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本研修方式的守常与创新

2015-05-21宋振财李志兵

中小学校长 2015年2期
关键词:校本研修

宋振财 李志兵

[摘要]校本研修是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基本抓手。本文对校本研修的常规方式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在常规方式基础上,依据校本研修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创新策略,最终生成了“四线十式”校本研修新常态。

[关键词]校本研修;自主研修;合作研修;展示互动研修

校本研修,即基于校情、师情、生情的教育教学研究,是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基本抓手。

2013年5月,我校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办公室,将学校原有的教师培训、教育科研两个部门合二为一,全面担负起校本研修的工作职责。实践初步证明,这种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正在实现管理的高效与研修的绩效。

校本研修的常规方式很多,梳理它们。守住它们,在守常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我们的基本工作思路。为此,学校形成了“四线十式”校本研修结构网络。“四线”即四条校本研修路线:教师自主研修,同伴合作研修,展示互动研修,建教师发展档案。“十式”即十种校本研修方式:教学与研修,读书与研修,培训与研修,集体备课与研修,听评课与研修,小课题研究与研修,线下培训研修,线上互动研修,校刊发表研修,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研修。

一、教师自主研修

教师是校本研修的主体,自主研修是校本研修的基础。教师自主研修的基本方式有三种:教学与研修、读书与研修、培训与研修。

1.教学与研修

教学是教师的常规工作。教学活动是教学预设-教学实践-教学总结-教学调整的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教学预设的期待、教学生成的喜悦、教学总结的困惑、教学审美的体验、教学调整的创造,其过程本身就是不断研究的过程。

但是,很多教师在这个研究过程中,缺少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写教学心得。教学心得是指在教学工作中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是对某种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策略等的更高层次的理解。它是经历了教学实践体验之后的深层思考,是对教育规律、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这里有三个重要的词语:一是体验,二是思考,三是撰写。没有体验,思考没有依托,可能会胡思乱想:没有思考,即便有了体验,也很难生成认识成果;有了体验和思考,如果不把它写出来,如果不把它变成一个个清晰的文字,这种思考仍然很模糊,时间长了这些信息就会被更多新的信息所覆盖,及至湮灭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所以撰写教育心得可以将教育思考变模糊为清晰,变简单为丰富,变肤浅为深刻。

所以,珍视教育教学体验,珍惜体验过后那一瞬间的思考,及时将思考的结果文字化、清晰化,是教师自主研修不可多得的有效方式。

2.读书与研修

读教育专著,读教育期刊文章,是教师自主研修的第二种方式。读书之于教师专业提升的重要意义,是被多少教育专家、教学名师证明了的命题,然而还是有相当多的教师不爱读书,不去读书,不求甚解地读书。怎样读书才能读有所悟、心有所得呢?

第一,要选有用的书。教育书籍林林总总。哪本书是我当下最需要读的,这是教师首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论语》中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明确当下的教学困惑、研究问题,据此选择能回答这些问题、解释这些困惑的教育书籍,我们的读书便有了切近的目的,这是选择读哪本书的逻辑出发点。

第二,怎么读书?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大概是很多人读书的经验之谈。把书读薄。就是通过反复阅读、比较、思考,准确把握书中的精髓。圈划批注、编写阅读提纲、写读书心得是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听起来很老套,但很管用。读书如淘金,非一遍遍提炼不能得到真金。把书读厚,重在联想,联想自己的教学实际,联系其他书籍的观点,既有助于深刻理解书中的精髓,又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如果不止于此,还能用研究的思想,开发的思想来读书,整理书中的教育教学策略,研究这些教育教学策略的可复制性、可适应性、可改造性,甚至由此开发出新的教育教学策略,那读书的绩效就得到了更大的提升,好书的价值也就得到了更大的开发。

3.培训与研修

当下中国教师培训,可谓轰轰烈烈,培训机构五花八门,培训网站多如牛毛,专家讲座你来我往,国培、市培轮番登场,其中校本培训具有更加广阔的舞台。2013年,我校诚邀美国圣塔莫尼卡学校的三位教师来校做“美国课堂教学法讲座”。2014年,邀请魏书生老师来校做专题培训报告。

