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万”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2020-10-30何建华叶苗苗
何建华 叶苗苗
(1.安徽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2.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1 “双万”背景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离不开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课程体系建设。教育部在2018年6月召开了成都会议,会议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教育部将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即建设一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一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并强调各高校要把建设一流专业作为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抓手,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努力建设一流专业。
为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部在2019年4月9日正式发出通知,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双万计划”。为实现“双万”目标,各本科高校陆续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硬件设施、教师培养等方面做了积极的举措。作为本科高校的老牌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用人单位也对人力资源管理类岗位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他们不仅希望毕业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更重视应聘者有一定的人际沟通、业务处理、数据统计分析等实际应用技能。传统的单纯理论传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一流专业需用一流教学来支撑,而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应适时转变人才培养理念,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其实施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途径。
2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
2.1 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新时期下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具有高素质及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提出的新要求。很多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还是基于传统式的灌输理论知识为主的培养模式,即重理论培养,轻实践应用,使得毕业生在就业时处于被动地位,走上工作岗位时动手能力弱,实践经验少,缺乏竞争优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很多课程都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作为本科生不仅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作为应用型专业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样能更好地去理解和体验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才会真正地融会贯通,强化动手能力。因此,只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相互渗透,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才能有效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2.2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应用型本科高校强化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能极大促进其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以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能力的提升。如果没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很难得到很好的培养。本专业学生通过实验课程及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才能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才会使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得以提高。因此,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和实施成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应用型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专业教育中构建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很有必要的,能更好地将创新思维运用到以后工作岗位中。
3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为典型特征的本科高校。作为本科高校要培养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同时作为应用型高校,又要强化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实施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另外,由于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等原因,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已成为不争的客观事实。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强化大学生的应用性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水平的重要途径。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400多所本科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形成了一定规模。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正面临着新挑战,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背景下,企事业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不仅要有创新思维、专业基础知识,更要具有较好的实践应用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专业,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据很多用人单位反映,在对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中也非常重视该专业毕业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然而,当前大多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所具备的专业能力与企业实际岗位需要的核心能力脱轨现象比较明显,存在培养方面供需结构性矛盾问题。一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尤其是实践课程量少且不精、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健全尤为突出,因此造成了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缺乏创新意识、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来说,在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强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亟需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优化原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基于此,在“双万”背景下,以“一流专业”建设为目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创新和完善,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4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思路
在“双万”背景下,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重新审视和定位,强化“重能力、善创新”;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重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融合,构建基于应用型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如图1所示。具体思路如下:
图1 基于应用型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4.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安排教学任务和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与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本科高校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来说,人才培养方案一般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学制与毕业学分、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课程学分分布表、课程计划表等部分组成。因而,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就要根据当前形势科学规划实践教学要求、课程体系设置、学分分布等,将实践教学各项要求纳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同时应根据社会发展对用人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方面,如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实验、创业、科学研究等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数据获取、统计分析、软件操作能力;具备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大实践课程的门数及学分比重,以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的训练。同时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相结合,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
4.2 完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科学设置实践教学环节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设计,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应避免孤立性和片面性。在建设一流专业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运用系统性思维与整体优化思想指导来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上,既要注重实践课程的独立性,又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关联。主要体现在:一是专业课程如何在教学中大量结合实践环节。如: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安排一定比例学时比重安排课内实验穿插其中,通过典型实验的操作,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二是独立的实验课程设计环节。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所学进行实践设计的机会。三是还需完善的实践课程。基于前期调研分析,并结合行业发展需求与专业特点,思考要开设哪些实践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四是在实践课程安排上,充分考虑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协同授课内容,在理论教学、课内实验、实验课程等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循序渐进,使学生充分领悟教学内容的精华。
4.3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开拓实践教学平台
开拓实践教学平台可从校内实验室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及创新创业实训项目等来思考:一是校内实验室建设。建设完善的专业实验教学系统,提供虚拟企业职能,克服理论教学内容抽象、空洞、难以联系实际之不足,解决学生下厂实习组织困难、系统性差等问题,可应用于课内教学和独立实习环节,实验配备有完备的实验指导书。二是校外实践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一般是相关企事业单位所提供的见习、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场所。三是完善学科竞赛项目。学校及院系等各层面设计学科竞赛项目,加大开放性实践的广度、深度与力度,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性较强的学科竞赛项目,并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一些学科竞赛项目,训练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通过多种实践教学方式的结合,极大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4.4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效果,规范实践教学过程
良好教学目的实现必须基于科学规范的教学过程和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一是稳抓专业教育。在实践课的授课过程中应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定位保持清晰的认识,并能围绕定位展开有序的自主学习。二是精心准备实践教学内容。上课之前进行充分准备,包括实践教学内容的娴熟准备、重点难点的突出准备、教学案例的收集准备、随堂问题的策划准备、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准备、课堂气氛的调节准备等。三是完善实验教学大纲。通过完善实验教学大纲和完善实验教材,并制定考核标准,将实验教学系统配合课程充分利用。四是调节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观察学生的知识接受状态,主动进行课堂气氛的调节。五是多渠道辅导答疑。为满足学生课外答疑的需求,利用线上平台开展答疑、讨论、交流,解答学生疑惑。
4.5 构建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及其保障机制
上述设计的实践课程体系及其教学活动等要保证在实践中得以实现和良好运行,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及管理机制。可从3个方面实现:一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评价体系。根据对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评价体系。二是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的实施需要有制度保障,以此来规范其评价体系开展的内容和形式,规定其考评制度和评价标准,与理论教学一样,把实践教学的考评作为检验对学生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理论依据。三是激励政策。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相关教师能积极承担本专业的相关实践教学任务,同时,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践教学研究和实践教学改革质量工程项目。四是师资培育。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的优秀师资是实践性教学质量的保证,高校应加大力度培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以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