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当告别“佛系”

2020-10-30罗刚淮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肩负佛家佛系

罗刚淮

不知何时起,社会上突然流行个热词“佛系青年”,大概指那些无欲无求心如止水的青年人。他们对待生活和二工作的态度是无所谓,不走心。初听本不在意,谁知时尚风潮无孔不人,不知何时起,校园里也悄然刮起佛系风来。

照说,教师教书育人与佛家普度众生有相通之处,佛家慈悲为怀、宅心仁厚,教师仁爱善良、亲和友善、佛家普度众生、教人向善,教师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倘若佛系教师之佛性就是指这些,尚还好说,至少不算是坏事。然而,从流行的风尚元素分析,显然不是这些,而是所谓的超脱出世,追求自由自在,无欲无求,也希望无须担责。倘若这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我们不能干预其价值追求。然而,教师因其职业的社会属性和责任使然,我们则有必要对此作些辨析和理论。

首先,从佛系教师的追求来看,他们往往以“淡泊名利,无欲无求”的形象面世。然而令人生疑的是,些自诩佛系的教师,其并没有那么超脱,他们只是对集体对工作不太上心,而对个人的哪怕是蝇头微利也都会斤斤计较的。这其实正是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已主义者”,是自私自利的行为。

其次,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传播知识,教书育人,工作繁琐细碎,须要不厌其烦,诲人不倦。倘若为了修身养性,做教师绝非上策。未成年的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教师与他们在一起需要热情,需要亲和力,须要友善真诚。与其痛苦煎熬,倒不如索性放弃。倘若做不到,就得调整心态,甚至是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重新审视自己的这份工作,认真对待。

再说,教学工作有科学规律,有技术含量,一名教师要想胜任,不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是不行的。显然,这须要花费教师十多年乃至几十年才能熟练掌握。而这自然须要积极探索,须要务实求真,不断改进完善,这些都需要教师专注投入,探索创新。倘若教师心不在焉,随心所欲,很难想象其能熟谙教学,掌握规律。倘若不能胜任,却仍不能静心反思,总结得失,改进修正,仍然我行我素,必然误人子弟。

教师追求闲适自由,追求随心所欲的生活,这本没有错,但是必须要看清现实,明确自我角色和社会责任,理性对待工作。

何况,教师职业之特殊,既受国:家委托,肩负文化传承和培養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又因教书育人,肩负家长望子成龙、女成风之重托。虽然说一个人的成才夥方面因素促成的,但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他人,这是毋庸置疑的。

学生的成长不可逆转,时光不可能倒流,学生的每一天生活都是'极其宝贵的人生经历,都将在他的人生轨迹上留下浓重的印记。如此说来,不管是青涩的职初教师,还是有经验的中年教师,或者人过午秋的濒退教师,都要敬畏后生,敬重职业,踏实工作,潜心育人。那种甩手掌柜、逍遥派、等退休等等不负责任的行为做派,既有违校规道德,也误人子弟,不应为广大教师所效仿和追求,更不该存在和流行于校园。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肩负佛家佛系
法系妈&佛系爸
肩负使命的奶奶
“佛系”掩盖了什么?
学习课改理论,肩负小学语文教学责任
佛系
佛系青年(双语加油站)
浅议当前能源企业党建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白色在中华文化信仰中的象征意义
简述梁漱溟的佛家思想
林清玄散文中“禅”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