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建议

2020-11-02张之永

经营者 2020年19期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

张之永

摘要 为了完善各级政府的综合会计制度,我国从2019年初開始,计划提高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的综合水平,以便各级政府解决施行会计准则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预算绩效管理的宏观调控作用,并将其视为促进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阐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公共机构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此,本文提出改善公共机构预算绩效管理现状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自2019年1月1日起,中国正式实施新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主要是针对行政机构的整体预算绩效管理,并给出了机构规范和约束条件。这为事业单位开展全面的预算绩效管理活动奠定了基础,但是新制度的实施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面临的问题

试行预算绩效管理已变成当前财政机关的一项集中改革工作。事业单位实施成本管理是当今发展的方向。就单位的机构代表性、服务特点、属性来说,如何确保绩效管理的效果,是事业单位加快会计制度与预算绩效管理的落实必须面对的难题。

(一)组织机构实际情况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过程的起点。预算编制与事业单位的战略计划之间有紧密的联系。预算编制需要以短期和长期目标相结合的战略计划为指导,是落实战略计划的特定方法。如果两者之间的统一性不好,就会对未来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如果与实际情况出现很大的差异,就会对后续工作产生不利影响。预算编制的数据选择过于随机、数据分析不合理等,导致最终预算的可靠性差。因此,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不断调整预算,导致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损耗。在编制方法上,缺乏科学、全面的措施,预算编制的内容不够全面。通常情况下仅编制基本收支预算,而未编制财务报表和资本账户预算。这使固定资产、材料购置计划的更新无法被及时反映出来,也无法确定下一笔资金是否充足,从而无法做好相应的准备。

(二)预算决策方面

预算编制完成后,需要进行专项审批管理,不能由一两个人直接决定,避免出现片面考虑、缺乏严肃性和约束力的情况。第一,在预算的实际执行中,缺乏强有力的监督,预算指标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已经落实到了部门,但缺乏专门负责执行和监督的人员。又或者部门负责人只关注预算编制,不重视执行。第二,预算执行缺乏内在动力。在预算管理中,预算通常以垂直顺序执行。负责执行的部门很难在预算制定中享有发言权。该部门对预算编制的参与不足,直接导致其将预算执行视为负担,缺乏动力。此外,预算管理部门会针对预算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进行调整,但在调整的过程中,灵活性和刚性之间缺乏平衡,过于强调一个方面。

(三)预算绩效未知情况难以管理

如果对预算执行缺乏及时的控制和分析,就会影响反馈信息的及时性和质量,进而导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如果管理层不能及时掌握各部门和项目的实际执行情况,下半年就很难编制出更好的预算。另外,如果预算差异分析和控制不足,管理层就很难在运行中动态调整政策,无法适应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的变化。

(四)预算考核和制度不合理

预算绩效考核体系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为:一是管理人员主要关注业务收支指标,对一些非业务性指标的关注较少。此外,管理人员对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比较关注,但对预算编制的及时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些行为会导致某些部门削减开支以节省资金外流,从而对单位整体价值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二是预算相关评估的形式化过于明显,没有分解预算目标并将其落实到特定部门和执行机构,使得责任追究变得困难。三是相关的奖惩制度比较笼统并且表意不明,难以发挥相应的作用。奖励有时很容易实现,但处罚却很难实现。由于缺乏明确正规的奖惩机制,预算评估难以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影响了员工的主观性和积极性。

二、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原因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将绩效管理的内涵与预算的编制过程相结合。通过引入科学的绩效管理模式和方法,可严格管理和监督预算编制的各个方面。预算绩效管理可以提高资源分配效率,进一步优化业务秩序。公共事业与民生事业息息相关,能够带动社会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这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改革,其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势和重要性逐渐显现,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一)科学决策

审计单位有重大项目或重大事项的支出时,首先要制定科学可行的计划,召开相应的示范会议,进行可行性论证,然后评估绩效,收集各个部门的意见,最终确定该项目的可行性。

(二)扩大预算的使用范围

在编制、执行和检查公共事业单位预算的过程中,需要单位各部门的良好配合,积极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各部门每年要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学习,使预算更加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在评估预算绩效时,有必要在预算执行的各个方面严格按照绩效评估标准,提高资源分配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三)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能力

在公共机构中,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全面的工作内容,需要所有部门都参与进来。预算的编制、实施、监督、评估等步骤离不开各部门人员的配合。有必要建立一个三合一的预算管理系统,即在活动发生前、活动中和活动后,全面监督和管理预算编制。应及时纠正系统中发现的问题,以进一步提高公共机构的工作水平和质量,提高单位履行职能的能力。

三、对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建议

在政府会计制度下,为了有效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效率,可以加强学习,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完善绩效目标管理,运用内部控制方法,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绩效指标,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

(一)明确目标,完善制度

財政部门发布的预算执行管理文件明确规定,机构必须对每项预算支出负责,对每项支出必须详细记录,并付诸实践,明确各项经费的实际用途。应树立运用所学知识的意识,完善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和作业规范,明确各部门的职权范围,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监控体系,并予以重视,加强对单位人员的培训,将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和业务活动紧密结合。

(二)明确对目标的管理

在公共机构的运作中,应围绕绩效目标开展预算编制、评估、执行和其他工作。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绩效目标的制定应根据单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工作计划,并根据当时的财务数据,结合单位的经济效益、收支情况,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绩效目标。在政府会计制度的基础上,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比较法等会计方法,在预算绩效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绩效管理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确保绩效评价结果客观。

(三)内部需要加强控制

总体而言,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单位的管理质量,进而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在公共机构中实施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需要各部门人员的参与和合作,两者均属于全球管理模式。因此,通过内部控制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可以产生管理效果。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管理和控制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风险。例如,在编制公共机构预算时,有必要采取内部控制措施来评估重大事件或项目决策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检查制定的预算目标是否符合要求,确定实际情况与预算计划之间是否会出现问题。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可以使用内部控制措施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为避免预算计划执行与预算绩效目标之间出现偏差,还要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及时将其反馈给相关人员,以避免重大的财务损失。

四、结语

在政府会计制度下,公共机构需要实行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管理的整个过程包括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估和实施效果。这样,将绩效与预算紧密结合,提高资源分配效率,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率,在政府会计制度下,机构应更加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大力支持预算执行。通过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促进单位预算管理的科学合理发展。

(作者单位为高青公路事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 袁逸剑.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探究[J].纳税,2018,12(26):214+216.

[2] 苏永玲.浅析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及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1):11-12.

[3] 刘星宇.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对策探[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4):154+161.

猜你喜欢

预算绩效管理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
以政府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政府会计制度》模拟测试探究
《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问题及改进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探析
论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用难点及建议
当前中小工业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实践探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