但仅限于此还远远不够。培训资源优质。不等于受训教师就一定培有所得。要想让受训教师有所收获,需要将专家外在式培训转化为教师内在的心理需求,需要找到培训与受训的契合点。这样的契合点越多,培训的价值感就越强烈。所以,无论是哪个层级的培训,光有组织者的美好愿望和优质的培训资源还不够(当然这是高质量培训的前提),还必须有受训教师主动积极参与的认知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觉预设或生成具体的教育问题,倾听培训者对这个问题给出的理解和策略,思考比较这些理解和策略的优劣,进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是关键。一句话,有效的培训必须是受训教师训前或训中脑子里生成了具体明确的问题、思考这个问题、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或策略。只有问题一以贯之,培训才能收到实效。然后将问题的生成、思考和解决的思维过程用文字记录下来,形成培训心得,收获就看得见、摸得着了。

二、教师合作研修

教师合作研修是校本研修的第二条路线。其基本方式有三种:教研组集体备课与研修,教师听评课与研修,学科中心组小课题研究。

1.教研组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相对于个人备课,是在教师个人备课基础上,通过教师集体研讨,分享教学资源,形成教学共识,补充个人教学设计的过程。其基本功能是一个研讨的过程、培训的过程、教师合作研修的过程。可以说高质量的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与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2.教师听评课

教师听评课,现在有人称之为观课议课,也是学科教研组常规研修方式之一。“课程的作用都是从课堂教学开始的。课程建设必须牢牢抓住课堂教学的‘牛鼻子,必须深入课堂中去”。我们必须构筑课堂愿景,追逐和实现课堂教学梦想。这就需要我们去组织听评课研修活动。去深入课堂教学实践,在听课观课中总结生成有效教学策略,发现分析真实的教学问题,并通过评课议课,将研修活动持久、深入开展下去。

反思我们每天都在做的这两项研修活动,便会发现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将这些问题归结为“六式”:

分散式:即研修活动没有主题,没有靶子。控制式:即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多限于学科教研组骨干教师,资历浅的年轻教师常常做教研活动的陪客,容易成为教学研究的盲从者。赞美式:教研活动中,教师说好话的多,提出问题的少,给出教学策略的更少。单向式:我说你听,你说我听。少有教师间的互动、交流、质疑、争论、解释。无果式:每次教研活最终很少就教学问题、教学策略等达成共识,收获甚微。严肃式:教研气氛严肃有余,快乐不足。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我们给出教研活动“新六式”。

第一式,主题式教研。每次教师合作研修活动,要确定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我们把这个问题称为这次教研活动的研究主题,把这样连续的教学研究活动称之为主题跟进式教研。

第二式,参与式教研。分组别定角色。教师少,自然分为一组;教师多就分为两组三组。每个参研教师,都担当一两个研究角色:主持员、发言员、记录员、总结员、追问员、快乐员、提醒员、资料员……这些角色可以不定期进行轮换。人人有角色,才能实现人人参与研究。

第三式,合作式教研。小组内每个教师要合作,小组间每个小组要交流。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分工合作,责任共当;交流碰撞,达成共识;优势互补,协作共进。合作是教师研修最高的效率,是教师研修最大的效益。

第四式,工具式教研。教学研究中,借助一些简单易行的研究工具,会提高研究的效率与质量。归纳、总结、梳理,可以使用“便利签”工具;思考问题,分析成因,可以用“十字思维图”、“思维导图”等思维工具。

第五式,策略式教研。教师合作研修要随时关注有效教学策略的提炼与生成、实践与验证,把教学策略的开发与生成作为教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目标。

第六式,快乐式教研。把教学研究作为一种快乐。在快乐中进行教学研究,创造快乐的研究氛围。

“新六式”的本质是引领教师在合作研修中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研究,在这样浓郁的研究氛围中,校本研修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3.学科中心组小课题研究

2014年初,学校成立学科中心组,进行小课题立项研究。研究之初召开小课题开题报告会,聘请全国知名一线专家进行小课题研究培训。之所以成立学科中心组,是因为学校办学规模较大,初中部每个年级语数外教师有15人左右。这些教师基本是三年一循环,所以很多同一学科的教师没有交流研究的通道和机制。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科组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

