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愤怒行为及其研究综述

2020-11-03姜莹琪

家庭·育儿 2020年4期
关键词:概念界定研究范式影响因素

【摘  要】道德愤怒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情绪,它是指在面对他人遭受不公平待遇时,个体在自己利益不受损失的情况下而产生的愤怒和厌恶的情感。道德愤怒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概念,近年来受到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国内外道德愤怒的文献梳理,从不同角对道德愤怒的概念界定、影响因素、研究范式进行综合论述。

【关键词】概念界定;研究范式;影响因素

近年来随着一些道德滑坡的事情屡次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对此产生了强烈的愤怒并呼吁社会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严肃处理。尽管这些事件与自己并没有关系,人们还是会产生愤慨之情,心理学上把这种愤怒称为道德愤怒。研究道德愤怒有助于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道德情绪,从而有利于良好社会公正风气的形成。本文将从道德愤怒的概念界定、影响因素、研究范式进行论述。

一、道德愤怒的概念界定

目前关于道德愤怒的研究较为统一,Hoffman认为道德愤怒是指个体目睹他人违反道德规范(通常是公平或者正义规范)时所产生的愤怒。Montada(1986)等人则认为道德愤怒是一种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忧虑的混合物。Schmitt等人认为道德愤怒通过(目睹)不公平事件引发的,它包括对不公平的愤怒,是个体在帮助不利个体以及追求公平的过程中产生的。如Thomas和Mcgarty(2009)研究发现,外围团体通过侵犯伤害了其他团体会激发道德愤怒。道德愤怒是一种稳定的现象(Folger etal,2005)。

道德愤怒并不是单纯的愤怒,Jensen和Peterse(2011)认为厌恶(disgust)是道德愤怒的一种。如果他人或个体自身的行为(如欺骗、说谎、作弊等行为)与社会规范或个体内在的道德准则不相符时,个体会将这些行为划为不道德行为一类,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厌恶之情,心理学界把这种情感称之为道德厌恶。这种道德厌恶会使个体产生某些外显的或潜在的行为措施,如放弃或反思社会交往等(Tybur,Lieberman,&Griskevicius,2009)。Darley认为道德愤怒是个体内化的道德原则被他人在有意的情况下被违反时而产生的愤怒、蔑视和厌恶的情感。还有学者认为,个体在面对道德被违反时厌恶比愤怒更为强烈、连续。

综上所述,道德愤怒是指人们基于公平正义的准则下,对承认违反道德规范的人而产生的愤怒与厌恶,属于一种情绪化的道德判断。

二、道德愤怒的影响因素

(一)不公平事件的因素

不公正事件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数目不公平和价值不公平。

1.数目不公平。梁福成,王心怡和唐卫梅研究发现4岁-6岁的儿童尚未形成真正的关于公平的概念,8岁是公平观念形成的一个转折点,8-10岁儿童坚持公平原则,且表现出一种利他倾向。Raloczy等人分别测试了3岁儿童和5岁儿童在第二方和第三方分配条件下对不公平分配的反应,该项研究的结果显示儿童对数目不公平的抗议程度有着明显的年龄差异,5岁的儿童比3岁的儿童对不公平分配的结果表现出更高的愤怒,且在自己作为事件的利益受到侵犯的第二方情境中表现出更多的愤怒。随着道德水平的不断发展,五岁的孩子还能够把公平规则理解成为一种规范内化在自己的价值体系当中。

2.价值不公平。国内外关于价值分配的不公平研究较少,国内学者张艳娟,马振和梁玉婧认为分配物的价值、实物、价值以及参照点的设置都会使个体产生不公平的感觉,进而会使个体产生愤怒的感觉。国外学者Cherny和Sobel研究发现,当给儿童呈现两个玩偶和四个贴纸(2个黄色,2个棕色)时,四岁幼儿和五岁幼儿会把贴纸平均分配,当让他们把贴纸分配给玩偶时,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会把贴纸分配给自己喜欢的玩偶,从而出现一种分配不公平的现象。

(二)第三方个体因素

1.道德认同。Skarlicki和Rupp认为人们在进行信息加工时易受到中心认同的影响(当前凸显認同的影响),道德认同越高的个体更容易关注他人的福利,因此对他人的不公正待遇表现更为敏感,更容易引起个体的道德愤怒。Aquino和Reed认为道德认同作为一种认知图式,他是影响个体道德愤怒的重要个体变量,道德认同受认知图式的重要程度所影响。

2.共情。共情(Einfühlung),这个词最早来自美学研究,是指“人们把自己真实的心灵感受主动地投射到所看到的事物上”的能力,用来解释个体欣赏艺术作品时对其表达感情内容的领会。Titchener(1909)首次用英文单词“Empathy”代之,认为共情指“一个客体人性化的过程,感觉我们自己进入别的东西内部的过程”。Feshbach(1975)认为,共情是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的结合体。Davis(1983)认为共情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包括四个维度:观点采择、想象、同情关怀和个人忧伤。综上所述,共情是个体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去理解他人的观点,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Eisenberg 和 Fabes(1990)认为,共情是对他人所处的情境或情绪状态的理解和情绪性反应。共情会导致同情或者个人忧伤,这取决于共情的强烈程度。当个体共情反应处于中等水平时,产生同情,会同情他人不公平的遭遇,进而产生道德愤怒;但是个体共情反应强烈,也会导致产生个人忧伤。从系统整合的视角来看,Engen和Singer(2013)认为,共情是个体观察、想象或推断他人的情感,而产生的与之同形的情感体验,也就是当他人遭遇不公正的待遇时,个体对他人情感直接或间接的模拟过程。

