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产业的研究进展
2020-11-02尹仁芳付璐高博
尹仁芳 付璐 高博
摘要:文章梳理了中医药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包括基于政策的中医药文化产业研究、基于地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产业研究、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创新及传播模式研究、中医药文化产业的概念及内涵研究,总结了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通过梳理发现,我国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文化资源丰富、产业多元化、品牌效益良好、受众基础广泛等特点,但同时也面临政策支持不够、对中医药文化挖掘研究力度不足、产业规模小、相关人才匮乏等问题。进而提出在策略上应注重政策的保障与制定、加强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对中医药文化的挖掘研究、多产业的融合促进与大平台的建立,及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从而提升中医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产业;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124;G35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20)05-0068-05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20.05.017
Abstract: The article combed the related research on TCM culture industry, including the research on TCM culture industry based on policy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innov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ode of TCM culture industry, and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TCM culture industry, and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and solving strategies of TCM culture industry. Through comb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CM culture industry in China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ich cultural resources, 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 good brand efficiency, wide audience base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it is also faced with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policy support, insufficient research on TCM culture, small industry scale, lack of related talents and so on. In view of the above situation, this article propos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guarantee and formulation of policies, the excavation and research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e promotion of multi-industry integr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arge platform, as well as the introduction and training of talents, so as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CM culture industry.
Key words: TCM; culture industry; research; review
中醫药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随着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新兴战略产业,中医药的文化建设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医药文化产业也逐渐成为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根本力量。目前关于中医药文化产业的研究呈现出热门趋势,本文主要梳理了基于政策的中医药文化产业研究、基于地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产业研究、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创新及传播模式研究、中医药文化产业的概念及内涵研究,针对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对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探讨。
1 中医药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
1.1 基于政策的中医药文化产业研究
政策是发展的关键和保障,国家及政府政策的制定对于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学者针对“一带一路”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以下简称《中医药法》)的制定,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政策背景对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及意义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在大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产业应如何面对政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李玫姬[1]探讨了“一带一路”政策为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为中医药产业的对外拓展提供契机,同时缩小了东西方文化的时空距离和认知障碍。但中医药文化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也存在沿线国家国情复杂、对外传播人才短缺、容易遭遇“文化折扣”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舆论先行、企业跟进、科研夯基、政府统筹与护航”的具体对策与传播路径。
王蕾等[2]分析了《中医药法》对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意义,认为《中医药法》明确了中医师承教育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加强了对于中医药产业与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助于解决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服务规范制定的问题。
顾正位等[3]探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的“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双创”指示。认为“双创”对推进中医药文化产业的意义在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民众形成新的健康理念,同时指出在“双创”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以继承发展为基础、院校教育为载体、推陈出新为关键。
1.2 基于地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产业研究
中医药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在发展当地中医药文化产业时应针对不同地域的中药、文化、历史资源特点,制订与之相应的策略。目前,关于地域性中医药文化产业的研究较多,研究区域包括云南、山东、河南、湖北、湖南、福建、四川、河北等地,主要针对当地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地域优势、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云南省特色中医药文化资源主要有独特的中药资源及少数民族医药文化资源。针对这种地域特色,杨扬等[4]以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和文化创意产业模型为基础,对云南特色的中医药文化资源进行梳理,认为云南具有“民俗文化资源”和“城市文化资源”两大优势,但同时存在中医药文化与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融合度不足、创意元素与中医药文化产品融合度不足的问题,并指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文山三七”等区域中医药特色品牌的發展。
