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引导的方法和途径

2020-10-30蒋翠玲

天津教育·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蒋翠玲

【关键词】阅读引导;初中语文;语文教学

一、阅读引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阅读引导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

《新课标》对初中生阅读有明确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本必读书目。”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精品,大多是改编后节选过来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你要欣赏它,就得阅读它本身。”这个“本身”就是指“原著本身”。教学中联系原著阅读很有必要,而阅读引导必不可少,尤其重要。

(二)阅读引导有利于学生陶冶性情,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经典名著融注了作家的人生理想和审美情感,渗透了作家对现实美的发现和思索。阅读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从而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情趣。学生在古典名著中能够读到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而阅读引导是阅读精品中的“百花齐放一品红”。

(三)阅读引导有助于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知识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学生平时多读古典名著,就会从文中汲取精华,从而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杜甫也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独特新颖的阅读引导就像一把钥匙,可创设一种良好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阅读引导中,他们可以接触到芸芸众生;在阅读引导中,他们可以认识到万千世界;在阅读引导中,他们可以领略科学和自然的奇妙。阅读引导,帮助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和人生的一扇窗口,促使他们对人生产生更多的思考。

二、阅读引导在课堂中的引领性和启迪性

(一)培养兴趣、激发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领航员和合作者,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最佳状态,而愿意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做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教师、感兴趣的内容、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等,都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全身心地投入。看喜欢的课外读物,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认知、主动吸收知识,并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和确立主体意识,使学生从依赖型的学习向主体型的学习转变。

(二)设计别开生面的导语,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个独特新颖的导入就像一把钥匙,可创设一种良好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古典诗文教学中,诗歌朗诵、配有古典音乐的朗读或赋予丰富想象的《百草园》等,都能引导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文中美妙的境界。

(三)挖掘文本情趣,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作用的体现,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的灌输和强制式的教学方式,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点,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看法,并且表扬思想、见解独到或者深刻的学生,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学生有了阅读体会,享受到了阅读乐趣,应该及时把这种感觉和同伴们分享,以达到共享阅读快乐的目的。

三、提高课堂效率,关注阅读过程

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有一股“源头活水”,因此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应在课堂教学阅读上积极引进“活水”。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努力求新,把课上“活”,在教学方法上变注入式为启发自主式,达到教与学、读与说和谐交融,把学生教“活”。

(一)广闻博采,不断引进时代阅读的“活水”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依据,但又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可尝试增设“文化快餐类内容:每堂课拿出3~5分钟演讲,或点评一首小诗,或讲一个成语故事,或听一段阅读”等,广闻博采,时时引进生活之水,时时激活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拓宽信息渠道,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

网络信息时代,教学中的教材往往是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涉及的现实生活中学生积累不多的、知之甚少的一些事物、现象等,都可通过网络生动、具体、直观地再现出来。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现代生活要求學生要有“大语文”学习观。

(三)精心设计,优化阅读教学过程

1.重视课堂导语、结束语的设计

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和“终曲”回味无穷,一堂课开头数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一段精美的阅读……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课堂引入就掀起一个小的高潮。

2.选好突破口,教出新意

课堂上的激情语言点化,有时如同中国画中的“渲染”技法一样,可以创设情境,激发情绪,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从而增强教学过程的感染力。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自身就应该博学多才,充满激情,以丰富的知识、新颖的见解、真挚的情感、生动精辟的语言叩击学生的心扉,使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与教师产生共鸣,更深刻地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更高质量地完成语文阅读教学任务。

3.启思导学,积极改进阅读方法

运用阅读引导的方法,应建立在多读书、读好书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地广泛阅读,教师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引导的作用。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就是“帮着学生阅读”。阅读引导,就像射进生命旅程中的一束阳光,划破重重迷雾,让我们找到人生的方向,让我们有力量战胜困难,而不让它困扰我们一生。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