反思,注重积累,总结经验,不断促进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
学校体育组申报的《开展足球运动,增强中小学生体质的实践研究》课题于2017年12月被列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素质教育研究所科研重点课题《足球运动在学校中发展模式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并于2020年4月顺利结题;面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每况愈下的现状,学校于2016年开展对《坪山第二小学学生体质健康与运动参与的研究》的研究,被列为区级课题,并于2018年顺利结题;这一课题,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2019年体育科组已有区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3项。
(四)教师自主发展
学校引进名师,聘请盐田区教研员、广东省正高级教师刘永利老师作为体育学科的外聘名师,每学年按季度对体育教学工作进行指导,通过开展公开课、集体评课、观看视频、KDL课程,使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发生了转变,加深了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科组在名师的指导下,采用1+2+4的帮带模式,以强帮弱、以老带新,促进体育老师业务能力的提升,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是一群人肯定走得更远;鼓励老师外出培训,参加名师考研活动、参与校园足球、篮球等业务培训,扩展了教师的视野,近三年来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目前,体育科组教师中有副高级老师1人,中级5人,初级老师2人。其中,区优秀骨干教师1人,区核心科研组成员1人,科组多名老师被评为区优秀教师,多名教练和老师被评市、区优秀教练。
三、条件保障
学校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运动场地、体育设施齐全,体育器材的配置远远高于珠三江学校配置平均水平。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的体育工作,不仅成立了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还让方勇明副校长主管体育工作,将体育特色工作纳入到学校中长期发展的规划中,保证了体育特色的可持续性发展。规划中的体育特色目标明确,为平时体育工作开展的指明了方向。参与特色项目的教师在评优评先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和照顾,平时体育教师训练等工作计入学校工作量等考核中。
学校在师资与经费上予以足够的倾斜,保证体育各项目顺利开展,从2012年的2名足球专项教师发展到了目前的7名足球专项教师,确保了足球项目的发展;每年的体育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当中,学生体育器材的采购、运动装备、场地的维护、各专款经费的规范使用,操作规范,流程简单,保证了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为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学校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及时进行表彰,如新长征恒动体育活动中,到达每一个历史地点时,会以奖章的形式进行奖励,在市、区各类比赛中获奖的同学在升旗仪式上进行全校表扬,在体育健康节获得优秀成绩的学生进行当场颁奖,在校园足球班级联赛获奖的班级,在闭幕式上进行奖励。学校通过对优秀同学的表扬和鼓励,激励了其他同学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四、取得成效
在《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指引下,我校体育特色在三年里取得了好成绩,2019年被评为深圳市传统项目(足球、田径)学校,顺利通过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复核,申报省篮球特色学校。
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2016年立项的区级课题于2018年顺利结题,此课题针对学校学生体质的现状,促进了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2018年立项的国家级子课题于2020年4月顺利结题,其中课题成果《学校开展足球项目的经验报告》获得区优秀经验报告三等奖。
学校积极参与校本教材的开发,成效显著,《足球》上、中、下三册荣获广东省中小学特色教材三等奖,在区教育教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审中,获校本课程类二等奖。
学校运动训练队成绩显著:2018年6月获深圳市青少年校园女子足球精英联赛U12第一名,2019年7月获深圳市中小学篮球比赛小學男子第三名,男子、女子足球队多年获区冠军,现有田邦、彭巧玲被选为国家一级运动员,有多名运动小将输送到省、市运动队,男、女篮球队多次获区冠军,田径队在区级比赛中一直名列前茅,这些成绩的取得提高了学校体育特色的知名度。
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成绩喜人。古少青评为区骨干教师、刘艳为区科研核心组成员;在新教育杯教学比赛中,刘艳、张笔锋、蔡东花、陈文杰等多次获得第一名;因训练成绩优秀,多名教练、老师多次评为市、区“优秀教练员”称号,积极参与科研、参与上级业务部门的各项活动,加上自身的敬业精神,在这过程中提高了教师业务能力,促进了老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学校最大的成绩就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再实践,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形式,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提升。目前,我校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9%,优良率将达到60%。
五、体会与思考
只有用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做支撑,特色教育才具有生命力。如何才能做出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呢?这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我们要防止在特色创建过程中,只注重标准高、配套好的硬件投入,而忽视相应的软件建设;要防止只注重某一局部特色建设,而忽视了学校整体特色的建设;要防止只注重少数特长生、尖子生的培养,而忽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做到“以点带面”,把特色项目发展成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样才是学校办特色的立场。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进行体育特色学校的建设,为的是寻找学校发展的突破口,最终的落脚点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整体发展,实现教育的本质价值。
(责任编辑: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