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

2020-11-01尹秀辉

康颐 2020年11期
关键词:PICC置管并发症肿瘤

尹秀辉

【摘要】目的:探究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原因以及其有效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120例,患者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PICC置管化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PICC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预见性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出现情况,总结护理经验和体会。 结果:干预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 结论: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带管期间并发症的出现,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肿瘤;PICC置管;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164

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 指经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 中静脉、头静脉)穿刺,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末端,靠近上腔静 脉与右心房入口的深静脉置管术,用于为病人提供中期及长期的静脉治疗,其具有穿刺危险小、创伤小、成功率高,留置使用时间长,经济有效且容易拔管等优点[1]。能有效的降低药物对患者血管的刺激,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肿瘤患者化疗需要反复的进行穿刺,患者承受较大的痛苦,而PICC置管在腫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PICC置管创伤较小,但是仍属于有创操作,置管后未按期维护,可能会引发感染或导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出现。本文特选取我院部分肿瘤患者开展探究,以进一步总结PICC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120例,患者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PICC置管化疗。1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62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8-75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6.56±3.5岁,其中胃癌患者44例、肝癌患者26例、胰腺癌患者16例、食管癌患者19例、结肠癌患者1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类别等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PICC置管术,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血管,行PICC置管术。穿刺前做好评估,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轻松,确保穿刺时静脉的最佳状态,对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进行严格的消毒,选择合适的血管,穿刺成功后包扎止血并妥善固定导管,再进行胸部X线照射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PICC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采取预见性护理,其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在置管前,均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患者置管上肢前臂有弹性且走向顺直的血管进行置管和穿刺,在进行静脉穿刺时首选前臂贵要静脉,能有效的提高置管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置管术完成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避免置管上肢大幅度的活动,睡觉时避免长时间侧卧压置管肢体。(2)置管过程中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减少感染风险。置管结束后,需对导管进行有效的固定,以避免导管的滑脱。(3)在静脉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定时的观察输液的速度,以避免导管打折影响输液治疗。在进行封管操作时,护理人员应先用0.9%的生理盐对PICC导管进行脉冲式冲管,然后再用稀释肝素钠进行正压封管操作。(4)此外,在置管术实施前,应该结合患者的血检情况,对患者可能出现的血栓进行评估,采取有效的预防血栓的出现的措施。患者置管术完成后第二天即可进行置管肢体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屈肘或者是握拳运动,以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5)强化患者的健康教育,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和保健能力,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和干燥,若穿刺部位出现渗血、红肿或者疼痛等症状时,患者应该及时就医。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5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6.36%,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PICC导管能使用一年,患者需要每周到医院更换PICC导管覆盖的敷料和肝素帽接头并对导管进行脉冲式冲洗及正压封管。但是在临床中发现,PICC管置管术后也经常出现渗血、导管堵塞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出现使得PICC管的用处大打折扣,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当导管穿刺处出现渗血、渗液、导管回血时等症状出现,应及时到医院处理,以确保导管的正常使用。注意日常生活中不要长期压迫置管肢体,影响置管肢体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PICC置管的优点在于使用方便,减少反复外周穿刺给肿瘤患者带来的痛苦,保证各项治疗的顺利进行。它不影响正常起居活动,费用也相对便宜。但是由于导管有部分需要在体外固定,因此若维护不当可能会导致导管相关感染、导管脱出或断裂等风险。导管需要定期维护,正常情况下需7天维护一次,如有穿刺点渗血、敷贴卷边、穿刺部位有红肿热痛等表现时需要及时进行处理。每日多次,每次10~15分钟,以促进置入侧手臂的血液循环。如置入侧肢体出现肿胀、疼痛,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一旦确诊血栓形成应及时就医,遵医嘱给予溶栓治疗[2]。

此次研究中,干预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患者并发症的出现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预见性护理措施值得推广应用,以此来降低PICC置管术后感染的并发。

参考文献:

[1]李玉娟,罗警艺,韦翠花.肿瘤合并高血压化疗患者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21):88-90.

[2]杨倩.延续护理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人人健康,2020(10):215.

猜你喜欢

PICC置管并发症肿瘤
致命肿瘤忽然消失
肿瘤标志物的认识误区
“饿死”肿瘤的纳米机器人
生理节律对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肿瘤标志物正常不等于没有肿瘤
PICC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