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0-11-03杨志红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杨志红

摘要:小学生是活泼好动的,信息技术将多种元素(图片、文字、视频等)结合在一起,可以调动小学生的多种感官投入学习,活跃教学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可以说,促使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多维互动已经是大势所趋。教师要善于应用信息技术,为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術飞速发展,这改变着当今的世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大,它逐步成为一种潮流。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它以新颖的表现形式、生动的教学内容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活力,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建立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性。从目前来看,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教师要积极正视,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焕然一新。

二、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高

皮亚杰明确指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构建新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而不是让他们产生畏难心理。但是很多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时,直接从教材出发,忽视研究学生的学情,没有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让他们进行探究,这样就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探究性学习提倡师生、生生、生本都进行互动,但是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的阅读方式贯穿了课堂始终,而且教师提出的问题缺少应有的内在联系性,多是比较简单的陈述性问题,学生可以直接从教材中得到答案,不需要动脑筋思考。这样的课堂,虽然课堂氛围看似活跃,师生互动比较频繁,但是学生没有太大的收获,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教师转变为课堂上的隐形话语霸权

在“教师中心主义”盛行的年代,教师有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的显形话语霸权,他们“高高在上”,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在新课改背景下,一些语文教师虽然接受了新课改理念的熏陶,但是依旧无法认清自己的角色,无法完成将自己转变为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角色,虽然教师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但是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的答案与预设的不一样,教师依旧会引导学生走向自己设定的标准答案,导致一种“伪探究”形式的出现。

(三)小组合作探究流于形式

小学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很多教师都会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合作和探究。但是在观察中发现,教师留给学生进行对话的时间少之又少,小组合作交流流于形式,缺少有深度的合作探究。很多时候都是同桌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就算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但由于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各不相同,也没有进行深度对话,因而不利于学生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三、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使语文知识具体生动化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适合运用信息技术来展示,比如《日月潭》《葡萄沟》等写景类课文就非常适合用信息技术来教学。由于受到生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可能无法亲眼看到课文所描绘的美丽景象,这给他们理解课文内容带来一定的障碍,使他们无法深入感受作者在文章中传达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就应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相关的视频,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事实证明,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信息量大且具有人文色彩的环境,使学生在图文并茂的信息接收中充分感受课文内容,积极主动地去获取、加工信息,提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此逐渐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二)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诵读诗歌

古诗词是我国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可以对我们现代人的思想感情起到熏陶与感染的作用。小学生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从小就学习古诗词可以对他们的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我国的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古诗词内容,教师要带领学生学好这些古诗词,使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有很多,不断地诵读是其中的一种。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吟诵起到了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通过吟诵古诗词,学生可以在良好的氛围中记住诗词的内容,并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情感,以此内化为自己的审美体验。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吟诵的作用。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引入微课,让学生在吟诵的时候沉浸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激发他们的内心情感。

(三)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内容

在“大语文观”思想的影响下,我们教师不能仅仅依靠教材为学生传授知识,还要适当为学生拓展教学内容。各种网络资源丰富多彩,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进行传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拓展内容。比如在教学《示儿》这首古诗时,我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介绍了我国出现的其他爱国诗人以及他们的作品。我介绍了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家灭亡,在诗人眼里是不一样的,诗人感受到盛开的花儿都落泪了,鸟儿的鸣啭令人感到心悸。我带领学生比较《示儿》和《春望》这两首诗的异同点,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古诗的理解。这样的比较教学还可以使学生学习更多的内容,为他们的后期发展奠定基础。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文是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细细推敲,感受课文的意境。我们教师要带领学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字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与作者进行“对话”。比如我在教学《示儿》这篇古诗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鉴赏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了央视制作的一段关于大宋时期国土被女真族侵占的纪录片,学生们仿佛真的看到了当时的国土被外族侵略的场面,深切感受到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迫切心情。“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话交代了作者在临死前都希望祖国统一的心境。学生们在感受诗人爱国精神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了感染,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因此,教师使用的多媒体内容要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渲染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是大势所趋,也是国家积极提倡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兴趣。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引入信息技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后,我还会探索更多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做法,希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洪梅.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3).

[2]翁祥英.搭建桥梁,以读促写:利用信息技术贯通小学语文读与写[J].教育探究,2018(2).

[3]刘亚军.运用信息技术凸显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特征[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6).

[4]石侠明.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融合浅谈[J].教育革新,2018(5).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