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洞察之眼

2020-11-03

人力资源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刺猬机会管理者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数字化变革势不可当

新冠肺炎疫情以后,很多人觉得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我觉得这世界在所有不确定性中有几项非常确定,一是整个国家数字化方向非常确定,二是未来十年传统行业数字化的确定性。

如果今天不变革,十年以后你的企业可能就是数字脱贫的对象。数字化已经成为这个社会势不可当的一次变革,新冠肺炎疫情没有改变这个趋势,反而加速了这个趋势。

未来的数字化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互联网企业,而是用互联网改造自己的企业。天使投资也好,风险投资也好,我希望它们不要把目光仅仅放在互联网公司上,不要把目光都放在互联网题材上。未来真正的机会是那些用新技术、用互联网技术改变自己的传统行业,而不是互联网本身、技术本身。

今天,大批的企业、大量的行业还很传统,还没有从数字化当中受益,越是距离技术远的行业,机会越是比被技术改造过的行业大。

如果我自己要重新创业,一定不会在互联网行业里面。今天的互联网行业,所有聪明人都聚集在这里。今天的传统行业有聪明人,但是真不多。传统行业只要技术增加一点点,科技投入一点点,人才组织架构做得好一点,这种增长是确定性的增长。

数字化对每个企业都带来挑战,但是数字化对企业真正的挑战是领导力的挑战,是远见的挑战,也是组织能力的挑战,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不是公司设一个电商部门就可以负责任的,而是一把手的责任,是一把手有没有从根本上推动数字技术改造研发过程、生产过程、管理过程、营销渠道。

其实,没有所谓的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之分,只有面向未来的经济和留在过去的经济之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是一体两面,否定数字经济就是断送实体经济未来的机会。未来,一切实体经济都会数字化,一切数字经济都会实体化。

未来十年,数字、技术将重新定义制造业、服务业、零售业,包括新的技术、新的数字资源,我们不要把数字经济看作是颠覆,而是重新定义——重新定义零售、制造、技术、资料、原材料,甚至组织架构。

陈春花(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关注机会而非问题是获得绩效的有效途径

在管理过程中,人们常常会特别关注问题,并把组织的焦点聚集在问题上。其实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行为。比如,管理者如何开会?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公司的会议都是问题导向的——只要有问题,就召开会议。也正因为如此,企业内部的会议非常多,而问题仍层出不穷。

其实,会议是行动方案导向的,也就是明确行动方案才开会。讨论问题的会议往往很难达成共识,同时会耗费时间,需要多人参与,这对解决问题而言,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我曾经与同事分享对“刺猬观念”的认识。关于刺猬的认识,在赛亚·伯林私人信件中,阿尔凡·哈维特持如下观点:

“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以被划为‘狐狸或‘刺猬中的一种。刺猬的生活形象化地代表以下观念——以某个观点来认识现实,并以此观点为中心来‘感受现实中的一切,包括自己的俯仰呼吸、喜怒哀乐。总之,可称为万事诉诸某观点的‘归位狂。”

我深切地感受到组织内部这种“刺猬观念”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习惯,对问题、现象、改变,习惯性地基于自己的立场、用自己的准则和经验去做判断,为了佐证自己观点正确,只选取局部数据以及片面案例;遇到不同的觀点、意见,采用守护自己立场的方式,而不是开放、包容地理解与接收,就如刺猬一样,先把自己保护起来,同时展开尖刺让对方无法接近。

管理者不要总是分析问题、花费精力去寻找原因,我甚至反对去做“对标”,因为这些管理者做事源于“刺猬观念”。分析问题、寻找原因、采用“自我立场与自我认知”对标,这种分析与对标虽然有数据、有判断、有依据,但因为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印证自己正确,所以得出的结论没有意义。

对于组织绩效而言,关键不在于问题,而在于机会。管理者应该聚焦于机会,坚持结果导向,寻找可能的机会以获得绩效。

我们用这样的观点来审视管理团队,就会发现,那些陷入问题中的管理者很难获得成效,而那些让复杂问题简单化,想办法不让自己陷入问题中的管理者,反而能够取得成效。

猜你喜欢

刺猬机会管理者
给进步一个机会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