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破”不“立”,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2020-10-31江苏省昆山高新区汉浦中学周雨馨

数学大世界 2020年28期
关键词:数学模型建模解决问题

江苏省昆山高新区汉浦中学 周雨馨

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之一的数学模型思想,在日常教学中往往会忽略建模的发生过程。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建”的过程比“用”更重要,故而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更注重“看破”问题、“建立”模型的过程,让学生经历胜于让学生知道,不“破”不“立”。

一、初次教学及分析

1.设置有效活动,注重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

【案例 1】 正切概念的引入

一般情况下,学习正切之前,教师都会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各有什么关系”,进一步,“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从而呈现正切的概念模型,随之就是大量的巩固练习。这样处理,实际上学生对正切这个数学模型感觉很神秘、理解不透彻。而通过设置合适的有效活动,能让学生从中寻找不同的角度切入,找到思考点。

正切概念的引入有两种常见的活动设置:一种是移动靠在墙上的梯子,探究“如何比较梯子的倾斜程度”,抽象出倾斜程度与线段之间的关联性;另一种是对于一组台阶,探究“如何比较台阶哪个更陡”,抽象出倾斜角度的相关线段的关系。两种情景引入都是从生活现实入手,让学生在变化的情境中思考“从数学角度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复习旧知,提出在构成的直角三角形中角与线段的关系的问题,抽象得到正切模型。通过有效活动的引入,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思考“模型是怎么来的”,首先能够“看破”这个模型,之后才能学会“建立”更多模型,这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建模意识。

2.通过变式教学,关注数学模型思想的运用

【案例 2 】全等三角形的“一线三等角”模型

已知:在△ABC 中,∠BAC=90°,AB=AC,AE 是过点A 的一条直线,且BD ⊥AE 于D,CE ⊥AE 于E。

(1)当直线AE 处于如图1 的位置时,有BD=DE+CE,请说明理由;

(2)当直线AE处于如图2的位置时,则BD,DE,CE的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

(3)归纳(1)(2),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BD,DE,CE 之间的关系。

通过变化的图形,考验学生对“一线三等角”等基本模型的理解,培养学生从复杂图形中抽象基本图形的能力,达到“看破”图形、“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变式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具体解题过程中感受到共性,帮助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发寻找规律,用数学语言抽象其中的共性,形成稳定的数学模型,从过程中体会“建模”的必要性,加深对模型的理解,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变式,让学生感受数学模型思想的妙处,从而在日常解题中潜移默化地学会抽象数学模型、自构模型。

二、借助学后反思实现数学模型思想的总结

【案例 3】 用方程(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从用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解决问题再到用不等式解决问题等,每一小节的学习都强调了一个闭合模型结构:将实际问题通过审(已知量、未知量、等量或不等量关系)、设(未知数)转化为数学问题,再根据数学问题找到数学模型列(方程或不等式)并求解得到数学解,最后通过检验数学解是否符合实际得到实际解,从而解决一开始提出的实际问题。

在这类问题中,数学模型思想是重中之重,教学重点是建立方程(不等式)模型,教学难点是从实际问题中找到等量(不等量)关系抽象出方程(不等式)进行数学建模。在这类问题中,模型思想是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把问题转换成熟悉的模型,比如,商品模型、工程模型、路程模型等。教师在相似知识点教学活动后,通过问题启发学生对旧知的联想生成,反思总结所学,体会解决同类问题的策略,将数学模型归纳,培养学生 “拓模”能力,提升数学建模能力。

三、教学反思及建议

1.递进式建模教学

递进式建模教学就是在循序渐进的原则下,“润物细无声”,通过教学将建模过程层层递进,问题条件逐步一般化,难度逐步提升,形成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呈现与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相适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然生成。只有学会了如何“破”题“立”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逐渐加深学生对数学模型思想的理解,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2.自主式建模教学

由于每课时都有相对独立的学习目标,学生很少有机会经历从实际情景中用数学眼光发现问题、建构模型、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真正独立解决问题时往往“空有一身修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不断感受解题过程中的趋向性,感受模型和具体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自主完成数学模型建立的过程。

3.背景式建模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数学模型思想的渗透,让学生产生了“只要找到模型就能用”的错觉,忽略了模型的背景——模型成立的条件、模型的本质。“模型化解题”确实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解题速度,化难为易,化陌生为熟悉,但简单的“套模”实际上忽视了思维过程的呈现。教师应加强模型生成的教学,强化对模型本质与规律的背景挖掘,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优化思维方式,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真正实现数学“建”模,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猜你喜欢

数学模型建模解决问题
AHP法短跑数学模型分析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基于FLUENT的下击暴流三维风场建模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符号建模论》评介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求距求值方程建模
解决问题的设计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