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2.0建设中的人才培养策略漫谈

2020-11-02张家声王小辉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核心理念人才培养信息化

张家声 王小辉

摘 要:文章以基础教育人才培养为例,简要介绍了徐州市铜山区的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策略。互联网与物联网并存的信息时代,亦是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彰显其价值的大数据时代,教育信息化从智慧校园向智能校园迭代发展,也进入了教育信息化2.0快速发展的阶段[1]。信息化人才的水平和能力决定了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和高度。因此,人才的培养是核心,提高信息化人才的素质是关键,建立具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是要务。作者在实践中总结了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落地策略,认为信息化人才应该具备的核心理念是“4321”。

关键词:核心理念;人才培养;信息化

中圖分类号:G471.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18-0079-04

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硬”投入,二是“软”培养。硬投入是指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这主要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统筹安排的,如前几年“三通两平台”建设的落实大大提高了全国各地中小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水平,对推进我国教育均衡发挥着重要作用;软培养主要是指信息化人才的培养[2],有了基础设施和海量的教学资源,应用成为了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关键,信息化人才培养成为各地教育部门的重要工作。

徐州市铜山区教师发展中心信息技术处以“引领每一位教师走向卓越”为理念;以“立德、立教、立研”为工作目标;以“维恒、维实、维新”为工作作风,从2015年开始立足教师培养,坚持“研”“训”“教”一体化,在加大信息化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教师的培训和学生的活动,每年开展信息化建设培训10余次,举办一年一度的STEAM创客科技文化节,在实践探索中总结出了“四有”“三不怕”“两培训”“一分享”的“4321”核心理念的落地策略。

一、笃信“四有”精神

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刘延东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师、电教工作者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线工作人员,负有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信息化人才的使命与担当。教育需要精神,信息化建设人才更需要精神,信息化建设的速度是中国速度的体现,需要相应的精神支撑,要有情怀、有梦想、有合作、有担当精神。

1.有情怀

教育人一定要有教育的情怀。来自内心情怀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担负辛苦莫问前程的热爱,是一种大爱。情怀就是对教育事业的拥抱,是对学生的拥抱,对同事的拥抱;是包容,是包容一切可以包容的人和事,情怀也是胸怀,是那种大爱无疆的胸怀。

2.有梦想

梦想就是追求,梦想就是目标,梦想就是方向,梦想就是选择。信息化人要有自己的成长规划,给自己定一个近期小目标,再给自己定个中期、终极大目标,快速实现一个一个小目标,最终走向中期目标和终极大目标。

为了帮助教师拥有教育梦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我们在教师培训中,尤其是新教师的培训中,开展专题讲座“名师成长之路”,请多位名师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名师走进新教师的队伍,帮助新教师树立一个成为“名特优教师”的梦想,并确信这个梦想是可以实现的,有了梦想之后,下一步就是实现梦想。为使新教师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其在成长的道路上需要一名导师,铜山区在区级实施“名师青蓝工程”,全区200余名教师加入该计划,让新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名师作为导师,新教师和名师签订“师徒帮扶协议”,助力新教师快速成长为优秀的教师。新教师成为优秀教师之后,同样帮助新的一批教师树立教育梦想,这样每一位优秀的教师都会经历一个筑梦(有自己梦想)—追梦(实现自己的梦想)—助梦(帮助他人筑梦)的过程,每个人的成才之路不是一个人在努力,都有一个团队在支持他前行。

3.有合作

合作才有共赢,教师必须有团队意识和大局意识。只有合作才能互相支持,相互启发,交流思想,碰撞思维,分享成果,形成合力。合作要学会放大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缺点,“海纳百川,有容纳大”。按照每个人的特点、优点、短板进行分工,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各尽其才,各尽其职,体现每个人的价值感、幸福感。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教学效果,帮助新教师会上课、上好课、上好优质课、上好大市级优质课,铜山区建立了“优质课中心组”(简称中心组),中心组成员都是省级、大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也是本学科兼职教研员,他们在学科素养和课程改革研究中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并领先于其他教师。中心组成员负责组织联盟学区的公开课活动、优质课培训活动,以及指导大市级优质课大赛的赛前辅导培训。“优质课中心组”的存在保证了日常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保证了在优质大赛中参赛选手获得好的奖次,是课堂教学质量保障的团队。

4.有担当

教师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更要做一个有责任担当的人。将自己的思想落地,落地才能开花结果。信息化建设是每一个信息化工作人员的责任,面对困难挑战不逃避,迎难而上战胜困难,不推诿,不强调理由,勇于担当,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最佳方案。

