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维生素D 水平与产后抑郁防治的相关性研究

2020-11-02李娟后建丽段丽丽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20年2期
关键词:重度产后孕妇

李娟 后建丽 段丽丽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产科,深圳 518000)

产后抑郁症是产后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是由于产妇生理和心理状态改变导致心理压力增大造成的精神疾病。产后抑郁的不良症状包括精神紧张、焦虑、恐惧和内疚,严重者可出现绝望甚至伤害孩子的行为,该病是造成现代女性心理不健康,也是常见精神疾病之一[1]。每10 个产妇中有1 个产妇被产后抑郁症所困扰,且产后抑郁症状的范围从轻微到严重都有发生,发病时间也不固定,可在产后几天出现或者逐渐出现,有的症状甚至在产后一年出现,国外报道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5%~33.0%,国内报道为3.85%~18.48%[2]。产妇分娩后加强心理疏导并提高产妇对抑郁的认知,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十分重要。大量基础研究证明血清维生素D 水平与不良情绪的发生有关联,血清维生素D 浓度过低导致身体激素及神经代谢失衡或不良被认为与抑郁的发生有重要关系[3]。选取孕妇的血清资料和产后抑郁评分,通过观察血清维生素D 水平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指导孕妇摄入维生素D 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为临床产后抑郁的预防提供研究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8 年6 月入院做血清指标检查的1000 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 例被判定为产后抑郁的患者,900 例为正常产妇。产后抑郁的产妇作为研究组患者,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患者。研究组产妇年龄22~37 岁,平均 (28.2±4.4) 岁,分娩孕周 (39.2±1.4)w;对照组产妇年龄22~39 岁,平均 (28.5±4.7) 岁,分娩孕周(39.4±1.2) w。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正常孕产期妇女。②对本调查知情同意。③产后抑郁的评估时间为产后1w 至产后42d。

排除标准:①患有焦虑性神经症、恐怖症孕产妇。②人格障碍的孕产妇。③伴有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高血压的孕妇。

1.2 血清中维生素D 检测

抽取入院待产孕妇空腹静脉血2ml,采用3 000 r/min 离心20 min 后分离血清,取上清液待测,采用Applied Biosystems 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仪,使用美国和德国血清维生素D检测试剂盒对孕妇血清中25OHD2、25OHD3 及其总量的检测。

1.3 抑郁评分以及焦虑评分标准

对患者采用HAMD 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HAMA 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2 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客观评分,≤7 分提示无焦虑和抑郁症状,>7 分提示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越严重。HAMD 含有17 项内容版本,HAMD 可归纳为7 类因子结构:①焦虑/躯体化;②体重;③认识障碍;④日夜变化;⑤阻滞;⑥睡眠障碍;⑦绝望感。轻度(9~13 分)、中度(14~20 分)及重度(21~30 分)抑郁均为有抑郁症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

检查数据正确性,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率或构成比采用x2检验、组间资料对比采用t 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研究组和对照组孕妇的年龄、BMI、平均住院时间及孕周等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对比

2.2 产后抑郁产妇分级

通过对三组不同研究组对象产后的HAMD 量表和HAMA 量表进行评分,划分成3 组不同抑郁程度的产妇,分别为轻度抑郁,中度抑郁和重度抑郁。轻度抑郁组的产妇患者评分为9.1±1.4,重度抑郁的产妇为评分为16.4±1.3,重度抑郁产妇为25.2±2.4,结果见表2。三组产妇的抑郁程度随着血清维生素D 含量降低而升高。

表2 产后抑郁产妇分级评分结果

2.3 各组产妇孕期血清维生素D 比较

四组产妇孕期的维生素D2、维生素D3及总维生素D 的含量有差异(P <0.05)。其中对照组的维生素D2为4.12±1.4 ng/ml,维生素D3为26.88±2.9ng/ml,总维生素D 为36.48±5.3ng/ml,均高于抑郁组产妇。轻度组的维生素D2、维生素D3和总维生素D 明显高于中度组和重度组;中度组产妇孕期的维生素D2、维生素D3及总维生素D明显高于重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4 抑郁症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为分析抑郁症严重程度是否受某些因素影响,进一步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将年龄、BMI、平均住院时间、孕周和总维生素D 浓度作为多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总维生素D 浓度与抑郁症程度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见表4。

表3 各组孕妇血清维生素D 比较(ng/ml)

表4 抑郁症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3 讨论

由于生理改变带来的不适和角色转变导致的心理压力,产妇极易产生抑郁等情绪。产后抑郁症产生于产妇的心理改变,伴有许多的不良症状,其中包括沮丧、易激惹、哭泣,抑郁程度较为严重时会出现伤害他人或自残的行为。一项普查研究数据显示[4],在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部分地区产后发生抑郁的概率分别为31.3%和21.5%。产后抑郁症的患者在生活过程中会对婴儿造成一定影响,容易导致婴儿认知能力减退、性格孤僻等[5],对家庭生活也会造成不良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国内发病率也日渐升高,每年发病率在10%~38%之间,不良的症状严重威胁了家庭和胎儿的发展,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6,7]。产后抑郁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1)药物治疗: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抗抑郁药;(2)物理治疗:如经颅微电极刺激疗法。以上治疗方法均具有一定的损伤或副作用,所以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很有必要。

维生素D 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是调节钙磷代谢和维持血液钙磷浓度的主要物质,最主要的是维生素D3与D2。体外摄取或照射阳光皮肤自身合成获取的维生素D 与血浆维生素D 结合蛋白 (vitamin D binding protein,DBP) 结合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各个器官并于细胞膜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理生化作用。Vit D 是孕妇妊娠期间的重要激素之一,在体内抗炎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促进胎盘发育和功能完善,提高母体对胎儿的耐受力[8]。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外已有很多关于血清维生素D 水平与情绪障碍的研究报道,维生素D 摄入过低可能导致大鼠的抑郁程度增高,研究发现维生素D 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生及加重密切相关[9]。维生素D 血清水平高低是否与产后情感失调(如产后抑郁)有关,通过补充维生素D 提高血清浓度是否可以改善产后抑郁,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另外,维生素D 还可通过调节炎症因子或抗炎因子的释放,可能改变孕妇中枢神经信号传递,导致抑郁症发生[10,11]。

回顾性选取1000 例孕妇医院血清资料结果及产后抑郁评分结果,先通过观察抑郁评分结果对孕妇资料按照抑郁程度进行分组,再对患者血清指标进行观察,并进一步分析孕妇血清维生素D 含量和产后抑郁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总维生素D浓度与抑郁症程度相关,且对照组的维生素D2为4.12±1.4 ng/ml,维生素D3为26.88±2.9ng/ml,总维生素D 为36.48±5.3ng/ml,均高于轻度抑郁组,中度抑郁组和重度抑郁组。随着抑郁程度的增加,孕妇血清维生素D 的含量越少。可能原因是维生素D 含量过低导致产妇抑郁程度加重。结果提示维生素D 可能通过对神经生长因子、乙酰胆碱酯酶、色氨酸、睾酮、甲状腺激素以及酪氨酸羟化酶的影响导致抑郁的加重。

产后抑郁症对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负担,目前临床上治疗产后抑郁症局限于抗焦虑忧郁药物、电休克疗法等手段,上述治疗方法对产妇带来了较大的副作用。所以寻找一种更好的预防措施意义重大。血清维生素D 水平的检测及维生素D 的补充将为防治产后抑郁开辟一条新的思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重度产后孕妇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2014新主流“重度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