山东省的特色资源在于悠久的中原文化。郑民[5]认为,山东的资源优势在于儒家文化、东夷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等独特的山东文化,与丰富的中医药资源相结合,构成了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尚未形成系列的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景点,缺少既懂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又懂旅游管理知识与技能的人员。发展要点在于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和国民健康三者的有机结合。宋燕等[6]认为影响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政策环境、中医药产业水平、中医药资源、文化产业支撑等,并指出要从政策支持、文化挖掘等方面入手,加速发展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
河南省的特色资源同样在于中原文化。饶洪等[7]指出,河南省中医药养生文化产业发展应该注重整合中原中医药文化遗迹与中医药老字号,挖掘中医药文化时代元素,组建大型中医药文化集团,形成河南省中医药养生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及对全省中医药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许东升等[8]对河南省中医药产业中的农业、工业、养生保健业、商业、文化产业发展进行调研分析指出,河南省中医药产业具有人口优势、地域优势、历史文化优势及中药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如管理机制不完善、发展理念落后、新品研发极度滞后、国际市场开发不足等,并提出了中医药产业未来发展的策略。
湖北省的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围绕“李时珍文化”开展。陈中文等[9]指出,湖北蕲春作为李时珍的家乡,拥有独特的李时珍中医药文化资源,因此发展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是蕲春产业结构及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甘畅等[10]进一步分析了蕲春的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现状、融合障碍、融合路径,认为应当制定“药旅联动”战略,积极走中医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江军民等[11]认为,蕲春的李时珍文化产业发展目前主要存在医药文化研究不足、品牌效益发挥不足、产业化程度不足、科研成果转化不足、政策支持不足的问题,并指出要从文化、品牌、政策、人才培养等方面调整策略。
针对湖南的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周钊和等[12]从中医药文化研究保护、宣传教育、行业文化建设、特色文化产业打造及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对湖湘中医药文化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应加强湖湘中医药文献整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大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和教育基地建设、加强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的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陈小平[13]以湖南省为例,对湖南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进行了企业战略分析(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地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模式及集群化方法。同时指出,湖南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重视产业集群化,培养中医药文化创意人才,以湖南中医文化特色创意项目为突破口,建设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关于福建省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彭海媛等[14]认为,福建中医药文化产业存在规模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尚未形成集群优势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打造文化品牌、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培养中医药文化产业人才、加强传播与合作、吸引融资等策略。曾真等[15]对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湖南、湖北、安徽三地的发展经验进行分析后,认为福建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多产业融合、拓宽投融资渠道。
成都的中医药文化产业依托高新技术,取得了备受瞩目的成效,在发展模式上有别于传统中医药产业。王晓凤[16]探讨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中医药文化传播方式带来的变革。新媒体不仅丰富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平台和途径,也为加强中医药文化体验提供了技术支撑。成都可以将中医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结合,通过新媒体为中医药旅游产业提供传播平台,将中医老字号店铺、中药植物园、中医药博物馆等中医文化产业载体联合推广,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旅游产业体验。
此外,武一娜等[17]对河北省保定市中医药文化产业进行了SWOT分析,认为保定市处于京津冀商业圈中,有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且中医药文化资源丰富。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需充分利用优势,发展保定特色中医药文化品牌,促进产业转型。
1.3 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创新及传播模式研究
中医药文化产业正在面临全球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有学者针对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创新模式及转型发展、在全球化传播中面临的问题及应采用的传播路径进行探讨[18]。李海英等[19]认为,新时代中医药养生文化产业逐渐呈现出与现代科技、商业模式相融合的新模式。因此应从“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维度,百姓养生需求维度,校园文化、养老产业、家庭智能医疗等多领域个性化定制维度,中医药国际养生品牌维度出发,实现中医药养生文化产业从全领域、全社会、全维度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冯春[20]从“文化安全战略”、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探讨了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并从传播学理论层面分析了中医药文化产业传播的现状,包括中医药文化产业面临全球化传播、文化扩散态势及“互联网+”的传播问题,进而提出全球化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产业传播的策略,如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完善产业结构、合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孟令涛等[21]阐释了中医药文化具有新奇性、惊人性及实效性3个特点,同时探讨了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传播的3大路径,即提高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传播者素质、以高等院校作为传播切入点、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链整合传播。张超中[22]认为中医药将进入新的战略机遇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涉及面广,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促进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及培养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1.4 中医药文化产业的概念及内涵研究
