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促党员教育常态长效
2020-11-03杨国涛
〉〉〉〉〉 杨国涛
2020年7月30日,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洋州街道办北街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深入农家院落,为不方便出门的老党员讲形势、讲政策,送上了一堂“暖心党课”。
“这种形式好,让我们这些老党员不仅了解了国家的发展,更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使我们更加珍惜共产党员的身份。”听完送上门的党课后,北街社区65岁老党员李元明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洋县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线,以“锤炼党性修养,筑牢党性根基”为导向,深入推进以“百名书记上讲台、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学堂”为主要内容的“百千万”工程,着力推动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百名书记上讲台,让党课变成示范课
2020年7月1日,洋县金水镇党员活动室内,43名党员身着正装、佩戴党员徽章,认真聆听镇党委书记刘思敏讲授的主题党课。
为讲好这堂党课,刘思敏精心选择主题、搜集讲课资料、选择生动案例。“是课堂,也是战场。这个战场的胜利,就是要让党课既好听又实用。”刘思敏说。
2020年7月30日,第一批讲师团进入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洋州街道办北街社区开展讲党课活动。党员志愿服务大队的志愿者为不方便出门的党员讲了一堂“暖心党课”
党课主题鲜明、生动活泼,党员们听得聚精会神、兴致勃勃。前来旁听的洋县县委组织部干部刘伟伟说,他们会随机旁听基层党组织的党课,努力让“软任务”做得实、过得硬。
“要把讲台变成一种示范,让讲课者用自己的言行带动下级和党员,以讲促学、以讲促做。”洋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国鸿说。
通过组建专业师资队伍,搭建讲课示范平台,洋县300多名党组织书记累计讲党课近600场次,听课党员达1.5万余人次。踏实学习、贴近实际、务实工作的示范效应正在洋县广大党员干部中不断释放。
千堂党课下基层,让党员成为主角
“比起以前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我们更喜欢这样面对面交流探讨。”2020年6月18日,一场特殊的党课在洋县磨子桥镇移民搬迁安置点进行。
党员志愿者解朝霞、胥蓉应邀把党课带到安置小区。她们以“小环境”解说“大形势”、用“小数据”解读“大政策”。参加学习的党员围成圈,一边认真听一边提出问题。
为提升党课质效、增加党课的吸引力,洋县在推进党课下基层中,坚持把一线变课堂、把现场变讲台,让广大党员不仅成为“学”的主角,更成为“讲”的主体。“土地政策”“医疗保险”等农村党员的一些困惑,在生动的故事、典型的事例中逐一得到阐释和解读。
“现在我们直接送课到家,用大家听得懂的土话乡音让党的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工作做起来也得心应手多了。”磨子桥镇磨子桥社区党支部书记冯定源说。
164场次“乡村夜话”“院坝说事”让基层党课更接地气。洋县全县85个党组织的1100多名党员还先后到张富清旧居、华阳红二十五军政治部等地开展体验式党课,身临其境坚定理想信念。
万名党员进课堂,让学习不留死角
2020年4月28日,洋县茅坪镇新华村党支部书记王贵枝聆听了县上举办的“如何履行好‘一肩挑’工作职责”专题党课。对王贵枝来说,这样的学习机会弥足珍贵。
为破解党员学习时间难保证、学习条件不完善等难题,洋县及时组织集中轮训、网络课堂、送学上门等活动,确保万余名党员常态化参加学习教育。
王小珠是洋县书协的一名党员。“平时采风参展等事务比较多,我就利用空余时间在线听党课,很受益也很方便。”王小珠说。
和王小珠一样,目前洋县已有1400名党员参加网络学院培训,累计学习时长达7.4万学时,近2万名党员注册“学习强国”平台,做到随时学、随地学。
同时,洋县98支送学小分队还通过“流动党校”“庭院课堂”等形式,吸引了3000多名老党员在农村院落、社区街头走进党课课堂;83场专题讲座让4000多名党员像王贵枝一样通过集中培训接受教育、提升素质。
针对流动党员,洋县还及时制作网络党课9个,组建网络e支部34个,定期向1500余名流动党员推送学习内容,以确保学习教育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