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文献中牛乳功效的对比研究
2020-10-30张赟彬魏蒙月王思佳周林峰
张赟彬 ,许 静 ,魏蒙月 ,王思佳 ,周林峰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2.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200234; 3.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上海201319)
牛乳,《本草纲目》记载:“治反胃热哕,补益劳损,润大肠,治气痢,除疸黄,老人煮粥甚宜。”其他中医文献中也有记载,牛乳具有滋养身体、调节免疫力、抗炎和治疗虫子咬伤等功效[1-2],在实际应用中也应用于咳嗽[3]、美容养颜[4]等。与此同时,现代研究发现,牛乳中含有酪蛋白及其源生物活性物质、免疫球蛋白、乳球蛋白、乳铁蛋白和生长因子等生物活性成分[5],具有降血糖[6-7]、降胆固醇[8]、抑菌抗感染[9]、调节机体免疫力[10]及促进益生菌生长[11]等作用。经过初步对比发现,现代研究证实的牛乳功效与古代文献记载并非完全吻合。此外,中医古籍中虽对牛乳应用有着大量的记载,但国内对中医文献中牛乳功效进行归纳和总结的研究却从未见报道。本文旨在对本草古籍文献中牛乳的药性功效及应用进行搜集归纳,以此为基础与现代牛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深入探索牛乳古存今失的功效,从中探究牛乳新的潜在功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研究范围
共查阅29 本本草古籍,包括《本草经集注》《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本草备要》《本草汇言》《本经疏证》《新修本草》《证类本草》《食疗本草》《中华本草》《要药分剂》《中药大辞典》《日华子本草》《名医别录》等。本草类主要收集牛乳的功效、记载来源等。
方剂,共收集183 首。将这些方剂的方名、来源、朝代、组成、功效主治、剂量用法等录入Excel表格中,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
现代牛乳研究范围,主要在CNKI 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医中药数据库检索近年牛乳功效相关报道。
1.2 资料规范化处理
参考《中国药典》《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等对资料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规范处理,对药名、病名、功效和主治进行标准化处理,排除中医历代文献中内容繁简不一、语词歧义等导致研究结果不合理的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频数统计的方法。对含牛乳方剂的分析分为总体统计分析和配伍规律分析。总体分析包括对牛乳方剂的来源年代、应用科别(临床各科)统计。配伍规律分析是将收集的方剂按照牛乳在方中的功效进行分类,分析牛乳在方剂中发挥功效时的配伍规律。寻找与牛乳配伍的高频中草药(配伍规律)以及所治疗的高频病证(主治病证)。
2 结 果
2.1 本草古籍文献研究
2.1.1 牛乳药性 牛乳主要用于治疗虚弱疲劳、消渴、便秘等,具有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等功效。对于牛乳性味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本草经集注》中,载:“微寒。”而之后的本草古籍,如《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经疏证》等大多沿用《本草经集注》中的记载。历代本草古籍对牛乳的性味记载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历代本草古籍对牛乳性味的记载
对于牛乳归经的记载,在《要药分剂》中曰:“入心、肺二经”,而在《本草再新》记载:“入肺、胃二经。”现代《中药大辞典》和《中华本草》均将牛乳的归经归纳为“归心、肺、胃经”。因此,综合本草古籍,牛乳是味甘,性微寒,归心、肺、胃经。
2.1.2 功效 历代本草对于牛乳功效主治的记载是在不断补充和完善的。在《证类本草》和《本经疏证》中对牛乳的记载均为“补虚羸,止渴”,而《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名医别录》记载:“补虚羸,止渴,下气。”《本草纲目》补充了“治反胃热哕,补益劳损,润大肠,治气痢,除黄疸”。《日华子本草》中还记载“润皮肤、养心肺、解热毒”,《本草备要》中载:“润肠胃,解热毒,补虚劳,治反胃噎膈。”因此,综合所参阅本草古籍文献,牛乳的功效主治可总结为补虚羸,益肺胃,养心血,清热润燥,解毒;主治虚劳,反胃噎膈,消渴,气痢,黄疸等。
