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散“教学精彩”的主题校本研修设计与实施
2020-11-03赵升龙
赵升龙
摘要:“教学精彩”是宝贵的资源,通过设计与实施集散教学精彩的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及时收集和传播教学精彩资源,使之常态化,既有助于开阔教师视野、提升专业能力,又能使更多的教师受益。
关键词:“教学精彩”;校本研修;主题研修
校本研修在我国已经运行多年,形成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 的基本形式。但是,随着校本研修的持续深入发展,现实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校本研修与教师日常教学融合度不高。“主题式校本研修”是在一定时间内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某一个共性问题,开展全校性的研修活动,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因此,设计以某一主题活动为线索的校本研修活动可以将校本研修发展成为与教育教学并行的常态化工作,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本文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集散教学精彩的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集”就是收集整理;“散”就是分散辐射;“教学精彩”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真实发生的、能够体现教育智慧的、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教学活动。这一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是通过对“教学精彩”进行收集和整理,再通过加工,分散辐射更多的教师,从而放大了“教学精彩”这一教育资源的作用。通过对这一内容的交流实现资源的交换,并在对具体内容的研究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集散“教学精彩”的主题式校本研修的必要性
(一)“教学精彩”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
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无论是优秀教师还是普通教师,在课后都会有自认为满意的环节、细节,都会有精彩的片段发生,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精彩”往往只是昙花一现,在一时兴奋后就过去了。这些“精彩”如果不能被及时捕捉、整理,将是一种资源浪费,因为这些“精彩”本可以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对其他人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更重要的是,对这一“精彩”的挖掘和提炼,是教师们共同提升的好机会。
(二)集散“教学精彩”为教师教研课题研究提供真实材料
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教研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以及开展教研课题研究有一定难度,一方面是研究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缺乏合适的研究主题和素材。通过集散“教学精彩”而形成“教学精彩库”,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研究素材。
(三)集散“教学精彩”破解了难题
以往,教师的专业收获往往停留在实践性的外显性层次。若教师成为一个主动的“书写者”,则可改变这一现状。记录研究过程、书写研究反思、摘录研究依据、撰写研究总结、形成研究成果等一系列“写”的过程,就从实质上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行为走向。
二、集散“教学精彩”的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设计
(一)集散“教学精彩”的主题校本研修活动的组织形式
研修活动将参与研修的教师组成若干个学习组,根据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研修目标,学习组又分不同类型:可以是同学年教研组,可以是同学科教研组,可以是同学段讨论组,还可以是研究型学习组。如:研究型学习组的研修就是学校为了突出研究的层次与深度,把某一学科或是不同学科的“精英”组成学习共同体。这样不但可以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而且更容易出研究成果。
(二)集散“教学精彩”的主题式校本研修的活动方式
集散“教学精彩”的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模式,关于“教学精彩”的研讨大部分是在线上完成的,在恰当的时机安排线下的集中研讨,这样就实现了线上线下呼应、理论实践并重、学思研行集成。
(三)集散“教学精彩”的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的时间安排
集散“教学精彩”活动的周期是一个学期,由于既要切实提高校本研修质量,又要考虑工学矛盾,要做到集散“教学精彩”的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的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所以教师集中研讨的次数不宜过多。在第一次研修活动时,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所以建议第一学期安排4次集中活动,其他学期只安排3次集中活动。这样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不给教师带来过多的负担,因为教师的时间是一个定量,班主任的工作尤其繁忙,其他沟通工作在线上完成,因此,这个校本研修活动实际上也是混合式研修的一个典型代表。
(四)集散“教学精彩”的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的前期准备
第一,在具體实施集散“教学精彩”的主题式校本研修之前,要先召开一个启动准备会,做好研修活动方案的解读和说明具体的实施方法。第二,依据本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分组。每个学校可以依据不同的研修目标,组成多个不同的学习组,这样也便于学习组之间的横向交流与比较。第三,在研修活动前,先给老师们列出一学期的工作清单,一方面便于安排研修具体集中的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全面了解教师们的现实工作情况。第四,第一次集中研讨前,要建立好教学集锦库。这个集锦库可以先收集每位教师已有的“教学精彩”,作为学校资源库的基础。第五,教师交流空间与具体方式。参加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的教师的具体研讨和交流在网上进行,可以在校园网络学习社区,可以在学校的公共盘,可以在公共邮箱等,具体的互动交流可以通过社区、微信群、QQ讨论组等进行。
