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博物馆文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博物馆发展趋势

2020-10-30高崇双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2期
关键词:文物管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

高崇双

摘  要:新时期社会发展下,文物工作开展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的重要部门,对文物具有一定的保护职责,这还需要结合当前实际问题,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先进设备的优势,提高文物管理水平。文章通过对博物馆文物管理問题进行分析,探讨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管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

1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是利用先进技术对博物馆内的环境进行调节,进而对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储存,避免文物在储存的过程中出现损坏。博物馆的管理人员需要对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引起重视,对该项工作进行优化,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推动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在博物馆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并且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在开展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之前,需要对该项工作的特点有相应的认识。第一,整体性。在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博物馆的环境进行有效管理,同时需要对文物本身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推进这两方面管理工作的开展,逐步实现博物馆管理目标。第二,技术性。现阶段科学技术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使文物管理工作逐渐向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科学技术应用的基础之上,管理人员的智能化意识逐步提高。

2博物馆文物管理过程中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2.1缺乏规范性的文件处理行为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缺失现象,其安全建设与监测体系都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的。且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文物保护工作细节被忽视的现象。一般来说,也不存在人为破坏文物的现象,一般都是由于工作中的疏忽造成的文物损害的现象。因此相关管理人员有必要对这种失职的行为做出处理。

2.2文物保护使用的设备技术有待提高

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工作开展需要相应的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支持,但是现阶段博物馆的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难以达到相应的管理要求,尤其是通风、防潮方面的设备有所欠缺,致使部分文物受到了破坏。现阶段先进科学技术不断涌现,这些科学技术可以推进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与先进科学技术相比,博物馆使用的保护设备以及保护技术相对落后。

2.3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够高

当前部分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能和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完全匹配,更不能高效率的适应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要求。首先,部分博物馆培训工作不够完善到位,偏重于管理技能和方法的培训,而忽略了精神文化层面的培训,缺乏政治、道德、法制等方面的深层培训。其次,部分博物馆缺乏对工作人员工作热情、工作责任心的培养提升,博物馆的工作环境较为封闭,容易让其中的工作人员产生懈怠和厌倦的情绪。

3博物馆文物管理中文物保护措施

3.1加强设施建设,进行科学管理

进入科技信息时代以后,博物馆文物管理有了新的变化,尤其是在文物保护方面,需要尽快完善各项基础设施,配置现代化设备,保证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通过充分应用数字保护管理系统,能够为文物保护创造有利的条件。博物馆中收集保存了大量的珍贵文化,这些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研究价值极高,在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场地建设、文物展示建设、馆内温度控制和环境建设等,这样才能保证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高效进行。此外,博物馆要关注数字管理系统的建设,通过打造完善的数据库,让所有文物信息得到及时充分的采集,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有效保护文物的原貌,并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使文物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与展示,为今后文物检索与收集的进行打牢基础。博物馆还要注重对激光扫描技术、三维建模技术等应用,将部分无法公开展示的文物提供给群众,从而保证文物的安全性,使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只有充分发挥出数字化技术的作用,博物馆才能提升文物保护的效果,确保每个文物都得到实时监控,为文物的安全提供有力保护[1]。

3.2科学分配文物保护资金

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工作需要根据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配置相应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相关设施的配置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博物馆应该根据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情况对所需资金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之上将资金需求告知政府部门,由政府部门拨放相应的管理资金。在此过程中,博物馆也应将资金筹措渠道不断拓宽,可以与相关的文物保护单位达成共识,由这类单位给博物馆提供相应的设备支持或者资金支持,这样可以保证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拥有充足的资金,从而助力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3做好馆藏文物的日常保护工作

第一,文物具有多种类型,在保管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分类,根据文物的类型进行科学保管,并设置相应的保管装置,以达到科学保管文物的目的。对于字画而言,如果不需要展出,应将其放在专门的囊箱当中,避免字画与空气接触,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字画受潮,而且可以防止落灰,使字画得到有效保护。第二,控制好文物所处的环境。对于文物所处环境,管理人员不仅要控制好湿度,还应该控制好温度,根据文物的管理需求,配备相应的通风设施、温控设施,这样可以使文物处在适宜的环境中。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做好相应的防虫防蛀处理,这样可以降低虫害对文物的不利影响。第三,结合文物的管理需求、展览情况等制订相应的工作规范,并将工作规范全面落实,这样可以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使工作人员为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助力。第四,加强博物馆的安保系统。博物馆储藏的文物具有较高的价值,可能会受到不法分子的觊觎。针对这一问题,博物馆需要构建相应的安保系统并配备安保人员,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博物馆的安保能力逐步提高。此外,博物馆中应该安装相应的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应该24小时工作,这样可以对整个博物馆的情况有全面的了解,降低火灾、盗窃等问题的发生概率[2]。

3.4鼓励全民加入文物保护工作

首先,有关部门应该提高对博物馆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确保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实际运行,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并确保该资金的专项使用;要学习新时代的思想观念,转变工作方法,协调各主体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综合社会、企业和个体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博物馆要学习新型的文物保护管理方法,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市场化运作,完成使用权和经营权的部分转让。其次,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不是单独个体可以完成的,需要社会所有成员的努力,要借助宣传推广各种方式,鼓励全民加入文物保护工作,体现社会所有成员的力量,达成文物保护的终极目标。相关部门和博物馆要对群众力量加以重视,定期组织文物保护知识普及的活动,推动全民建立起文物保护的意识,鼓励全民共同落实文物保护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文物是一个国家的民族记忆,承载的是一个民族与国家的文化,通过了解文物人们可以了解特定时期的特定历史记忆以及文物背后的历史内涵。博物馆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与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公共文化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职能,这就要求博物馆能够在工作中还需要在资金上、制度上、环境上、人员上给予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雷敏.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措施策略探究[J].卷宗,2017(23):72.

[2]  安泉州.分析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措施[J].大科技,2018(15):13-14.

猜你喜欢

文物管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试析文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新时期文物创新管理模式探析
关于文物管理工作的探究
我国文物保护政策执行力薄弱的主要表现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