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改革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10-30张香丽
张香丽
摘 要: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本文以巴南区为例,分析了当前“放管服”改革的做法及成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放管服”改革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放管服”改革;深化;民营经济;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实施一视同仁的产权保护,制定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推行现代化的企业治理模式,促进企业间的互相协作等[1]。政府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创造更加公平、公正、法治、高效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谋划企业长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上。
一、“放管服”改革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及成效
巴南区政府充分认识“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不懈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一是打造集行政审批、政策咨询、诉求解决等服务民营经济的多位一体网络平台。二是打造科技智能的创新环境。建立健全巴南区科技创新能力体系,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区内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品牌提升。三是打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環境。下发《关于贯彻落实重庆市开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定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建立健全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相适应的商事登记制度,开展排除限制竞争政策措施清理。四是打造公平有序的法治环境。严厉打击侵害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扰乱企业正常经营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督促整改服务民营经济不到位的情况;开展对民营企业所做承诺兑现和合同履行情况专项清理,确保政府机关首先做好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表率。五是打造安商亲商的社会环境。通过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开展非公经济人士接待日,尤其是创新出台《巴南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试行)》,全区广大党政干部大胆与民营企业家交往,促进了各级干部在服务民营企业中既积极作为又关系清白。
通过“放管服”改革,巴南区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2019年新增民营企业5918户,新发展率21.9%,居全市第一位。规模以上民营服务业营业收入288亿元,增长20.3%。民营经济纳税额75.3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72.68%,全区民营经济稳中向好。
二、存在的问题
(一)“放管服”改革执行不到位
一是“一窗办”没有完全到位。全区入驻区行政服务大厅的27个单位,分10类设立窗口,没有设立“综合窗口”真正实现“一窗办理”,群众还存在多头跑、有怨言的现象。二是“一章办”未能充分授权。具有行政审批职能职责的29个部门,整体上充分授权区行政服务大厅窗口决定(签章)办结事项的比例占56.1%,导致审批时间长,效率低。三是“一体化”难以短期到位。部门之间在“放管服”改革上存在互不买账现象,缺乏一体推进机制,如,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四个阶段,存在区住建委难协调其他部门现象。就区级部门和镇街之间,也存在多头指导,镇街无所适从,影响“放管服”改革效果。
(二)网上办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目前,入驻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的27个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的网络系统,存在各自行业开发系统、网上办理不兼容、不同步等问题。特别是区级部门专网与全市网审平台存在不能兼容、数据不能共享的问题,导致窗口人员二次、三次重复录入,不能“一网办”,且增大工作量。同时,“网上办”、“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网上受理事项感受度差,比如操作步骤复杂、规定机械,不如上门办理方便。
(三)融资难问题仍然存在
虽然政府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但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存在,没有真正解决,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银行对民营企业还款能力的考量比较苛刻。银行为了避免风险对民营企业设置了比较苛刻的还款能力考量,而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本身可用于抵押的物品较少,加上有的处于起步阶段,有的处于扩大规模阶段,很难通过银行的考量。虽然政府制定多项政策,完善银企合作对接机制,举办“银企对接会”,促进银企双方携手发展,但是仍存在银行过度考虑风险,在贷款方面放不开的情况。二是担保贷款很难实现。一方面银行不允许效益一般的民营企业担保,另一方面效益较好的民营企业害怕市场风险,不愿以自己企业的资产作抵押担保,造成民营企业难以找到担保人。
(四)中层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引进难
目前,民营企业劳动力很多都是农民工和临时工,平均年龄较大,且在工作技能上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新生代人才的注入有限,导致民营企业面临发展难,创新难,特别是难以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如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即使有时候招募到高素质的人才,也容易造成人才流失,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发展前景不好;二是薪资福利体系不合理不完善;三是子女就学难。四是目前国家政策补贴的人才基本上都是高端人才,对于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没有相应的补贴,而这两种类型的人才恰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急需的中坚力量,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比如,2018年,巴南区选出48名高端人才进行奖励,其中30名为宗申、惠科、大江美利信等民营重点企业,中小民营企业几乎没有。
(五)中小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截至2019年底,巴南区民营企业29600多家,贡献了巴南区69%以上的税收,59%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90%以上的城镇就业。然而,大多数民营企业是中小企业,规模小、基础薄弱,创新能力缺乏是这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巨大障碍。区里的扶持政策大多是规上企业和民营重点企业,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来说,扶持力度不够。例如补贴方面,区里的招人补贴,西部大开发补贴和智能补贴等,只有区重点企业能够享受,中小民营企业都没有指标,享受不到政策的优惠。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放管服”改革执行力度
一是加大大厅窗口力度。区行政服务中心对入驻区行政大厅的27个单位进行协调,进一步科学设立“综合窗口”,真正实现“一窗办理”。二是抓实“三集中三到位”,对没有充分授权的部门,督促其尽快授权到位,实现“一章办”。三是建立一体化整合机制,充分发挥营商环境专班作用,加强部门之间和镇街之间协调,深化“放管服”改革效果。
(二)完善网上办理体制机制
一是加快对接,实现部门专网与全市网审平台数据共享;加大互联网+政务服务督查力度,提高办理及时率、准确率;加快营商环境“一张网”开发,运用智能化方式,提升营商环境。二是梳理网上办事流程,精简网上办事事项,加强业务培训,熟练掌握网上办事步骤。
(三)重点化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是建立银行企业等多方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融资服务平台,多渠道多方面提供民营企业融资服务,如信息公布、咨询服务、贷款担保等。二是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对接联系,建议金融机构在民营企业贷款时,多考量企业的经济效益、成长空间和未来发展,降低民营企业贷款门槛。三是帮扶民营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大创新发展,提升市场知名度,变“输血”为“造血”,鼓励成熟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行为,与资本市场接轨,从而获得多形式资金支持,这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长远之策。
(四)着力解决企业招才引才瓶颈
一是制定全区人才战略规划,多渠道吸引人才,加大对民营企业人才培训,做好引进来、用起来、留下来各个环节的工作。二是组织部等相关部门收集企业用工信息,针对企业需求多场次举办专业人才招聘会,对符合条件急需的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到民营企业工作的在政策补贴或奖励方面给予一定的名额,鼓励他们扎根巴南。三是积极搭建人才服务平台,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在人才所需的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做好保障。
(五)加大中小企业政策帮扶力度
一是建立大中小企业协作发展机制,实现区域民营经济的共同发展。制定政策鼓励大企业帮扶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助推大企业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市场氛围。二是构建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机制,鼓励就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共同展开研发,加强交流,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三是政府在制定补贴政策方面,既要关注大型重点企业,也要兼顾中小企业,特别是发展前景比较好的中小企业,打造一批提供“专特精”产品的中小企业。
總之,要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实在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让民营经济充满生机、活力,以实现民营积极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厉以宁.中国道路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J].宏观质量研究,20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