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杭淮的诗

2020-10-29刘毅韩汪芳启

刘毅韩 汪芳启

摘 要:杭淮是明中期宜兴著名诗人,著有《双溪集》。现存诗歌462首,主要分为山水诗、闲适诗、咏物诗、寄赠诗和题画诗等,其诗歌诗体雄健,凝练婉约,不袭陈言,颇谐中道,不事叫嚣,自饶古格。

关键词:杭淮;诗歌内容;诗歌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9-0050-06

杭淮(1462-1538),字东卿,号复溪或双溪,宜兴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累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有诗名,著有《双溪集》八卷。其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现存诗作462首。目前学界对杭淮的研究多集中在家族文学研究方面,对其诗歌的研究不够深入。本文拟从杭淮的诗歌入手,探究其诗歌题材内容及诗歌特色。

一、杭淮诗歌内容

杭淮是杭氏家族中诗名最著者。据笔者统计,《杭氏宗谱》中杭淮诗歌现存397首;《四库全书》中存诗459首;经过版本互证,新增四库本诗歌3首。目前尚可见的杭淮詩歌凡462首。这些诗歌的内容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山水诗

刘勰言:“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1]“岁有其物”,主在描述四时之变。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山川景物为之一变,常引起诗人各种感触。古人公退之余,常寄情山水,山水是其传情达意的重要载体。《双溪集》内山水诗数量最多,大约100余首。杭淮的山水诗或为游玩,或因羁旅为官,主要表现了三方面内容。

1.描绘故园桑梓的山川风貌

杭诗中描绘故园桑梓的山川风貌的诗歌有40多首,抒发诗人对宜兴山水的喜爱之情。

天顺六年壬午(1462),杭淮生于宜兴百渎里。宜兴地区风光秀丽,故乡的自然风光成了杭淮山水诗中的重要内容,如《蓼莪山奉次泽西兄韵》:

五湖春色际天来,沙鸟风帆递往回。笑日野花幽近竹,入云风磴冷侵苔。栖迟白首唯疎放,报答青春有酒杯。好事山僧老不倦,晩犹携客上高台[2]。

蓼莪山为常州府名山,背靠太湖。此诗便是写其春日与兄长杭济游览蓼莪山所见之景:沙鸟飞旋,野花灿烂,竹林清幽,生机蓬勃。足见诗人对此山喜爱之甚。

2.为官之地的佳山胜水

描绘为官之地佳山胜水的诗歌有近百首,多作于公退之余,表达诗人愉悦闲适的心绪。其中以诗人谪居滁州和云南两地时的数量居多。

杭淮为官安徽期间,暇时游琅琊,日富篇翰,滁人将其视为欧阳修。《双溪集》中反映滁地的诗歌有十多首,如《九日柏子龙潭山和友韵》中“碧草丛篁丽客觞,柏潭秋晩石苍苍……黄花怅望照白发,抱病令人思故乡”[2],写诗人于滁州龙潭山宴饮友人,描绘深秋时节龙潭山景色。草色仍青,翠竹丛生,溪石苍苍。前句写景苍凉而不失幽雅。后句抒情,通过今昔对比,极言时间流逝之快,句句含情,有一种悲凉意境,风格凄清。

描写云南的诗歌现存数量较少,仅余十几首,多描绘当地秀美风光。如《西行回度滇池》:

西行苦历险,落日放舟还。海草微茫际,沙鸥出没间。烟青金马寺,天远碧鸡关。诸岭云端出,如看震泽山[2]。

此诗写诗人放舟滇池,观赏滇池风光。夕阳西下,海面波光粼粼,沙鸥翔集,远处的金马寺和碧鸡顶若隐若现,给人以一种祥和的美感。可见诗人对滇池风光的热爱。

3.羁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双溪集》中此类诗歌有31首,多描绘诗人为官途中的见闻,亦可见诗人苦中作乐之情。如《兰谿道中》作于初春时节,江雨霏霏,寒风凛冽,但是诗人被贬之后依旧心胸豁达,“路歧南北皆君赐”[2]道出诗人的旷达之情。《桃源山中》的“山间溪流已觉暖,洞口桃花争放红”[2],写初春三月,天气放暖,诗人看到洞口桃花争先怒放的景象,不禁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感叹当时景物与现在应有不同,抒发物是人非,时光交替之感;其它如《宿巢县僧房》《台州道中》等均属此类。