小课题着眼于小问题、真问题,将这些真实存在的小问题,转化为具体研究的小课题,这是小课题立项的首要原则。过去的课题研究,务虚的多、求大的多,过于上位。现在,我们试着引领老师发现真问题,形成小问题,由上位移到下位。同时,我们也引领老师总结真经验,提升好策略,从经验入手尽心设题立项。最后,我们还引领老师取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从模仿入手,将名师教学策略校本化、教师化。2014年,学校初中部设立63个小课题,参研人数323人,占一线教师总人数96%以上。

小课题立项只是研究的起点,确定基于教学实践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整理真实可靠的研究数据,分析生成研究成果,形成有效教学策略,是小课题研究过程不可缺少的几个重要环节。学校每年度评选一次优秀课题,按照学科中心组初评、外聘专家中评、学校评委会终评的过程进行评选,于2015年4月召开小课题研究结题表彰大会,对评选出的优秀课题给予奖励。

三、展示互动研修

如何将教师的研究成果展示出去、分享出去,开发教学成果的最大价值,是校本研修工作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套用这句话,我们对展示互动研修可以做出这样的理解:展示互动研修,就是让教师摇动教师。让教师推动教师,让教师唤醒教师。这是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新思路。为此,学校搭建了三种教师展示互动研修平台:线下培训展示,线上互动展示,校刊发表展示。

1.线下培训展示

线下培训展示,是指学校召开的各种形式与内容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像每年度3月召开的寒假教师读书报告分享会,4月召开的中心组小课题开题暨上年度小课题研究评优表彰会。9月召开的校本研修专家培训会等。

我们的基本想法是,要深入挖掘每位教师身上蕴藏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通过线下培训展示,变隐形资源为显性资源,变教学经验为教学策略,变自己挖掘为共同开发,变无意识积累为有意识总结。通过线下培训展示,促进优秀教师不断生成个人优质教育资源。逐步成为学校校本研修专家型教师。

2.线上互动展示

网络研修,线上互动,正日益成为校本研修的有效方式之一。为此,2014年11月,学校在初一、初二年级分别启动腾讯博客校本研修平台,要求教师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11项内容,撰写、上传研修文字。由于阅读的都是校长与教师,教育资源的真实性和相对优质得到了保证。线上互动展示,实现了校本研修多种功能:教师可随时撰写、上传文字,教师个人教育资源的跟进式积累得到了实现。校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可随时阅读彼此的博客,校长教师之间学术交流与良性互动成为可能。教育资源共享变成了现实。校长、主任可以随时对教师的博客进行跟踪点评,平台自动统计教师发表博客的篇数。校长对教师的软管理发挥了作用。截止2014年12月末,学校腾讯播客平台共发表教师博客189篇,评论54段。

3.校刊发表展示

学校于2013年创办《动力教育》校刊,每年出版4-6期。校刊是教师校本研修重要的纸质平台,主要刊登体现教师专业成长的文章。2013年出版4期,共刊登教师文章122篇,向市及市级以上教育期刊推荐发表文章20篇。2014年出版4期,共刊登教师文章172篇,向国家省市教育期刊推荐发表42篇。学校创建线上互动展示平台之后,校刊编辑部可以直接从博客平台发表的文章中,选择优秀文章刊登发表,线上互动展示与校刊发表展示辉映成趣,相得益彰。

四、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研修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四条路线。每个教师建立单机版教师专业发展电子档案,按照学校要求和教师个性需求相结合的原则。不定期向档案中上传自己的教育教学资源,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假以时日,教师专业水平必将大幅度提升。

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电子档案内容提出以下十一项具体要求:

撰写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撰写教育心得,撰写读书心得,撰写培训心得,撰写集体备课研究心得,撰写听评课研究心得,撰写我的公开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心得,撰写小课题研究成果,撰写我的课程。撰写我的教育成果。撰写教师专业发展总结。

每学年,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进行分类梳理、系统编辑,打印成册。学校将在每年7月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展示与评优活动。

综上所述,我们将教师校本研修常规方式进行分类整合,在整合中有所突破,在守常中有所创新,形成了“四线十式”校本研修新常态。我们相信,只要守住新常态,坚持新常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精耕细作,校本研修水平必将提升到新台阶,教师专业发展必将迎来新局面。

猜你喜欢

校本研修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科研素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分享 孕育成长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自在成长研究
小学校本研修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讨
最美“乡下人家”
农村初中校本研修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立足师本:让“校本研修”更接地气
主题式校本研修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