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不呆板 创新有关爱
——解析当下灵活就业的发展新趋势
2020-11-03刘振思
◎ 刘振思
创业当上“个体户”、兼职做起“小时工”、打开直播做“网红”……灵活就业方式让很多人找到了新的工作岗位。
近年来,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城市服务水平,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服务主体和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岗位,带动社会就业的作用非常显著。
关于灵活就业,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发文,从政策层面积极鼓励和支持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取消对灵活就业的不合理限制,提供更多便利化服务,鼓励个体经营、拓展“用工需求”、支持“新业态”,给予补贴、减少缴税。
工会是职工的“娘家人”。灵活就业并不意味着,广大灵活就业的从业者将缺失了来自“娘家”的关怀。如果灵活就业群体不能及时“入会”,他们就会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也成了没有娘的孩子。
据悉,上海市总工会在下半年将持续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重点行业和重点群体职工就业状况,积极研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保障等问题,全年将完成20 万灵活就业群体入会及服务保障的目标不变。
工会也是为职工维权的“代言人”。有了娘家人的支持,在遇到劳务纠纷时,广大灵活从业者不再是单打独斗,不再缺少“后援团”助力,在维权上也可以少走弯路。
此外,作为提供更多灵活就业机会的品牌商户和互联网企业,也在支持灵活就业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日前,美团研究院联合喔趣科技,发布了《2020 灵活就业十大趋势》(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通过对灵活用工商户以及灵活就业从业者(以下,简称“从业者”)的问卷调研以及多维度深度分析,调研了5633 家品牌商户,6171位灵活就业从业者,形成了对于灵活就业、特别是生活服务业灵活就业发展的趋势报告和预测。
近半数从业者月入超过5000元 组合用工模式提升收入水平 2020年灵活就业的趋势都有哪些?
【趋势一】 灵活用工岗位众多,服务员、线上运营、保洁、骑手等岗位的需求量大
报告调查数据显示,灵活用工岗位类型众多,从服务员到线上运营以及一些生活服务业的核心服务岗位均有分布,比如厨师、发型设计师、健身教练、网课老师等。大部分灵活就业岗位较为基础,主要集中在服务峰谷效应明显、峰值时段用工需求大的服务员、保洁、骑手等岗位。
此外,灵活就业催生新职业,包括骑手、直播、网课老师、健身教练等灵活就业模式,开辟就业新空间。新职业行业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电商、新零售等新经济类的生活服务业。
【趋势二】 42.8%从业者月收入高于5000 元
报告显示,从生活服务业灵活就业从业者的月收入分布来看,16.8%的从业者月收入低于3000 元,40.4%的从业者月收入为3001-5000 元,42.8%的从业者月收入高于5000 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 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604 元。根据调查样本进行推算,生活服务业灵活就业从业者的月平均收入为5061.6 元,年收入为60732 元。生活服务业灵活就业从业者收入略高于全国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工资。这说明,劳动不分形态,只要努力工作,灵活就业从业者就有机会获得较高的收入。
【趋势三】 多劳多得、不劳不得超过五成灵活就业者按次收费、按单量收费
报告指出:按次收费、按单量收费是典型的基于任务的收费方式。灵活就业从业者面对众多劳动任务,具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灵活是灵活就业的重要特性。
【趋势四】 组合就业模式增加收入超过42.9%灵活就业者从事两份以上的工作
针对灵活就业的未来趋势,喔趣科技CEO 储峰表示:“真正的灵活就业实际上是任务与时间的匹配,把企业提供的岗位变成了任务,把劳动者从个体变成了时间。
当劳动者的时间颗粒度更细的时候,他可以同时拥有2-3 个任务,任务可以是在不同的商家、不同的店铺工内完成任务。
【趋势五】 灵活就业渠道选择多样化25.2%灵活就业者选择新型互联网平台就业
灵活就业从业者在渠道选择方面上多样化,倾向于等互联网中介平台57.9%,老乡、群友推荐占比40.6%,喔趣等新型灵活用工平台占比25.2%。
【趋势六】 拓宽成长边界灵活就业促进个人收入与才能“双丰收”
从事灵活就业,从业者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收入,同时也非常看重锻炼能力、发挥才能等方面。
据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32.1%的从业者是为了锻炼能力、拓宽路子;29.5%的从业者是通过自由职业最大化发挥才能。
