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课堂构建

2020-11-02王亮

教育·综合视线 2020年10期
关键词:优质知识点笔者

王亮

现代社会是信息技术的社会。信息技术素养与其说是人才必备的特质,不如说是在当今社会人人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就是培养个人信息技术素养的主要途径。然而,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已超乎了人们的想象,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往往已经应用在了生活中,但是可能还没有出现在课堂上。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而信息技术课堂在此基础之上还要保证有相当充分的实践操作环节。面对当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伴随着新一轮课改进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原有的教学内容、课堂节奏等势必要做出新的调整。加之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极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如果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新鲜感和吸引力,那么他们就会不想听,不想学。因此,对于原有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师要引入优质课堂的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上好这门课。

“教为不教”的教学思想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简称“教为不教”,这是我国教育家叶圣陶经过几十年教学实践与研究后总结出的优质教学观点,也是经过千百万堂课的教学实践而证明过的优质教学目标。作为叶圣陶母校的教师,更应该义无反顾地实践、坚持和发扬这种教学思想。

美国学者杜威认为:一个宗旨必须能够转化为一种方法,配合展开中的教学活动,它必须启示所需要的那类学习环境,以便发挥和组织他们的各自能力。只有宗旨融入具体教学步骤的建构,只有这些步骤检验、匡正、充实既定的宗旨,否则后者毫无价值。具体说,我们要将“教为不教”的教育宗旨融进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个项目……实化为具体操作步骤。叶圣陶先生认为,优质的教学,重在教的“培养和启发”。换句话说,优质的“教”,是渗透、浸润和融合的“灌溉”,需要教师层层分解,阶阶递进的“做”给学生看,而不是“教”给学生念书。

“培养和启发”是有目的、有步骤的自觉的“教”,这种“教”解决的其实是学生的“如何学”,而非教师的“如何教”;重点是要解决“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要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人地位上来。这种“教”的自觉,启发着学生的自由的“学”。比如,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把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一个个具体学习步骤的完成,激发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精神。

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让孩子们自由地去探索、发现、玩耍,在孩童时期单纯地做个孩子,单纯地去做活动,学习效果往往会更好。只有当孩子们真正明确自己心之所向时,无论有没有教师,奇迹都会发生。爱因斯坦说:“我从不教我的学生,我只会提供一个他们能够学习的环境。”这就是“不教”的自由愿景。“不教”的自由,是指教学达到的一种状态、一种境界。学生自己摸索出目标、路径、方向,如叶圣陶期勉“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换言之,“把依赖性的让‘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

优质课堂的路径探索

理论必须经过实践检验,才能体现出理论的价值。探索如何让优质课堂的理论转化为优质教学的实践路径,努力尝试,反复试验,最终形成系列化实操路径。

分层分类,激活自主学习动机 掌握学情,因材施教,因生设计课堂练习。苏州是一座移民城市,经济发达,新“苏州人”众多。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中,学生信息技术的素养也是各不相同,好的很好,差的很差。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中面对一个班级或是平行班级,不能都是“一个版本”,一定要有层次差异,开展分层分类教学。否则,已经掌握的学生不听不学,因为都会;原本不行的学生完全不懂,更加学不会。所以,教师要先了解或是掌握好本班学生的实际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分类教学。根据信息课实践操作的特点,笔者认为主要以学生个人实践操作的具体情况分层分类,设计相对应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实践操作题目,让学生们具体操作。“实践出真知”,以此来构建优质的课堂。

例如,在讲授管理计算机章节中的“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组成”时,这部分知识学生往往是不太容易理解,并且学生之间存在不同差异。有的学生理解的计算机组成是显示器、机箱、键盘、鼠标,还有音响等;有的学生完全不理解组成是什么;而教材则是从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来讲解,硬件部分是按照冯·诺依曼原理的组成,与学生现实理解有很大不同。所以笔者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实践操作设计是,拿出旧电脑机箱作为实体演示,分为两部分操作:一是利用一台旧电脑机箱,进行拆解,由老师来讲解冯·诺依曼原理的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计算机组成五部分,完成教材的知识点授课;二是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给一台旧电脑机箱,各组学生分别动手操作来找出冯·诺依曼原理的计算机组成五部分的实际硬件。这样的教学设计,在实施和操作层面上都很容易达到,分组时对于差异学生也能做到兼顾,笔者也就达到了自己分层分类教学的目的。

