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医疗救助 筑牢脱贫基础

2020-11-03徐迎春何永锦江苏省宝应县农业农村局

江苏农村经济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宝应县重特大低收入

徐迎春 顾 峰 何永锦/江苏省宝应县农业农村局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必须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按照中央、省市部署,扬州市宝应县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总体要求,突出“三保五助”扶贫政策落实,大力实施各项促进增收、减免支出举措,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10286户(18996人)已全部脱贫,近两年每年县、镇(区)财政投入达1.5亿元。

宝应县低收入农户人数约占扬州市总量的1/3,取得这样的成效实属不易。但是从扶贫等部门反映和进村入户调查情况分析来看,一些家庭成员中有病患、残疾的低收入农户,存在脱贫基础不牢靠有返贫风险等问题,需要监测防范和研究解决。一方面医疗支出增加成为返贫最大风险。有的家庭有成员患有重病、重残,有的一户多病、多残,这些家庭普遍缺少劳动力,虽然靠低保、五保政策兜底实现人均年收入超过7000元标准,但因用于看病吃药等刚性支出较大,脱贫后生活水平改善不大,如果病情加重支出增加,返贫风险也会增大。另一方面现行医疗保障举措有完善提升空间。执行现有的医疗政策,低收入人口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个人自付费用比例虽得到控制,从实际案例看,家庭仍然存在一定的医疗费用支出。

全县低收入农户致贫原因中因病因残的占65%,当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实现高质量脱贫的任务依然艰巨。为此,建议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创新举措,加大医疗保障等方面扶持、投入力度,让广大低收入农户感受到脱贫后生活水平的改善提升,实实在在地走上小康之路。

抓好三大环节,提高政策标准。一是提高医疗报销水平。研究出台全面落实低收入农户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各报销段报销比例的政策,不断提高医疗报销总体水平。二是探索补充医疗保险。鼓励和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保险产品,为新识别、返贫等贫困户购买商业保险,让低收入农户在享有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时,再获得一份保险保障,重点解决低收入农户目录外的医疗费用支出和住院补助问题。三是改革低保认定标准。放宽准入条件,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2倍,患大病、重残及三、四级残且符合相关条件的人员单独立户纳入低保,扩大“单人保”覆盖面;四是探索支出性贫困家庭救助。对因重大疾病、遭遇突发事件等原因造成年度支出大于收入的家庭,探索专项救助制度,缓解家庭生活困难。

扩大三类范围,方便就医用药。一是扩大目录内药品使用范围。建立责任机制,最大化使用无需弱势群体个人自理的药品。取消门诊救助300元起付线,实现大病、慢病、高额门诊医疗报销最高达3000元/年。二是扩大药品配送范围。建设“互联网+”医疗救助共享平台,改进农村医疗服务,把医疗目录内的药品配送到村,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诊疗、拿药、报销,减少往返路费等其他费用支出,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三是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发挥县级医院、4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镇区医疗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作用,鼓励低收入群众就近看病,在全县19家公营医院、12家民营医院的基础上,扩大医疗救助政策覆盖医院范围,全面落实好“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引导就近就医、合规医疗。

宝应县广洋湖镇组织医务人员为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免费体检

整合三种资源,健全救助体系。按照“政府托底保障,群团介入补充,社会积极参与”的总体思路,继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一是政府主导托底。低收入人口在规定范围内的30种重特大疾病,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各类补充医疗保险报销后,一次诊疗过程或同一病种年度累计个人自付的合规医疗费用仍超过宝应县当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封顶线50%即11.5万元的,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二是整合救助资源。定位好政府部门与群团机构、社会组织救助的职责,整合慈善总会、教育、工会、妇联、团委、工商联等救助资源,防止出现重复救助、缺失救助的情况。三是发动社会互助。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镇村、企业、社会团体等建立救助基金会、互助会等,发挥组织救助灵活性、及时性、针对性强的特点。动员社会力量,探索基层医疗互助制度,设立扶贫关爱基金、门诊报销专项基金等,弥补政府财政救助不足。鼓励群团机构、慈善机构、镇(村)和社会团体为低收入农户中重特大疾病、慢性病等人口购买商业保险,实现重特大疾病、慢性疾病的低收入农户医疗保障全覆盖。

夯实三个基础,筑牢扶贫根基。一是构建镇村服务网络。县出台相关规定,加大社会救助工作经费投入,全面构建县镇村三级社会救助组织网络,重点是明确村(居)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初步审核调查、公示、日常管理等职能,各村(居)配备专职救助工作人员。建立社会救助工作容错纠错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让基层工作人员大胆工作,更好地落实各项救助政策。二是建立返贫预警机制。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对脱贫边缘户进行动态监测,实行贫困人口健康网格化、档案化、信息化管理,掌握他们的生活状况、疾病医治费用实际支出情况,开展动态跟踪,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因病返贫。三是发挥家庭医生作用。明确家庭医生“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质量内容,做好健康下乡、送药下乡、医保政策等活动的宣传通知,为低收入农户提供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服务,重点针对低收入农户健康状况,帮助联系专业医院,及时开展救助。□

猜你喜欢

宝应县重特大低收入
浙江切实加强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
宝应县推行“加减乘除”工作法
我国已有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预警范围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山西六类低收入群体可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户均1.4万
宝应县 严查隐患 严格整治 筑牢防线
江苏宝应县2019年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10km
娶低收入老婆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
多层次:重特大疾病保障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