3.公正敏感性。Schmitt于1995年提出公正敏感性(Justice Sensitivity)的概念。他们认为公正敏感性是不同个体对知觉到不公正的敏感程度。个体的公正敏感性越高,个体知觉到不公正就越容易,并且对于知觉到的不公正的反应就越强烈。公正敏感性强调不公正认知的个体差异。公正敏感性的个体差异造成个体对不公正的感知能力和行为反应不同。综上,公正敏感性体现了个体知觉不公正的难易程度和对不公正所作出的反应的强烈程度,与其他人格因素一样具有相对稳定性。国内学者谢雪贤研究表明,观察者的敏感性可以通过调节道德情感强度影响第三方惩罚。国外研究者Manfred,mario和jurgen等人提出个体在面对不公正事件时的情绪反应,个体作为受害者时产生的情绪是愤怒,作为违规者时个体的情绪是内疚,而作为观察者的时候个体产生的感情是道德愤怒。他们认为个体的观察者敏感性和违规者敏感性比受害者敏感性更为纯粹地体现出道德关怀。

(三)第三方个体因素

1.受害者的责任。研究证明,受害者的责任也会影响道德愤怒。当第三方认为受害者对行为结果负有责任时,第三方不会产生道德愤怒,或者道德愤怒会相对于受害者煤油责任时减轻。Hoffman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他发现受害者对事件负有直接责任的时候,他对受害者的移情忧伤会减少,甚至会对违规者产生同情,甚至会对受害者产生道德愤怒。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受害者的责任对道德愤怒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人们往往会对他人没有责任而受到伤害感到同情,进而会产生愤怒之情,这也是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去关注的一点。

2.违规者的意图。违规者的意图也是影响道德愤怒的重要因素之一,违规者的行为意图直接影响道德愤怒。一般我们会把违规者的意图分为有意为之和无意为之。Umphress等人于2013年研究发现,当第三方感知到违规者是有意为之时,其不公正感就会越强烈,道德愤怒也会随之产生,对违规者的惩罚力度也更为严重。国内研究中,朱莉琪研究发现,3-4岁儿童的拒绝行为更多受分配结果而较少受对方意图的影响,5-9岁儿童对不公平分配的拒绝相对充分地考虑对方的意图。Vaish,carpenter和Tomasello于2010年研究发现3岁儿童在目睹成人做中性事件时比在目睹成人对他人造成伤害时或伤害未遂之后更少产生道德愤怒,并且会对他们产生施助行为,这说明三岁儿童已经对他人的相关意图已有较为准确的判断。Hamlin,Wynn和Bloom于2007的研究发现6个月的婴儿就有较为准确的辨别“好坏”的能力。当研究者将代表“帮助者”和“阻碍者”的木块放在一起让幼儿进行选择时,10个月大的婴儿明显偏爱“帮助者”,这表明婴儿已经具有对帮助者的意图产生好感。

3.受害者的态度。受害者的态度也会影响道德愤怒的判断,以往研究表明如果受害者的组织承诺较差,即使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大家还是会认为受害者是“咎由自取”。Ottone,Ponzano和Zarri研究指出受害者如果遭受不公正待遇后如果能利用自身的资源对不公正的事件进行申诉会引起第三方的同情,进而会使第三方产生道德愤怒并对受害者进行支持。

三、道德愤怒的研究范式

(一)情境设置范式

任俊和髙肖肖(2011)认为情景设置范式主要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被试产生一定的情绪,从而研究个体在这种情绪下的所产生的行为反应。vandevyver和Abrams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向被试展示一个他人违反道德规事件,被试看完视频后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研究者对被试的语音进行编码来测量出道德愤怒。O' mara etal(2011)通过设置一个真实的社会排斥情境,让被试对违反不同社会规则所引起的情绪评分。综上,以往的研究大多以成人为被试来进行研究,所设的实验场景并不适用于儿童。田利燕(2015)通过设置不公平分配情境测量儿童的不公平厌恶,但这些研究多注重儿童的公平决策和言语反应,而没有考虑到儿童的情感反应。

(二)情境故事法

孙媛媛(2017)用情景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先给儿童讲一个道德故事,然后让儿童对故事中人物的情绪进行预期和归因,以此来测量儿童道德情绪的发展状况。Dys和Malti(2016)通过给儿童阅读道德违反故事测量儿童自我报告的情绪以及自动面部表情。情境故事法可以测量道德规则(不仅是公平规则)违反时儿童所产生的道德情绪。

四、研究与展望

通过梳理以往文獻可以发现,道德愤怒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道德愤怒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情绪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关于道德愤怒的因素研究还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以往关于道德愤怒的研究多集中于成人,关于儿童的道德愤怒的研究较少。儿童是否有道德愤怒,儿童的道德愤怒是否存在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的道德愤怒是否有差异。其次,根据道义模型,道德愤怒会影响到第三方公正行为,道德愤怒如何影响第三方公正行为,个体倾向于对受害者采取补偿还是对违规者采取惩罚行为。最后对于儿童的道德愤怒和第三方公正行为的研究较少,因此,以后的研究可以从这方面来进行研究。综上所述,关于道德愤怒的愤怒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些是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完善的。

参考文献:

[1]张博伟.基于不同视角的道德行为研究综述[J].教书育人,2009(03).

作者简介:姜莹琪(1997.3-),女,汉族,山东威海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概念界定研究范式影响因素
我国犯罪论体系之变革及刑法学研究范式之转型
大学生精神性研究:概念及测量工具述评
特需医疗服务概念新探讨
海外劳工概念之界定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少数民族聚居地课程社会化内涵探究
论我国刑事错案防范的研究范式
行为会计理论与应用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