2.1.3 使用注意 《本草纲目》《要药分剂》中均记载牛乳乃无毒之物,《本草纲目》载:“与酸物相反,令人腹中结症”,说明牛奶不宜与酸性食物一同服用;《食疗本草》[13]中记载“患热风人宜服之,患冷气人不宜服之”。《本草汇言》写道“膈中有冷痰积饮者,忌之”。说明受冷之人以及膈中有冷痰积饮者均不宜服用牛乳。综上不难发现,牛乳的使用禁忌与其性味有关。牛乳微寒,故不宜与酸物同食,且受冷脾湿作泄之人与膈中有冷痰积饮者不宜服用。
2.2 含牛乳方剂的文献研究
2.2.1 牛乳方剂的特性分析 对牛乳方剂的筛选分为一般方剂和特殊用法两类。通过统计得一般方剂即组成中含有牛乳的方剂共69 首。牛乳特殊用法的方剂共114 首,此类方剂是组成中不含牛乳,而是在制备方法或炮制方法中使用牛乳,其中牛乳作为赋形剂制作丸剂的方剂90 首,作为药引送服药物的方剂16 首;用于外科疾病的外洗或外涂、治疗皮肤疾患的方剂8 首。
2.2.2 牛乳方剂来源年代统计 通过方剂的来源出处,搜索方剂来源的年代,排除年代不详的方剂,对朝代分布进行频数统计得出: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牛乳就已经运用于方剂之中,方剂数量为1。到了隋唐,含牛乳的方剂逐渐增多至19 首。直到宋元金时期含牛乳方剂的应用才真正兴起,达89 首之多,而此时也是含牛乳方剂数量最多的时期。明清时期含牛乳方剂的数量也很多,分别为42 和29 首,仅次于宋元金时期。从整体上看,含乳方剂的数量远远低于含牛乳方剂的数量。
2.2.3 牛乳方剂应用科别统计 将牛乳方剂的临床应用范围进行分类,并进行频数统计,发现绝大部分的含牛乳方剂用于治疗内科疾病,其次是妇科、外科、儿科和眼科。牛乳方剂的临床各科分布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牛乳方剂的临床各科分布统计表
2.2.4 牛乳方剂治疗的高频病症 将含牛乳方剂的主治病证进行频数统计,得出含牛乳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虚劳、消渴、噎膈、咳嗽、气血两虚、增寿等。这些病证也都分别对应着牛乳的功效,如频次最高的虚劳病证对应着牛乳补虚羸的功效,消渴、气血两虚、咳嗽、噎膈等对应牛乳清热润燥、养心血、益肺胃等功效。含牛乳方剂主治统计见表3。
2.2.5 牛乳方剂配伍的高频药物 选取6 味药以下的方剂94 首,通过牛乳配伍药物使用频数统计,发现牛乳常与清热药、补虚药等配伍。清热药有黄连、生地黄、栝楼根等,补虚药有人参、甘草等。含牛乳方剂高频配伍药物统计见表4。
表3 含牛乳方剂主治统计表
表4 含牛乳方剂高频配伍药物统计表(n≥3)
2.2.6 现代研究中牛乳的活性成分及功效 通过查阅关于牛乳功效的现代文献,统计分析部分关于牛乳中生物活性成分以及功效的信息,总结出牛乳的主要生理功能有抑制胃酸分泌、调节肠道功能、调节免疫功能、降血压、抗菌、抗血栓、抗炎、抗氧化、降血糖以及促进肌肉骨骼生长等。现代牛乳的活性成分及功效统计见表5。
表5 现代牛乳的活性成分及功效
3 讨 论
3.1 牛乳功效的古今对比
通过中医本草古籍文献的分析与现代研究对比发现,总体上现代医学对牛乳中活性成分功效的研究结果与中医本草古籍中牛乳的功效相对应。如本草古籍中牛乳用于治疗虚劳与现代研究中的免疫调节功能相对应,治疗消渴与降血糖功能对应,治疗噎膈、呃逆与抑制胃酸分泌、调节肠道功能相对应,方剂中用于美容养颜、增寿的功能与延缓衰老、抗氧化、促进肌肉骨骼生长等相对应,包括用于治疗疮疡肿毒和蛛虫咬伤等也与抗菌、抗炎等生理功能相对应。因此,以上都能有效地证明历代中医本草古籍文献中关于牛乳的应用对于现代医学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3.2 牛乳功效的古今差异分析
对比分析发现,古今牛乳的应用并不完全吻合。研究结果发现,牛乳部分传统用法在现代文献中并无记载,如牛乳外用通过灌耳的方式达到驱虫的目的,牛乳在治疗咳嗽、白发、黄疸等疾病中的应用等。这些古代牛乳的应用都有待于今后采取适当的实验研究以及临床观察等去验证。
在中医古籍中对于牛乳的功效记载是以中医理论体系为基础从整体记录牛乳的功效。中医对于其功效的应用也体现在方剂之中,通过一定配伍规律,将牛乳与其他特定药物结合以发挥其特定的功效。而在现代科学研究中,通过先进技术从分子层面甚至基因层面来探究牛乳的功效,将牛乳的功效与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一一对应,深入研究各种成分发挥生理功能的作用机制。可以说,古代中医是从宏观角度研究牛乳的功效作用,而现代研究是从微观角度探寻牛乳发挥功效的作用机制。
古代中医文献中对于药物性质与应用的记载可以给现代医学研究提供良好的思路,将不同的药物进行配伍使用以发挥不同功效的应用方法可以给现代医学提供新的研究方向。现代医学工作者可以通过类似的研究,借鉴古人的历史经验,以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手段来探寻更多药物中尚未发掘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