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
2020-11-02江苏省淮安市淮海路小学石塔湖校区程海英
江苏省淮安市淮海路小学石塔湖校区 程海英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学习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更要从审美、优秀传统文化、礼仪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灵活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课堂,以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促进人才培养。
一、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学以致用,是当前教育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终极目的,就小学语文而言,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小学语文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方面之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根据教材进行基础语文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教材中的课文导向,培养学生能听、会说,从根本上开展核心素养训练。例如,在学习《日月潭的传说》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神话传说开展课堂导入,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对这篇文章产生兴趣,同时,指导学生查字典,学习本篇课文中的生字,以便学生可以朗读文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充分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同时,通过阅读也能提升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学会作者的写作方式。除此之外,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可以让学生发现文章中的亮点,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学会这种文章的写作方式,进而让学生真正从文章中汲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情感
教材中的任何文章都是蕴含一定道理和一定情感的,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情感,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学习,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通过文中对小兴安岭美景的描写,可以充分感受到作者对于小兴安岭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从文章也不难看出,作者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一种发自心底的崇拜和骄傲,整篇文章看似在写景,实际则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母亲的崇拜。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要教会学生这种写作方式,通过描写景物,表达内心情感的写作方法,在写作时,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蕴含其中,合理使用正确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不断从文章中汲取养分,融合到自己的语文知识运用当中,实现本质上语文能力的提升。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更是充满了魅力,作为唯一一种可以以艺术形式存在的文字,中国汉字的优美是被世界所公认的。语文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诠释,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知能力,促进学生感受美、表达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中有很多古诗,其以精练的语言或描绘人或描绘景色,都是具有很强的美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美感,从而提升学生对于美的认知。例如,在学习古诗《山居秋暝》时,作者王维通过对景物的描写给读者描绘出一片幽静的景色,感受到身在其中的怡然自得,也充分感受到了作者这种不问世事、淡泊名利的感受情感。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这首古诗,引导学生对其中环境美、情感美的感受,寥寥数字,就能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写作功力可见一斑。通过此类古诗词的学习,能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感受和理解。
四、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提升语文学习效果
就当前教材而言,其中蕴含很多优秀传统文化类文章,通过这类文章,可以有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立足教材中的文章,适当拓展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和带动学生,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海洋里遨游,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以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影响和指导学生的学习。通过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一方面可以实现小学语文的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化积累,从而实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落实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是区别于传统应试教育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和理念,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不限于应试,限于书面。这一阶段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能为学生知识储备奠基,为学生今后的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