游戲模式,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优质课堂的切入点是学生的兴趣。兴趣带来主动,主动带来乐学,乐学带来高效。所以,笔者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自带“实践操作”的优势,适当改变“教”的模式,“以练代教,玩中学”来刺激学生的学习激情。例如,键盘指法是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笔者认为这个好比数学学科中的计算能力,每个学生都应该进行扎实的训练。但是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手写输入、语音输入等也占比很大,许多学生认为“键盘指法”训练可有可无,比较枯燥。为此,笔者以一个班级为试点,尝试利用一些类似打字训练小游戏来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轻松的游戏比枯燥练习确实让学生更能接受,效果也很明显。当然,“游戏”是双刃剑,不同的学生接触后会有不同的反应。笔者以一个班级为试点也是基于这个因素。笔者不是鼓励学生在课堂去玩游戏,而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结合调整“教”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规范学生的键盘指法,养成必备的信息技术素养。

实践演练,激赏自主学习技能 因为信息技术课对于操作性和实践性要求都比较高;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于相应知识点掌握接受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的时间,以实践操作来检验知识学习好坏是最好的途径。因此,实践操作在优质课堂的构建中非常重要,一节45分钟的课,笔者授课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内,其余时间都将设计好的操作题让学生自行上机实践。例如,教学WPS表格中的“排序”功能。由于“排序”是最常用的表格操作,学生普遍掌握较好。于是,笔者基本上演示操作讲解一遍就可以过了,极少部分学生可能要自己多实践几次来掌握。但是,紧接着教学“筛选”这个功能,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首先,学生以前较少用到“筛选”操作,就连“筛”(读shai)也不太会读。这就要先讲解“筛选”的含义,是能按自己的需要或是条件将符合的记录和数据选取出来。学生理解后会了解到实际上“排序”和“筛选”这两个功能虽然不太一样,但往往操作中一直会相互联系使用。以设计好的实践操作题演示教学,合理安排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时间,以激赏自主学习技能。

任务驱动,激励自主能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但是,教师本身的职业素养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占据主动,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往往会被动的学习。构建优质课堂就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欲望,激励自主能动性。激发的教学手段往往也不是单一使用,经常以组合的方式出现。例如,先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一个知识点提出一个学习任务,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请各学习小组代表上台进行讲解和演示,最后老师作为点评为各学习小组打分。这个课堂设计中,就包含了任务驱动、角色转换、小组合作,学生以任务驱动自发研究式学习知识点,激发了每个学习小组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间的配合与默契,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自励自得”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指挥棒。我们的学习评价是以叶圣陶先生提倡的“自励自学自得”出发,围绕“学情”,以学定学,以学定评,以评促学。

学业评价。以考试为主要形式的结果性评价,学业成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评价、有效评价。必须承认,学校教育还不能实现“无分数教育”。但是,我们可以做力所能及的“微调”,来削弱“分数”评价的消极作用。例如,以日常学习表现为主要形式的过程性评价,即对学生日常学习表现的记录、优秀作品的收集等进行评价;还有特色评价,即“自励自得”评价卡,包括善答、好问、进学、助学和乐学卡,每个卡对应相对分数,计入学终总成绩。成长评价的关键,是评价中要有学生自主选择的因素——自励自得的体现路径。我们还在尝试,邀请家长参与学习项目的最后验收阶段,邀请其他年级的学生来参与或者评判学习的期末报告,这是“自励自得”评价一创新举措。

如今,基于网络平台的评价方式渐渐成为新宠。例如,学生登陆极课系统查看日常作业、考试情况,打印错题,归纳提升,已成为常态化操作。科技介入让评价多了一个实操路径。如今,“自励自得”评价体系,已有了可测量、可操作的多维互动式的细则条规。师生共同参与,互为评价对象,重结果更重过程。既有书面的,也有数字化的呈现。意在争取全方位地对教与学做出客观的评价,更贴实际地引导教师和学生做出正确有效的改善策略,保障教学质量高效推進。

启发与感悟

打造和构建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堂,既要体现教改理念,也要探索教学模式的构建。同时这还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实际学情出发,创建更多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不断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

猜你喜欢

优质知识点笔者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