二、践行“三不怕”信念

教育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关键是专业素养的提高。专业素养既包含专业能力,也包括专业品格,能力与责任兼备才能担当信息化教育工作的重任。只有具备了专业素养,工作过程中才有内驱力。内驱力的提升主要体现为“三不怕”。

1.不怕累

信息化教育从业人员工作量相对较大。既要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又要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其他学科教师解决电脑维护、信息技术的应用等问题,还要负责学校信息化设备的建设和更新等工作。所以,信息化教育工作人员要有不怕累的好心态,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同时,还要认识到繁重工作也是自我发展和充分展示的机会。在工作中不断反思、善于总结、持续优化自己的工作,赢得领导的肯定,赢得同事的点赞[3]。

2.不怕学

终身学习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我们早已进入知识爆炸时代,特别是信息知识和技术迭代速度更快,每年的更新率不低于20%。所以,我们要热爱学习,勤奋学习,持续学习,享受学习,用学得的知识优化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形成新知识、新思想、新思路、新策略,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丰富和创新工作成就[4]。

3.不怕写

写作是一个人的感悟、语言、文化、修养、经历的浓缩,是一个人发展潜力和工作能力强弱的体现,但又是多数理工科毕业的工作人員的短板。信息技术教师想要在更高层次上有发展,必须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首先要做到不怕写,认真对待每次的计划、方案、反思和总结,主动虚心请教专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其次是多阅读,善于发现工作的问题,试着形成论文与同行分享,逐步向课题研究发展,依据课题发表与课题相关的论文,提升认识争取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逼迫自己迅速提高研究和写作水平。写作的过程是静心思考的过程,也是思想不断升华的过程,还是优化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策略,课题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更是促进自己走向名特优教师的必经之路。

三、务实“两培训”行动

实践告诉我们,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也是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整体提升的根本保障。必须抓实抓牢。

1.务实学生培训

普及和提高全民的信息技术水平,是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义务和职责。普及和提高首先要从青少年学生抓起。由于信息技术学科不参加中考、高考,很多地区或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不重视,再加上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标准不完善,导致信息技术教育普遍没能达到应有的水平。

为了提高信息技术的教育质量,徐州市铜山区做了以下改进:一是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所用教材内容,建立适合本地区学生的信息技术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加强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和竞赛活动,促进信息技术特长生快速成长,发挥他们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扩大信息技术特长生队伍;三是对信息技术特长生开展定期辅导和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

2.务实教师培训

教师发展中心的信息技术教研员,既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又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者、组织者和引领者。要提高一个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必须把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放在首位。具体做法为:一是有计划、分层次、分批次做好信息技术教师的系统培训,每学期开设专题讲座或研修活动不少于2次,不断更新信息技术教师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水平,提高他们的执教能力和指导其他学科教师的水平。二是筛选一批语文、数学、英语等各个学科教师中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年轻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在教学实践中各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水平,扩大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并通过他们去帮助和辅导更多教师。该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普及化,提高了信息技术整体应用水平[5]。

四、学会“一分享”理念

要扩大信息技术教育的影响力,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水平,分享是重要的策略之一。我们的做法是:一要主动向领导汇报,虚心听取领导的指导意见,从而提高认识,优化方案,争取领导的支持,保障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划和改革方案能更好地实施和落实;二是与同行分享,在相互的思维碰撞中,吸收别人的先进思想、先进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新想法、新思路、新策略,同时宣传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吸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完善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形成“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局面;三是建设交流分享平台,形成交流分享机制。

以上是我们探索的“4321”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策略的具体做法,共计10条,其主次不同,优先级1>2>3>4看似复杂,其实简单,是一条连锁反应,只要找到突破口,就能使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五、实践培养策略

“4321”核心理念,从“一分享”到“四有”,层层递进,将成为信息化人才通向成功的象牙之塔,通向名师大家的必由之路。多年的实践研究,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个合格的信息技术教研员和教育信息化的管理者,首先要做好“两个基本点”,即“教师和学生的培训”。学生培训是根本,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培训优先于学生的培训,只有做好教师的培训才有可能培训好学生,只有做好学生的培训教师才能找到工作的价值。

1.信息化教育从业人员培训

做好信息化建设相关人员的培训是学科教研员和教育信息化管理者的第一要务。在一所学校中,信息技术教师不但是技术高手,更要是技术的传播者,要逐步从提供技术支持转向技术引领,成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先导者、领路人和推广者,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以及教育信息化建设尽职尽责。

