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探讨

2020-10-30张一彦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2期
关键词:文化工作群众文化文化建设

张一彦

摘  要:新时期经济发展下群众文化活动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满足时代要求群众文化工作亟待创新。下面文章就对群众文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环境探讨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群众文化;文化工作;群众活动;文化建设

引言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有助于加快我国乡村的发展进程。群众文化工作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背景。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群众文化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有助于促进乡村有效治理、促进乡风文明,群众也可以有效满足自身的美好生活需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对于基层文化工作者而言,必须积极地做好群众文化工作,顺应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工作导向,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发挥文化引领,坚持文化惠民,激活基层文化资源要素,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基层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供给,进一步丰富活跃基层文化生活,这是当前基层群众文化面临的重要课题。

1群众文化的发展短板

1.1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较低

我国近几年一直在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为落实群众文化工作颁布了相应政策,同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群众文化活动范围。虽然各地群众文化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是由于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度不高,而大部分活动符合群众需求的节目不多,精神文化内容过于宽泛,导致群众接受程度较低,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也较低。

1.2文化活动形式缺乏创新

基层群众文化组织缺乏新鲜的血液,每年的活动形式也千篇一律,各个地区都有固定的常规模式,没有新颖的节目。有些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一年仅举办一两次,活动形式简单,比如,集体看一场电影,集体听一次戏曲,工作人员没有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精心策划和安排,没有发挥群众文化开展的意义[1]。

1.3经费维艰,很多活动难开展

经费捉襟见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常年组织一支业余文艺宣传队伍开展文艺演出活动尤为困难;每逢县里开展全县性的文化活动、开展文艺比赛任务,往往是仓促上马、抢排抢演,应付了事,难以吸引群众的眼球;部分乡镇建起了农民大舞台,但因没有一支业余农民文艺演出队伍而成为摆设。此外,上级部门配备的图书、电脑、健身器材一旦遭到损坏,因经费原因导致维护维修难度较大。因此,健身房常年关门、健身器材闲置的现象不足为怪。而且由于经费问题,目前地区从事业余文艺演出的队伍越来越少。

2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对策

2.1加大政府部门扶持文化工作力度

各地政府应加大扶持文化工作力度,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改变现有的文化条件,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群众文化活动需要政府资金扶持,让文化部门获取经费,组织文化活动。如:长春市某个政府部门,设立“版权创意文化工作基金”,根据当地文化工作需求,以知识产权方式进行融资,放宽借贷的时间,解决文化部门发展文化工作缺乏资金的问题。再如:我国政府文化工作扶持资金每年都在递增,有助于各地区文化部门建设基础设施,同时对文化工作表现好的部门,给予物质奖励,提高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效率[2]。

2.2加强群众工作的创新

持继发展完善基层群文工作,要创新文化形式,以创新作为推动力开展工作,要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群众的作用。首先,创新运行系统,寻找优良的文化资源,创造更新系统的文化形式,创造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要加强工作形式创新,活动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变化。如温岭市推出“乡村艺校”艺术培训,改变基层文化设施孤立运行、势单力薄的局面,探索运用数字化手段,统筹教学力量、统筹设施资源、统筹宣传发动,把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礼堂等基层文化设施服务效能释放出来,打造家门口的全民艺术培训体系。同时还要进行工作理念的创新,要更新工作理念,改善工作思路,結合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开展活动,实现群文工作的进步。

2.3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充实配备基层力量是文化建设的重点。一是配强配齐专职文化工作人员。通过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聘任制等途径,让能够干、喜欢干文化工作的人有舞台、有机会施展才华,并且有一定的稳定收入,使那些不能干、不愿干文化工作的人及早离岗退位,提升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优化队伍结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对所有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切实改变基层队伍人手偏少、年龄偏老、学历偏低等状况,使基层队伍有“源头活水”。二是成立各类群众文化团队。大力扶持地方传统艺术、民俗活动和艺术形式,引导文艺爱好者结合各自特点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广覆盖的乡村文艺团队。鼓励乡镇组建“戏曲团、舞蹈团、民乐团”“书画社、摄影社、阅读社”等“三团三社”。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调动群众文化团体工作积极性。三是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拓宽公共服务渠道,提高文化服务质量,通过壮大文化志愿者的力量,鼓励老战士、老教师、老干部和民间艺人当“文化义工”,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群众[3]。

2.4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创新的作用

为了发挥出传承创新的作用,乡村群众文化必须与传统文化之间建立一个紧密的联系,深深地深植于传统文化中,加大力度宣传、积极地传播一些优秀的文化基因,包括邻里和睦、勤劳简朴、崇尚自然、宽厚笃实、诚实守信等优秀文化基因。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创新表达方式以及传播手段,建立全新的乡村文化,创作大量的接地气的、与当代乡村特点充分契合的群众文化作品,融入全社会以及农民群众的内心。加强文化艺术培训,创新开设扎灯工艺、烘焙、剪纸等与特色资源保护传承和特色产业发展相关的课程,根据群众意愿增设培训课程,尽可能满足村民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培训需求。

结语

总而言之,做好群文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基层群文工作者要积极的改革创新,发挥群文工作的职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实现基层文化的繁荣,更好的服务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提高文化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春.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J].现代企业文化,2016(11):93.

[2]  肖海英.浅析新时期群众文化创新与发展[J].河南科技,2014(14):239-239.

[3]  王进.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J].小作家选刊,2015(27):225-225.

[4]  马艳.探析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策略[J].传媒论坛,2020,3(15):132+134.

[5]  史瑞贞.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策略[J].东方企业文化,2015(11):39.

[6]  齐新东. 对新形势下创新发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C]. .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2008:324-331.

猜你喜欢

文化工作群众文化文化建设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浅谈乡镇综合文化站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