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3”策略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外阅读中的运用
2020-11-02常晋璐
常晋璐
【摘要】英语课外阅读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有效的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以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我校高年级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状况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素养为目标,提出了相应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年级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英语阅读素养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在信息化的今天,阅读的重要性更加突显。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阅读教学成了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大一线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的提升。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英语阅读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解码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到了小学高年级,英语课本所提供的阅读量有限,而且周课时量十分有限,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英语阅读必须延伸至课外,开展课外拓展阅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更多题材和体裁丰富的材料或读物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逐步发展语言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英语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开展英语课外拓展阅读活动,我们对我校高年级学生(402人)进行了一次关于“英语课外拓展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开展英语课外拓展阅读时,遇到的问题有:
1.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量少
根据调查(如图1),我校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量普遍存在不足。一个学期下来,能读10本以上英语课外读物的学生仅占19%;阅读6-10本的学生占24%;49%的学生一个学期仅读1-5本的课外读物,平均一个月才读一本。
2.开展英语课外拓展阅读的时间不充足
除了对学生的阅读量进行调查以外,我们还对学生的阅读时间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如图2),每周的英语课外阅读时间在半小时以下的学生占了大多数,每周的阅读时长能达到半小时至1小时的学生仅为14%,一小时以上的仅为11%。从数据上来讲,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时长是十分不充足的。
3.英语课外阅读材料匮乏,学生选择的途径不多
阅读材料是阅读的载体,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否合适关系到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在阅读材料的选择方面,我校高年级的学生普遍对材料的选择感到困难,感觉可以选择的资源以及资源选择的途径太少了(如图3)。69%学生的阅读材料都是来自老师的提供,通过同学之间分享,书店购买,图书馆借阅,App等网络资源来获取英语课外阅读材料的学生比较少。
4.阅读英语感觉到困难,特别是对词句的理解
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感到困难。他们的困难主要来自于阅读过程中,对阅读材料的理解。53%的学生都觉得在阅读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看不懂阅读材料的内容,特别是新单词和句子的理解,以致影响了阅读的效果。另外,找不到合适、有趣的英语课外阅读材料,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也是影响学生阅读,造成
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以上调查反馈表明,我校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不感兴趣、感觉到困难以及教师在开展英语课外拓展阅读时产生的困惑。造成这情况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对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认识上有偏颇
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理解片面地理解为“阅读能力”,认为只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解码能力,语言知识,能理解材料意思就可以了。而且在评价学生阅读素养水平时,主要围绕语言知识、理解能力、阅读量等几个维度,忽视了文本概念、音素意识、拼读能力、阅读流畅度、阅读技巧和策略、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等同等重要的维度。教师对学生阅读素养认知上的不全面,使得教师对开展课外拓展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觉得可有可无。在设计活动时,不能准确地对目标进行定位,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2.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学生发展阅读素养的有力支撑。阅读习惯包括了阅读行为,阅讀频率和阅读量。从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看出,我校学生的阅读频率和阅读量都不算高,以致阻碍了阅读能力的提升。
3.开展英语课外拓展阅读缺乏有效策略
有效的策略是影响开展英语课外拓展阅读效果的最直接的因素。虽然近几年,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行着如火如荼的改革和实践,老师们接触到了一些新的理念,也了解了一些新的方法,但是在开展课外拓展阅读的具体操作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的选择理论依据不足,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活动流于表面等等。其中活动流于表面是最大的问题。很多老师知道课外拓展阅读的重要性,也知道对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影响力。但很多时候老师只是布置了阅读任务,就让学生自主地去读,而没有进行阅读指导和及时反馈,使得学生在阅读时困难重重。不但不理解材料的内容,还由此丧失了对阅读兴趣和动力,更难以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
三、“1+3”英语阅读策略
针对学生在英语课外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从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优化学生的课外阅读策略显得尤为重要。“1+3”课外阅读策略是以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目标为理论支撑,连接课内,延伸课外,根据教材的话题,每个模块进行一节堂上拓展阅读课,课后开展“漂流书屋”“阅读积分计划”“每周故事会”三项英语课外阅读活动,最终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为目标。我国著名的外语教育学家王蔷教授指出,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可以分为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大维度。阅读能力包括了解码能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和文化意识。阅读品格包括了阅读习惯(阅读行为,阅读频率,阅读量)和阅读体验(阅读态度、阅读兴趣、自我评估)。而“1+3”阅读策略的目标正好与阅读素养的目标框架相吻合。
1.“1”节英语拓展阅读课
在调查问卷中,不少学生反映英语阅读最大的困难是对阅读材料的不理解。这主要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强造成的。因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保障。老师在教授完一个模块后,根据模块主题,增加一节拓展阅读课,不但对知识进行了拓展,而且还能系统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进行课后自主阅读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拓展阅读课的内容可以根据模块的主题而制定,选取与本模块主题相关的材料给学生进行阅读。老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解码能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和文化意识。例如,老师在拓展阅读课上,有意识地进行猜词训练,以文章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语境猜测新单词的意思,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在自主阅读时,新单词就不会成为他们的拦路虎了。又如,老师通过不同形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到了学生自主阅读时,学生就能运用这些方法去理解文本的意思,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
2.“3”项英语课外阅读活动
阅读素养除了指阅读能力以外,阅读品格也是阅读素养的重要体现。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要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只能把阅读延伸至课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有更充裕的时间开展更有效的英语阅读活动。
(1)“漂流书屋”活动
根据学生阅读材料匮乏和选择阅读材料困难的问题,老师可以根据高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结合每册书的主题特点,整理出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表。发动学生每人每学期准备1-2本英语读物带回学校,组成班级的“漂流书屋”。学生每次可以从“漂流书屋”里选择1-2本英语读物带回家阅读。规定时间后带回学校,再选择其它的读物进行阅读。这样能很好地解决了学生“无书可读”的问题。
(2)“阅读积分计划”活动
老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阅读积分卡”,上面记录学生阅读过的书目和数量,并定期在班级里展示,对积分多的学生进行表扬,对积分相对较少的学生进行鼓励。这样能较好地规范学生的阅读行为,鼓励提高阅读频率,增加阅读量。久而久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每周故事会”活动
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输入,是为了更好的语言输出。每周利用固定的时间开展“班级故事会”,让学生把本周阅读的内容进行分享,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活动中得到自我评估,让学生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如果课内的时间不够,老师还可以利用各种线上平台的“小打卡”功能,讓学生把需要分享的故事进行录音和上传。并在听取了别人的分享后,进行点赞和评价。这样能更好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加强了互动性。
四、结语
课外阅读是学生学习英语必不可少的一环。“1+3”策略把课内和课外进行了有机地结合。拓展阅读课是课外阅读的基础和保障,而课外阅读又是课内阅读的拓展和延伸。两者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王笃勤.英语阅读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3]程晓堂.有机结合课内外英语阅读的几点建议[J].江苏教育,2012(5).
[4]王蔷,敖娜仁图雅,罗少茜等.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5]盖双玲.浅谈小学英语阅读资源开发与利用[J].才智,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