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紧张、心慌是不是焦虑症
2020-11-01郑俊华
郑俊华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092
什么是焦虑症?
焦虑症可分为急性焦虑障碍和慢性焦虑两种,主要症状是无明确客观对象或客观事实明显不符紧张的担心。
急性焦虑症又叫作惊恐障碍,有的人会出现类似于心脏病发作的表现,比如突然感觉胸痛胸闷,甚至是濒死感,很多,这样的患者在去医院的路上症状就会自行缓解,还有一部分患者到了医院后做个常规的心电图,发现没什么问题,在稍作休息后,临床症状就明显改善了。
而慢性焦虑中的患者会表现过度的,长久的没有固定对象的焦虑和担心,这和患者自身性格以及环境等都有联系,而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小的一件事情就会让他们产生非常担心的情况,比如成天因为家里的经济情况危险情况而担忧,在更多的情况下,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会感到焦虑,而如果真正出现一些比较值得焦虑和恐慌的事情,他们的表现就会超出正常的范围出现极度的焦虑。
焦虑症都有哪些表现呢?
(1)焦虑情绪。患者会感觉没有明确对象内容的担心和烦躁紧张和内心的不安(就是没有原因的焦虑和紧张),患者会觉得有紧张感和大难临头之感,有的时候知道自己的感觉是不真实的但没办法控制自己的不安。总是会担心自己或身边的人倒霉,很多焦虑症患者无时无刻不处于警觉状态,总觉得要大祸临头。
(2)身体上的症状表现。当我们在感到危险的时候,身体也会处在一种随时随地战斗开跑的状态,这时候心跳会加速,肌肉紧张、手脚发冷、头晕目眩等各种身体上的不适。还会有出汗、呼吸急促、面色潮红或者是面色苍白、头晕、心悸、胸闷甚至是胸口疼、尿频尿急、消化不良、肚子疼、便秘、腹泻。
(3)行为上的表現。当你处在一种焦虑状态时,你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你会手足无措,想要逃离这种不安的环境,这时候你会坐立不安。在焦虑的时候还会手忙脚乱、来来回回走来走去。还有的人在焦虑的时候会声音急促、发抖、说话不清楚。
那么有人就会问了,正常的焦虑和焦虑症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
那正常的焦虑范围就比较广,很多时候是表现出一些焦虑的症状和感受,比如去参加面试时会感到焦虑,这都是正常的焦虑感。
而当我们有需要焦虑的事情的时候,情绪会在一段时间内恢复到正常水平,慢慢就不对这个事情产生过分的焦虑了,这属于正常的焦虑状态,如果这件事情过去了很长时间,人们还是处在一种非常焦虑的状态,甚至会越来越重,范围越来越广,这可能就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也就是口中的焦虑症。
而经常紧张和心慌不一定为焦虑症,也有可能是不恰当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而这些心律失常情况均会导致心慌的感觉,但是具体是哪一种心律失常必须及时去医院去检查,利用发作时动态心电图可以记录发作时的心动过速,因此笔者也建议一旦出现心慌的情况,可及时到就近的医院进行诊治,并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以便明确心慌具体产生的原因。
而对于真正存在心慌焦虑的患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缓解自身的心慌和焦虑感。
(1)首先焦虑心慌的调节是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改善肢体活动,有利于缓解焦虑的情况,而对于平时很容易急躁的人,应该多参加一些慢跑,打太极,以及游泳等运动,可增加自我控制能力,稳定其情绪。
(2)自我放松练习出现心慌烦躁不安时,先让自己坐下来,平静紧握拳头,并绷紧胳膊体验一下上肢紧张的感觉,然后再把拳放开,体会手臂沉重无力放松的情况而反复做几次,身心放松就会带动精神的放松,同样也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对自己充满信心,会让我们在面对各种困难时,都有克服从容的化解心理焦虑情况,而当自己缺乏自信的时候,不妨进行自我暗示。
(3)缓解心慌焦虑的情况,还应多多变换环境,多听一些舒缓流畅的音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多亲近大自然,培养自己的爱好,可以有效的陶冶性情,而且多休息也会让自己的身心轻松减轻心理的焦虑感,所以平时一定要保障充足的睡眠,改变生活的事件,对压力的看法进行改变,应该认识到所有的压力并不都是坏的把它当作提高自己的机会。
而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广大群众患上焦虑症的人数也不断上升,根据国内外统计经常焦虑症的人群至少在8%左右,通常发病于成人初期,而且女性多于男性,这也属于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那么也有疑虑,焦虑症不属于正常的现象吗?在每一个人在生活中必定会感到焦虑的时刻,但过度的焦虑会让我们无法在诗歌会上生存,并且无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严重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人际的处理关系,就像大多数患有心理健康疾病的患者一样,至今为止对于焦虑症的原因仍是不明,有些患者并没有任何成因就出现了焦虑症。而也有临床报道称经常焦虑症,也可能是由于脑内自然形成的某些化学物质失衡导致的,如果脑内这些化学物质的水平失衡,将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增加患上焦虑症的可能性,另外焦虑症的发病原因和个人的性格也有一定关系,由于焦虑症具有慢性和持续性特质,因此在医学界通常会采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双管齐下的为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如果不采用任何治疗方式焦虑症的患者很有可能会影响一生的生活,而药物治疗是通过利用抗焦虑药物改善患者脑部化学物质失衡的情况,调节其焦虑的症状,而大部分患者在服用药物后身体症状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如果要改善其心理症状,还需要进行心理暗示疗法
讲到这里,笔者也提醒广大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焦虑的情况,一定要积极的缓解自身的焦虑感,可以通过放松自我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让自己的情绪和心态稳定下来,不要让这种焦虑的情绪影响自己,改变自己的态度,不要把世界想象的过分可怕,同时还需要不断的正视自我,不断挖掘导致自己焦虑的原因,还需要正视这个原因,努力利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个小小的技巧,就是让自己焦虑的潜意识上升到意识的层次上,然后再进行有意识的控制,这样就能达到很好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