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技术推广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生态互动探略

2020-11-02宫麟丰

乡村科技 2020年25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农业技术推广

宫麟丰

[摘 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脱贫致富和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决策。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关键在于通过农业技术研究、应用推广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但农业技术推广不是简单地对乡村进行技术授予,其与乡村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的辩证互动关系。只有科学分析这种辩证关系,找出他们之间在互动过程中面临的困境,通过因势利导、借力打力、文化支持等策略的实施,才能打造出农业技术推广与乡村文化建设间的生态互动关系。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乡村文化;生态互动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5-29-2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7条实施路径[1]。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来看,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但乡村文化建设水平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反作用。当二者方向一致时,就会彼此推进;当二者方向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时,就会起到相互干扰乃至破坏的作用。因此,正确处理农业技术推广同乡村文化建设间的辩证关系,使之保持生态互动状态,是更好地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前提。

1 农业技术推广与乡村文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乡村文化是农民在特定的区域、经济和政治等环境下,长期生活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思想作风、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以及体现上述内容的各项物质载体和行为方式,通过世世代代的积累延续,内化并渗透为独特的区域文化心理和品格。农业技术推广必然要在某个具有特殊文化背景的乡村中进行,新技术所包含的理念及伦理价值往往会与乡村固有的文化发生直接或间接冲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会受乡村文化背景的影响。与此同时,一旦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乡村文化中的一些旧有思想观念、风俗习惯、行为准则等,从而产生移风易俗的文化改进功效[2]。

1.1 乡村文化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

由于我国社会长期受城乡两元结构特征及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影响,乡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其文化水平较低。受教育程度低、见识窄、福利少等因素影响,使得大部分农民思想保守、经验固化,注重眼前利益,对新生事物的发展存在坐观等望的态度。因此,乡村文化客观上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拒绝外来文化进入的“静态保护”状态[3],从而使阻碍技术推广的因素居于主流。农民面对新的应用技术既充满好奇,又充满患得患失的重重顾虑,大多数农民不愿冒新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只有极少人愿意尝试,严重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速度及成效。同时,某些乡村落后的宗教或习俗等,也影响着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乡村文化中那些缘于地域的经验判断、价值观念等地方性知识往往体现着从实际出发的相互唯物主义特点,其合理性及对新技术的推广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能促进技术本土化,可避免“一刀切”的盲目性所带来的生产和经营损失。

1.2 农业技術推广对乡村文化发展的影响

与新的农业技术相匹配的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仅从物质上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而且让乡村群众开了眼界,使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均有所改变。那种自我保护的乡村静态文化中优秀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习俗等将继续得到尊重和保护,甚至能与现代科技融合产生新的产业文化、学习文化、服务文化、管理文化及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农业技术推广给乡村带去的不仅是生产力变化,而且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化,其深刻影响乡村文化转型升级。

2 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与乡村文化建设间生态互动面临的困境

农业技术推广与乡村文化建设间的生态互动是指他们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且这种相互促进作用是与时俱进的。目前,这种良好的生态关系尚未形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农业技术推广与乡村文化有效对接不够

新的农业技术富含时代新理念、新精神,这相对于乡村传统文化中如生产时令、生产程序所包含的某些文化习俗、乡村禁忌来说无异于异类,必然会产生某些精神观念、行为观念方面的碰撞。如果不从乡村固有文化的实际出发,找出这些固有观念、禁忌等方面所隐含的科学道理,并力图使之结合或因势利导,而仅简单斥之为保守、封建、迷信、愚昧等,则技术推广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2.2 农业技术推广与乡村文化主体有效对接不够

一是农业技术推广不同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的生产小队、生产大队时期那样便捷,可依据上级组织命令直接安排应用即可。目前,农业技术推广必须找到适宜的切入主体,或是农户,或是农场主,或是新的合作社组织,而且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自然状况、教育程度、当前需求、主要兴奋点、风险忧虑等可行性因素,只靠行政命令已难以行通。二是借助乡村中如家庭、行会、合作社组织、各种非正式组织及其民间关系网络来开展农业技术推广,这些组织往往会成为乡村民众心中力量和潮流的象征,能深度影响村民的心理和行为,利用得当,可将农民消极的从众心理转化为积极的群体支持,进而提高技术推广效率与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乡村文化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动融入不够

村民对新的外来信息首先是持排斥心理,其次是观望,最后经过示范才会逐渐接受。推广技术是否符合村民需要,是否符合村民原有习惯,是否符合村民喜好,是否能给乡村带来安全感是影响其能否被接受的主要因素[4]。值得注意的是,先前的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给乡村带来的结果,会形成村民的心理定式。例如,技术推广是否给乡村带来了文化设施的毁坏,技术推广人员的服务素质是否伤害了乡村的和谐关系,技术推广组织是否完善和是否造成村民利益受损等,均会对村民造成一定影响。目前,受乡村文化与技术推广双方因素的影响,乡村文化缺少对新技术推广的主动融入性。

3 农业技术推广与乡村文化建设生态互动的基本策略

3.1 因势利导

一般情况下,人们是基于旧知完成对新知的认识、理解和接受。同样,农民对一项新应用科技的认识也是基于旧有的知识、经验、情感、价值取向与偏好。正因如此,在新应用技术推广之前,技术推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需要对地域乡村文化背景进行充分调研和了解,要在尊重文化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力求新事物与乡村原有村民、社会组织及其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实现糅合,尽可能避免文化抗拒,从而促使新技术及其附带的新文化易被乡村所接受。

3.2 借力打力

家族文化、从众心理虽有其消极的一面,但若利用得当,则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由于农业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农村、农民的保守思维相当固化,他们深知生存不易,大多缺乏冒风险的底气与勇气,对于新生事物的出现往往持观望态度。因此,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应找准“领头羊”,做好示范工作,要从家族、合作社及其他社会组织做突破性工作。通过创建示范社、示范园、示范村、示范户等产生显著、直观的经济社会效益,从而改变群众对新技术的认知。同时,要借助以上组织的社会影响,迅速形成几何级连带反响,最快速、最有效地弥合新技术与乡村文化间的隔阂,技术推广人员与村民的信任隔阂、放大其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扩散效应。

3.3 文化支持

农业技术推广要主动融入乡村文化中,通过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内涵,把乡村文化固有的较为深厚的历史、情感、艺术等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打造出具有乡土特色、乡土韵味的农业经济品牌,提升生产和经营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赢得农民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深度认同和支持。与此同时,农民会在这个过程中愈发关切技术、品种、设施、管理的奥秘,并逐步改变曾经驾轻就熟但已不合时宜的生产经营方式及与之匹配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从而将现代化技术及其文化留驻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及生活的各个层面。甚至会因为品牌产品、品牌文化的生成而在不知不觉中培育出引以為傲的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EB/OL].(2017-10-18)[2020-06-25].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

[2]姜英杰,钟涨宝.乡村文化对农业科技推广的影响路径及引导策略[J].农村经济,2007(9):97-98.

[3]王绍芳.科技提升乡村传统文化发展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9(2):91.

[4]土淘网.影响农业新技术推广的因素有哪些[EB/OL].(2018-07-16)[2020-06-25].http://www.91tutao.com/news/show-1107.html.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农业技术推广
十八大以来乡村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反思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
浅析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及改善对策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庆市长寿区实践
长沙县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建构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研究
基于农技推广和知识传播视角的农业标准化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