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油

2020-10-30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39期
关键词:银匠榨油掌柜的

过去,小南门是琵琶洲最热闹的地方,南北杂货、布号、银匠店和棺材铺等应有尽有。城墙下有家榨油坊,整条街都笼罩着开胃的香味。

榨油坊是彭友良开的,开榨的时候,帮工打着赤膊,嘴里喊着“荤”号子。但儿子在,他不许旁人喊“荤”号子。

儿子懵懂少年,彭友良怕他学歪了,不能让儿子再干家传的行当。榨油坊技术含量不高,基本是体力活。彭友良执意送儿子上了学堂。儿子尚且听话,为了节省买课本的钱,他白天上课,晚上借同学的书誊抄。彭友良常常为儿子掌灯到深夜。

家里条件固然紧迫,彭友良想,自己再苦一点,也要创造条件广积善缘。他记起听过的一则故事:前朝有位举人张瑛,儿子念私塾期间,他热心善事。每当午夜交更时分,他都派差役挑着油篓巡城,发现哪户人家有人挑灯夜读,就帮他添一勺灯油。这是“加油”的由来!

彭友良暗下許愿,有样学样,依样画葫芦。全城读书人的灯油送不了,一条街或许勉强应付。彭友良打听清楚了,小南门另有四户人家的儿子在读书,由近及远,分别是棺材铺林掌柜的儿子、理发店王师傅的儿子、银匠店金老板的儿子和布号周掌柜的儿子。

彭友良也不是天天送灯油,等到换箍饼的那一天,刷下榨仓的油,如不够,好油凑。是夜,他左手托着盛油的砂钵、右手拿把勺,依次敲开四家邻里的门。

第一次敲门,四家邻里都惊到了。特别是布号周掌柜,他富裕,没想到有人送灯油。彭友良说,他是为读书的孩子“加油”。如此好意,他们欣然接受了。

彭友良发现,往后送去灯油,他们灯盏的油几乎都是满的,添不了几滴油。彭友良还发现,其他家长也有行动——王师傅为学生理发不收钱,周掌柜为学校捐款是最多的。小孩们更是潜移默化,读书越加刻苦用心。

这些小孩还算有出息,布号周掌柜的儿子留学去了,理发店王师傅的儿子在上海勤工俭学,银匠店金老板的儿子在本地做了教员。彭友良的儿子也彻底改变了命运,成为一位有名的画家。

(摘自《山西文学》)

猜你喜欢

银匠榨油掌柜的
若无其事
银匠
银匠和铁匠
土榨油是否越“土”越健康
千家锁
悬壶药铺
广西龙胜:手工榨油坊茶油飘香
悬壶药铺
大豆的加工及综合利用
邹银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