三、集散“教学精彩”的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的实施
下面以第一学期为例,说明实施集散“教学精彩”的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流程与内容。
(一)第一次集中研讨
第一次集中研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参与研修的老师感受一下研修的氛围,知道在研修时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做,因此,时间安排不宜太晚。研讨时,每一个成员都要讲清楚自己捕捉“教学精彩”的详细过程,然后大家展开对这个“教学精彩”的研讨:这个“精彩”是什么?精彩在哪里?能带给我们什么启发?在这次集中研讨中,还要讲清楚接下来对“教学精彩”的提交方式、申报方法。“教学精彩”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当“教学精彩”发生时,要及时将“教学精彩”的名称提交到网络社区,使同组的教师及时了解,具体内容可以随后补全。这样研修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同伴上传的情况,并通过网络社区或者微信群、QQ群等平台及时地研讨和交流。
(二)第二次集中研讨
第二次集中研讨前,通过“收集、关注、思考、提问”不断丰富“教学精彩库”。教师们不仅要注意对前一阶段“教学精彩”的收集,而且要及时关注、观察同组其他人的提交情况,并在社区即时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思考,并对没看懂或不理解之处做出记录或提出问题,为第二次集中研讨做好准备。这里需要重点说明的是,由于每个学期的集中研讨次数只有3次,所以不可能每一次都面面俱到。第二次集中研讨不再对“教学精彩”进行逐一的讲解,因为提交“教学精彩”的人已经在网上做了较为翔实的介绍,每一位成员只需要根据同伴提出的问题做出解释,具体内容的交流都是在网上进行。教师们在线上进行的关于“教学精彩”的讨论重点应放在“精彩”背后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引发的思考是什么?哪些可以有发表的可能?包括对“精彩”的分类。这一过程要体现四个“随时”:随时产生、随时上线、随时关注、随时提炼。虽然“教学精彩”本身很重要,但是基于“精彩”的研讨、分析更重要,这不仅能够拓展教师视野,也是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过程。
(三)第三次集中研讨
第三次集中研讨前的收集和集中研讨可以参照第二次的模式,但是在具体研修活动进行中的关注点又会有变化,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不同的发现。第三次集中研讨更多地关注了“精彩”的原理、提炼、再总结、预约等,使主题研修呈现递进式发展。
(四)第四次集中研讨
第四次集中研讨前的收集和集中研讨与前面的方式基本相同,但是交流的关注点有了进一步的深化,且集中研讨的话题价值更高了。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及时捕捉到在课堂上生成的宝贵教学资源,及时抓住學生的有效信息,合理地加以利用,留住精彩瞬间,生成精彩课堂,还要有“预约精彩”的意识和精心的设计。第四次集中研讨有三个重要的目标要完成:第一,预约“教学精彩”的目标完成与经验交流;第二,对本学期“精彩库”的整理、分类、总结等;第三,遴选出可以形成论文或是有发表潜质的精彩作品,并找时间进行提炼、总结。
以上是以第一学期为例的集散“教学精彩”的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在第二学期、第三学期……将继续采用“三集、二散、一总结”模式进行深入的递进式研修。
四、实施集散“教学精彩”的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要注意的问题
(一)科学分组和任命有能力的召集人是确保集散“教学精彩”的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效果的关键
合理分组是研修的前提,在研修之初,召集人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他决定了研修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和研讨的深入程度,包括在研修开始时对教师的善意提醒和研讨时的示范作用等,也是为将来形成常态化的研修而不再需要召集人的过渡。
(二)注意及时捕捉“教学精彩”和及时上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由于“教学精彩”具有随机性,随时可能发生,但是又转瞬即逝,所以“及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对“教学精彩”要求不宜过高,否则会增加集散难度
由于教师教学能力和工作时间不同,每个人定义的“教学精彩”也不一样。新教师的“精彩”和骨干教师、特级教师的“精彩”程度一定是不同的,因此,“教学精彩”没有严格的定义和具体的标准。“教学精彩”可大可小,可以是一个教学片段、一个活动、一个细节的处理、一个有效的做法,也可以是一整节课的教学活动。
(四)要及时记录和整理每次集中研讨的会议内容
“教学精彩”来自真实的教学实践,更贴近教学实际,这些材料的积累将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提供丰富的原始材料。
(五)开展关于“教学精彩”集散的综合场展示
这里的展示,指的是学校把平行的若干个学习组在学期末进行一个综合场的展示,其目的不是要进行排名或是比较,而是为了促进学习组间的横向经验交流,互相借鉴。对优秀作品、优秀研修案例也要有一定的奖励,这样不但可以调动教师研修的积极性,重要的是可以让“精彩”更精彩。
集散“教学精彩”的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遵循了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减少了“教学精彩”的资源流失,凸显了教师“智慧众筹”的研修特点,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成长,实现了校本研修成为教师工作的新常态,为校本研修与学校常规工作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具体模式和操作经验。目前,关于“教学精彩”的研究很少,基于“教学精彩”的校本研修活动的研究尚无先例,因此,本文研究集散“教学精彩”的主题式校本研修设计与实施,对“教学精彩”的广泛传播和校本研修的常态化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易安定.主题式校本研修的探索[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5(08).
[3]叶澜.我对课堂教学本质的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 2009(01).
[4]李秀伟.中小学校本研修的改进路向与模型建构[J].教学研究,2012(07).
[5] 贾晓芹.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3(C1).
(责任编辑: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