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2020-11-03罗敏

财经界·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强化措施制约因素内部控制

罗敏

摘 要:虽然国有企业的管理体系已经按照市场化运营要求进行了改革,但其治理结构、管理制度以及部门、岗位间的职能划分依然留有计划经济时代的印记,所以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机制等内部控制要素的构建都与现实要求存在差距。分析制约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有效性的因素,了解现行内部控制体系在风险评估、监督、控制、信息传递和沟通等环节的缺陷,探索强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有助于防控运营风险和提升管理水平。

关键词:内部控制  制约因素  强化措施  国有企业

一、概述

内部控制机制的形成必须要有相应的组织结构、制度体系和内部环境保障,还需要依据相关理论、针对企业的具体运营目标制定一系列的措施、计划,并且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加以落实。从而在企业的管理体系内部形成具备自我监督、评价和调适功能的控制机制,在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对管理层以及各岗位员工起到约束作用,而且能够依靠动态的风险评估、成本分析、内部审计以及绩效考评,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全程监控,有效控制运营成本并让企业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同业竞争中赢得发展空间。所以,国有企业要想在改制之后应对市场化的竞争,必须构建并持续强化内部控制体系。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缺陷

(一)内部环境

企业在创建和优化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首先根据内部控制相关理论的要求改进内部环境。而反观国有企业现行的治理结构,虽然在形式上符合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要求,但实质性的职权分配及管理、监督和控制权的行使却与一般企业存在明显差距。体现为董事会与管理层存在交集,监事会并未按照规范化的议事程序履行职权,而管理层又没有足够的决策权。此外,目前国有企业上下对内部控制理念的认知较片面,所以无论是制度体系构建,还是组织结构形式和职能界定,都不利于内部控制机制的运转。

(二)风险评估与防控机制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体系当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但目前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停留在制度建设层面,强调硬性的约束和事前、事后控制,而没有动态的评估、分析及过程控制机制。体现为财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没有实质性变化,依然只注重经济活动计划的审核,而对内部控制机制有效性、企业的运营风险没有实行跟踪分析和评价。

(三)控制计划和措施的执行

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由于岗位职能分配和权责划分存在缺陷,导致在控制活动中无法形成各部门及岗位间的有效协同,无法落实控制措施和保障控制成效。体现为部分岗位存在违背不相容原则的兼职现象,无法形成应有的相互制衡,而且由于职权界定不明导致执行力不足,所以,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在计划执行和控制措施落实环节存在明显问题。

(四)信息传递和沟通

国有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存在局限性,财务、生产以及业务等部门的管理系统相对独立,而且在技术应用方面停留在数据统计、文件生成层面,没有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的共享和数据实时交换机制。所以,国有企业的信息传递渠道不畅、内部溝通受到了制约,而且无法进行信息资源利用价值的深度挖掘,不利于保障风险评估、成本分析以及会计核算等工作的质量,影响内部控制的成效。

(五)监督评价机制

审视国有企业现有的监督与评价机制,会发现无论是财务部门还是内部审计机构,都没有完全履行相应的职责。其根源在于审计机构在行使监督职权时无法保持相对独立的立场,而财务部门则在管理体系中维持原有定位,没有基于管理会计体制建设行使监督、控制职能。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强化措施

(一)优化内部环境

首先应从规范治理结构职能、优化部门及岗位配置着手,理清现有职权划分、人员配置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和调整既有的组织结构,进一步细化部门和岗位间的职权范围;其次,深化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理念的认知,并且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宣传活动,让企业员工具备应有的风险防控意识,促使其参与到风险识别、监督和控制活动中,保障内部控制相关计划、措施的执行。

(二)完善风险控制机制

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对推动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转至关重要,应针对国有企业在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等环节的不足,通过管理制度、评价标准体系的建设以及强化相关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提升风险评估和防控水平。首先,应明确风险识别、评估及跟踪监控的责任,组建专门机构或专业团队,为其信息采集、存储以及处理提供制度以及软硬件设施保障;其次,确保风险识别和评估成果得到合理应用,以定期报告等形式,让人员了解企业运营管理中特定环节存在的风险,从而确定控制策略,调整投资计划、优化管理措施以及弥补制度漏洞。

(三)控制措施的制定和执行

在具备成熟的内部控制机制的企业中,应基于职权的明确划分,由相关责任人依据内部审计、财务分析以及监督考评等工作成果,针对管理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开展控制活动,采取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奖罚条例。针对国有企业在这一环节中责任主体不明、执行力不足的问题,除了通过优化内部环境加以改进,还应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细化分工,例如根据企业的生产技术、商务模式进一步明确各个岗位员工的内部控制责任,让内部控制措施更具可操作性,保障内部控制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

为了保障国有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时效性,应着手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基于互联网在管理体系内部建立顺畅的双向数据交换、信息沟通渠道。一方面便于从事风险评估、财务分析的人员进行信息采集和处理,保障相关数据的时效性与准确度,为企业制定风险防控策略、实施绩效考评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则促使所有部门在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保持沟通,基于线上的实时互动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各项管理规划的高效落实。

(五)改进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督与评价机制

为了强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并保障其长期有效,应改进现有的监督和评价机制,重新定位财务部门与内部审计机构在管理体系中的位置。首先,应确保内部审计机构依法依规完成各项工作,以中立的立场客观评价各个内部控制环节有无问题,为监事会以及企业外部主管部门的审计机构提供高质量的报告,对国有企业的运营起到实质性的监督作用;其次,国有企业应重视管理会计在科学评价和优化内部控制机制中的作用,发挥其在风险识别、财务分析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优势,在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督和评价中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

四、结束语

内部控制的运转成效可以反映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与运营效率,体现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所以为了让国有企业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环境中保持行业优势地位,应深入分析现有内部控制体系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并且对其有效性实施动态的监督评价,持续强化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张艳.浅议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优化对策[J].中国商论,2019.

[2]耿彤.关于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

[3]张淑红.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及运行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6.

猜你喜欢

强化措施制约因素内部控制
浅谈基层水务经济统计工作的强化措施
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措施探讨
对强化油田会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