基础教育领域,承担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推进工作的主要有电教主任、信息技术教师等,其承担的工作不同,职责要求也不尽相同,主要对应关系见表1。铜山区在实践中采用3+2培训模式,三层次两保障。三层次是教师、教研组长、电教主任三个层次的培训。两个保障,一是“信息化价值观”的培养,二是“业绩考核”的落实。树立“信息化服务教育,让教育变得更简单”和“让孩子远离游戏,握手科技”等核心价值理念,在会议和培训中不断强化,使教师内化成为个人职业价值观。培训和监督考核相结合,为了将每次培训能够落到实处,在培训中设计具体的活动和任务,这样避免了出现培训效果不佳,用活动来衡量培训的学习效果,如在开展教师信息化应用培训的同时,举办微课制作大赛活动;在开展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基本功能力提升培训时,举办STEAM创客科技文化活动,培训和活动交相呼应,并且计入教育信息化考核成绩,通过文化和价值观的引领、培训细节的落实、量化考核的贯彻执行,教育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策略落到实处。

作为一个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或备课组长、教研组长,除了做到“一分享、两培训”,还应该做到“三不怕”——不怕累,不怕学,不怕写。不怕累和不怕学,多数信息技术教师都可以做到,但写论文、做课题却是不少信息技术教师的短板。信息技术教师往往做得多说得少,写得更少,怕写论文,不得不写时爱复制,写出来的内容往往很程序化。写作是总结反思提升,也是分享,一个合格的教研组长或者备课组长,必须做到不怕写。写作是个人总结提升的过程,在教师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电教主任承担的责任更重,做到“三不怕”还不够,还要笃信“四有”精神。

培养策略中优先级1>2>3>4,看似复杂,其实简单,这是一条连锁反应,只要找到突破口,按部就班地开展,就能顺理成章达到提升信息化建设中人才培养的目的。那么突破口在哪里呢?就是培训,只有先做好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才能维护学校的信息化设施,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培训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进而综合提高其信息素养。教师培训是10条中最容易做也是最难做好的,我们必须周密规划,精准施策,并持之以恒地开展。

2.学生培养

教师培训是突破口,是提高信息技术教育质量、服务好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前提保障。人才培养开始于教师培训,收获于学生的学习。只有把学生教好才能体现教师的价值,学生的培训是关键,是10条链条中最容易被教师忽视的一条,也是最出成果的一条。成就学生就是成就自己,做好课上、课下的培训,学生的培训必须两条腿走路:①确保学校将信息技术课程开足。由于各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差异,各校机房等硬件建设投入不足,再加上信息技术学科不是考查科目,有的学校存在信息技术课没有开足的现象,我区采取软件监控和科学考核两种方式相结合,确保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正常开设。②要开展课下社团教育。实施“铜山代码”计划,中小学校利用延时三点半的时间做好社团教育,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开展硬件编程社团、软件编程社团、无人机编程社团、创意设计等社团,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让学生远“离游戏、握手科技”通过“编程”——编写孩子们的美好前程。

始于培训,源于精神,践于行动,成于写作,对于其他学科教师和学生社团的培训,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是义务,没有报酬,驱使我们去做的动力和源泉就是对教育的热爱,这是责任感的体现,是一种奉献精神。成于写作,写作是反思,是沉淀,是升华,是研究,是总结,可以查缺补漏,可以扬长避短,写作更是我们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工作成绩的体现。

未来已到、将至已至,随着5G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信息技术教师的责任更大、任务更重,只要我们不忘初心、持续学习、服务学生,服务教育的理念、勤于实践,就一定會不负韶华,不负使命。

参考文献:

[1]唐烨伟,钟绍春,杨焕亮,等.从应用融合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深圳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8(12):75-80.

[2]冯有文.区域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与实践研究——以焦作市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5):36-38.

[3]成尚荣.朴实:侯正永校长“元品质”的坚守与行动演绎[J].江苏教育研究,2017(26):10-12.

[4]陈波,石巧珍.教师的变与不变——职业院校MOOC推进的阻力及其超越[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6):10-13.

[5]梁屿藩,方旭.中小学STEAM教师胜任力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22):75-79.

(编辑:鲁利瑞)

猜你喜欢

核心理念人才培养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以师为本: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六个核心理念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常见误区及核心理念阐述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