部分学者对于中医药文化产业的概念、内涵、基础及核心竞争力等进行理论探讨。李晓文等[23]阐述了中医药文化产业的概念及内涵,并指出中医药文化产业建设应着重于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与观念文化建设3个方面。肖燕等[24]认为,中医药文化产业化的社会基础在于中医药文化的历史传承,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知识要素的独特性,且中医药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社会公益性,因此应当成为国家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李中正等[25]指出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灵魂,而夯实中医药文化认同的群众基础对中医药文化建设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平台建设,同时促进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郑丽红等[26]在针对不同人群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医药文化发展中的5个建议:即重视中医人才培养、重视中医院在中医药文化中的推广作用、注重中医药文化媒体传播途径、促进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政府监控与政策支持。
2 中医药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
通过对我国中医药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文化资源丰富、产业多元化、品牌效益良好、受众基础广泛等特点,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从政策角度看,政府对于中医药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从文化角度看,对于中医药文化的挖掘和研究力度不足,且不能将中医药文化与旅游文化、地域文化等特色文化很好地结合;从产业角度看,中医药文化产业普遍规模小,无法形成集群式发展;从人才角度看,中医药文化产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亟需专业人才指导。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政策的保障与制定、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对中医药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多产业的融合促进与大平台建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几个方面去解决。首先,应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医药法》等大背景下,由地方政府根据地域特色制定相应政策,保障、扶持、促进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其次,加强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对于中医药文化资源的挖掘与研究[27-28],从医药文献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和教育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深度开发中医药文化地域资源;再次,促进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多产业融合、多渠道投资,实现中医药文化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最后,重视人才在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引进、培养同时具备中医药文化素养、旅游文化素养、文化传媒素养、海外传播素养的全能型人才。
此外,在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应注重地域特色,包括道地药材、民俗文化、历史遗迹、旅游资源、民族医药等。如云南省的“文山三七”和少数民族医药,山东省的儒家文化、东夷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湖北省的“四大蘄药”和李时珍本草文化等地域特色资源,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特色中医药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 李玫姬.“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学术论坛,2016,39(4):130-133,180.
[2] 王蕾,王启帆,李和伟,等.基于《中医药法》视角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对策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9,25(15):23-26.
[3] 顾正位,韩春超,张永清,等.“双创”背景下的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9):1-3.
[4] 杨扬,黄莺,章涤凡.云南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探析[J].卫生软科学,2015,29(10):605-608.
[5] 郑民.山东省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构想与策略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6):188-191.
[6] 宋燕,韩志琰,宋奎勐,等.影响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6,25(12):30-33.
[7] 饶洪,李志毅.研究开发中医养生文化对发展河南省中医药文化产业意义重大[J].河南中医,2012,32(6):723-724.
[8] 许东升,尹丽,张顺超,等.河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中医学报,2012,27(7):822-824.
[9] 陈中文,韩进林.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2,8(4):1-3.
[10] 甘畅,段涛,胡思涌,等.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3):127-128.
[11] 江军民,陈中文.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3(2):100-102.
[12] 周钊和,徐海燕,范霞,等.湖湘中医药文化发展对策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9):165-166.
[13] 陈小平.地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
[14] 彭海媛,朱祥枝,洪凡,等.福建省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8):120-123.
[15] 曾真,金浪,魏鸣曦.福建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J].中医药导报,2017,23(10):19-21,24.
[16] 王晓凤.新媒体视域下成都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4):30,67.
[17] 武一娜,李云鹏.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保定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12-13.
[18] 朱彦,徐俊,朱玲,等.主要发达国家医疗健康大数据政策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5,24(10):13-17,50.
[19] 李海英,梁尚华,王键,等.中医药养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多维度思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20(10):1900-1904.
[20] 冯春.全球化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产业传播研究[J].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8,32(3):83-86.
[21] 孟令涛,于海燕,张永利,等.论中医药文化的创意价值与创意产业传播[J].医学与社会,2014,27(8):62-64.
[22] 张超中.我国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0):5-7,17.
[23] 李晓文,谢清平.试论中医药产业文化[J].亚太传统医药,2014, 10(1):6-7.
[24] 肖燕,宁泽璞,蔡光先.略论中医药文化产业化[J].世界中医药, 2011,6(5):372-374.
[25] 李中正,贾元斌,朱重政,等.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关于文化认同的思考[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10):2548-2549.
[26] 郑丽红,刘雅芳,王琳晶,等.新形势下中医药文化发展现状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1,63.
[27] 朱彦,朱玲,崔蒙.论中医药数据挖掘[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 31(8):2932-2935.
[28] 朱彦,朱玲,王俊慧,等.基于信息抽取的历代方剂药物知识发现方法及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5):1447-1451.
(收稿日期:2020-04-24)
(修回日期:2020-05-14;编辑: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