此外,灵活就业有利于自由职业者通过项目整包的方式向多方输出自己的特长、技能和资源,自由职业者拥有充分的灵活性和自主权,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案例】火锅餐饮店的小李,今年26 岁,大专毕业学历。原来他只是某火锅餐饮店的服务员,收入大约每月4000 元。由于疫情的影响火锅店歇业倒闭,给他带来不小的生活压力。小李借助互联网平台,制定了一份岗位组合式的灵活就业方式:10∶00-14∶00 在某火锅店当餐厅服务员,15∶00-19∶00在某大型超市当收银员,每天工作8 个小时,两家企业的工作地点均在同一商场,以小时计薪,每月的收入在6000-8000 元,比原来的薪资高了15%左右。
【趋势七】 56.8%灵活就业者打算持续从事灵活就业
在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上,因为灵活就业具有收入方式灵活、工作时间灵活等特性,56.8%的生活服务业灵活就业从业者仍打算继续从事灵活就业(包括做从业者和 自主创业两种情况)。其中,20.0%的从业者因从事灵活就业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能力,打算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趋势八】 消费回暖,超4 成商户拟增加灵活就业岗位
报告显示:随着消费复苏,41.0%的商户计划在疫情后增加灵活就业岗位。互联网平台助推灵活就业发展,促进了灵活就业人员与岗位的技能、时间、空间、价格的信息匹配;此外,平台推动了供、需双方的数字化生态建设,创造了更多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岗位。
【趋势九】 55.6%商户选择灵活用工按需付费,应对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
生活服务业商户选择灵活用工的原因中,55.6%的商户选择“灵活用工按需付费,能够应对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39.4%的商户选择“灵活用工成本低”,29.4%的商户选择“人员需求有季节性、周期性、时间段特征”。
【趋势十】 55.22%的生活服务业商户有灵活用工需求
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总计有55.2%的生活服务业商户有灵活用工需求。峰谷效应明显的交通出行服务行业、餐饮行业和文体娱乐行业商户对灵活用工的需求比例分别达到63.3%、57.1%和57.1%,明显高于生活服务业商户整体的需求比例。
【结语】
用工困境的常态化以及新经济撬动的就业富矿,都决定了灵活用工并非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势。中国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5 年我国灵活用工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600 亿元。
互联网平台助推灵活就业发展,促进了灵活就业人员与岗位的技能、时间、空间、价格的信息匹配;此外,平台推动了供、需双方的数字化生态建设,创造了更多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岗位。
灵活用工的方式,可以提升灵活就业从业者的时间价值,他们的时间可以被合理配置,每个人可以做两份甚至多份职业,获得更多的收入。企业可以借此降低冗余工时的成本以及住宿等费用。
灵活就业,工会送来暖心服务
话题聚焦
根据市总工会、市财政局2018年印发《服务灵活就业群体工会会员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明确服务灵活就业群体工会会员项目经费(以下简称:“项目经费”)的人均标准为每年420 元每人。
面向灵活就业群体市总推出“五送”正面服务清单
日前,市总工会下发了《关于推进落实2020 年灵活就业群体工会会员项目经费和组织参保相关工作的通知》,对会员项目经费使用作进一步细化,推出了针对灵活就业群体经费使用的送保障、送体检、送清凉、送温暖、送安全等“五送”正面服务清单。
240 元/人·年可用于“五送”正面服务清单
——送保障,即由市总工会统一为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会员购买一份《灵活就业会员专享保障》D 类保障;
——送体检,即基层工会可以为灵活就业会员安排一次健康体检,市总工会推荐全市49 家相关医疗机构供基层工会参考选择;
——送清凉,即基层工会可每年安排一次灵活就业会员夏季高温慰问,慰问标准参照各区总工会高温慰问标准;
——送温暖,即基层工会可每年安排一次灵活就业会员冬季送温暖活动,慰问标准参照各区总工会慰问标准;
——送安全,即基层工会可每年安排一次灵活就业会员针对职业特点的劳动保护培训或防护用品发放。
此外,还包括提供法律援助、素质技能提升、职工疗休养、帮困送温暖、文体活动等普惠型项目等其他项目。
180 元/人·年可直接用于会员个人所需的项目
《通知》明确,项目经费人均标准中的180 元/人·年可直接用于会员个人所需的项目。其中会员缴纳的120 元会费,可针对不同会员群体需求,采取便捷灵活的发放方式,可以为交通卡、电话卡、网上购物平台的提货凭证、实物或到指定地点限时领取确定物品的提货凭证等,不可发放现金。其余60 元/人·年可一次性用于会员所需项目,但不得发放现金、购物卡、代金券等。
创新工会组建让更多灵活就业群体入会
据了解,接下来市总工会将拓展与平台公司、行业协会、人力资源外包公司、政府业务主管部门等合作,创新工会组建方式,努力填补组建“空白点”。
要要高度关注新就业形态,挖掘入会新“增长点”,通过送保障送服务,扩大工会组织在灵活就业群体中的认知度,找到游离在工会组织之外的“潜在会员”,有效扩大工会对灵活就业群体的覆盖面和服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