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
2020-10-30王立宝
王立宝
摘 要:乡村振兴发展下农村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工作面临更多挑战,农村财务审计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对财务审计监督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提高财务审计监督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村集体;财务审计;审计监督;财务监督
引言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村经济的重视,对新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便日益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当然要重视短期效益目标的实现,但同时也应考量更长远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问题,应结合当地具体实际情况,对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实现长久良好有效的持续发展。
1农村财务审计的必要性
近年来,农村在不断地完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创新发展,这需要农村不断地完善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促使其在农村的发展与规划中不断地发挥作用。农村财务审计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需要不断的优化审计机构,完善审计制度和体系,有效的发挥财务审计的作用。尽管农村在发展中认识到了财务审计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地强化这方面的管理,但是仍然部分存在对财务审计的重视程度、投入程度、理解和认知不够的情况,专业的审计人才缺乏,管理和监督不到位等,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果,导致财务收支出现管理混乱、管理偏差等,无法准确地反映农村的实际财务状况,容易出现资金安全风险。因此,农村更需要强化财务审计,要及时地发现财务审计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从制度、机制、人才、体系、监督、管理等各个方面,促使财务审计更加的全面,更加的有效,推动农村健康发展[1]。
2农村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2.1会计基础薄弱
财务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需要良好的会计基础做支撑。但农村经济较落后,发展缓慢,会计基础较薄弱。首先,农村会计凭证填制缺乏统一规范与标准。审计人员没有及时记账,同时记账也不符合规范,凭证管理也不够规范,各种自制票据严重影响审计工作正常进行。其次,农村财务审计制度不健全。农村审计制度不仅需要与国家审计制度接轨,还要充分体现农村特色,突出农民群众参与的民主性。然而目前农村审计制度存在不少缺陷,尤其是财务公开相关制度不完善,导致财务公开没有得到充分落实,给审计工作的有效监管带来较大阻碍,也使农民群众的民主监督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2.2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人员专业性差
目前,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其审计监督工作能力与城市财务工作人员相比有较大差距。很多优秀的财务人员因为农村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原因不愿意到农村工作,导致农村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优秀财务人才。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很多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工作时态度散漫,认识不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甚至存在因为工作人员的失误,影响正常工作进度的情况。
2.3审计制度建设不完善
农村财务审计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是财务审计工作正常开展和高效实施的重要基础和强有力的保障,而且还有助于约束财务审计相关人员的行为,促使审计工作更加规范,减少实施过程中的失误,降低风险问题,提高审计质量和工作效率。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农村财务审计相关制度、机制不够健全,或者制度没有与当地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存在套用、删减、更改其他地区制度的情况,影响了制度的可操作性,导致审计工作的开展没有严格的依照制度和程序办事,从而造成管理混乱、误差和偏差较大等问题[2]。
3加强农村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的有效措施
3.1改善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水平较差是限制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开展的一大原因,这就要求全面改善农村会计基础,进而为审计工作开展提供基础支撑。首先,应规范农村会计凭证填制,制定统一的制度,严格要求农村财务部门按照制度进行科学记账,不得擅自更改记账方式、形式与内容。同时还要对原始凭证进行严格审核,打击自制票据行为,确保所有票据统一,进而为审计工作提供基础支持。其次,要进一步提升农村财务工作的民主性与公开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工作应由村民积极、主动民主地参与其中,同时在民主的管理制度下群策群力,结合科学管理手段保障财务工作良好开展,约束财务信息公开透明,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这就要进一步拓宽村务工作公开范围,让审计单位和民众充分掌握农村财务信息,提升审计水平的同时强化大众监管作用,构建规范透明的大众参与机制。
3.2提高审计监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审计监督工作的开展,对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想发展好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首先要从相关工作人员出发,切实提高其综合素质,加强其对审计监督工作的认识,明确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还要转变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改变以往散漫的态度,提高业务技能,提高审计工作流程的规范性。
3.3创造审计环境
农村地區要能够为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增加重视与投入,设立专业的审计部门,由专业人员负责财务审计工作。根据农村地区发展的具体情况,健全和完善财务审计的法律法规、制度要求,促使审计工作和审计行为更加规范,不断地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加强农村地区财务审计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审计工作作风建设,确保财务审计的公平性、公正性,确保审计结果更加的全面、更加的准确。制定审计工作流程,并严格按照流程做好财务审计工作,强化审计工作的监督与管控,及时发现审计工作中的不良现象和问题,并及时地对此进行调整和改进[3]。
3.4完善资金管理流程
在农村审计工作开展中,还应当扩展其职能范围,将群众举报审计、干部离任审计、重点财务审计等工作均纳入到财务审计范围之中。并完善工作流程,对于村集体经济业务依据类别建立账户,财务核算集中管理。而经济业务原始凭证应当有经办人签名,凭证上还要标注出用途,经由村主任批准审核后,村报账员才能转交至村务监督委主任签章审核。可报销合理业务,而不合理业务则应当驳回,并将会计资料进行归档,实施统一管理,阶段性反馈至村集体经济组织,注意完成审核的财务内容应当对民众公开,方便公众进行监督。
3.5落实问责工作
有效的监管是保障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良好开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有必要加大监管力度,落实问责工作。明确审计责任,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乃至人头上,结合工作考核机制,对审计工作进行考核与监管,督促相关人员做好本职工作。一旦出现工作失误与问题,要及时进行追责,并对失责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另外为确保审计工作本身监管作用的有效发挥,还要加大对其的监督力度,尤其要发挥农村民众的民主监督作用,让广大农民对农村财务情况有所了解,进一步保障审计工作正常开展,推动问责工作有效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新时期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村集体管理工作也亟待创新,农村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逐渐朝着标准化、规范化进步。在日后工作中针对农村发展情况还需要做好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发挥财务审计优势,创新财务审计监督环境、提高人员素质水平、完善资金管理流程,从多方面保证农村财务管理的提升,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而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晓彦.强化农村财务审计规范农村财务管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134-135.
[2] 姜良华.开展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助力乡村振兴[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4):239-240.
[3] 高焕春.强化农村经济审计规范农村财务管理[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