杭淮的山水诗不仅描摹了故园与寓所的自然风光,还记叙了舟车途中的所见所思,呈现了各地独特的山水景物,体现了诗人寄情自然山水、自娱自乐的性情。

(二)闲适诗

闲适诗是表达诗歌精神欢畅和心灵超脱的一种诗歌,多表现诗人公退之余的读书吟咏生活或养病闲居的惬意时光,白居易《与元九书》载:“又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一百首,谓之闲适诗。”[3]闲适诗是杭淮《双溪集》中数量较多的类别,共60余首。杭淮闲适诗所写内容可分为两类。

1.记叙吟咏交际的闲适生活

此类诗歌有40余首,杭淮虽辗转为官,却始终未废吟咏,公退之余喜爱写诗交际。如《饮胡祖贻西园得春字》中“携手同行脩竹里,举杯还照白头新”[2]句,《京口杨十舍承嘉邀饮甘露寺次乔白岩司马韵》中“差向山僧说兰杜,又听鸣玉上长安”[2]句,可发现杭淮在仕宦之余常与同僚饮酒玩乐,吟诗作赋。在《滁州谷日寄寿世卿家兄》诗中,杭淮告诉长兄杭济:“早晩上疏乞归来,岁岁春风共杯酒。”[2]可见其爱酒之深。

2.表现亲人相聚的团圆之喜

这类诗歌约有十余首。百渎杭氏家族为宜兴望族,手足之间交往密切,兄弟诸人多有才气,常有送别和游玩之作,场面十分和谐,这也是杭淮闲适诗中常见的内容。如《郑家口舟中别河间倅颍卿家兄》中“相看只有今宵月,两地随舟各自明”[2],写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

他的闲适诗集中体现了内心活动。杭淮辗转多地为官,旅途的劳累并没有消磨其游览山川的决心,闲暇时更是喜欢漫游山林,面对山间美石,他眼前是“髣髴蛟螭愁并出,忽看虎豹讶群眠”[2](《辰溪山咏石》);当外出访友,遇到朋友的欣喜也和风景相融合,“梦醒霞绮只临渚,日落春醅犹满瓢”[2](《芙蓉燕赠大梁丘伯玉隐居》);与友人送别,他心态乐观,眼前是“九天环佩里,日近五云飞”[2](《送边太常卿廷实上京》);当赋闲在家时,他热衷题画,看到山水画,他大呼“吾生亦有烟霞癖,潇洒笔端欣会神”[2](《画山水》)。他的闲适诗多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总之,杭淮的闲适诗集中体现了诗人退公独处的生活情景和心中所感。杭淮虽四处为官,但吟咏交际一直未曾荒废,对亲人相处之景的描摹亦体现出其重视手足之情,渴望闲逸生活。

(三)咏物诗

咏物诗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诗歌,刘熙载《艺概》云:“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4]杭淮《双溪集》中咏物诗数量不多,共27首。《双溪集》中所咏对象可分为如下两类:

1.吟咏花木之作

杭诗中吟咏花木之作共14首。此类诗歌中,咏竹诗数目较多,共6首。竹子品性高洁,备受文人骚客的喜爱。杭淮亦是爱竹,《双溪集》中的咏竹诗多表达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如《新移竹出笋》中“呼仆更加土,他年看满园”[2],寄寓诗人对竹子的热爱。

抑或是借竹表达高风亮节、坚守自我的价值取向,如《见竹》中“总为易地改颜色,要是贞心终不死”[2],寄寓了诗人对竹的赞美,渴望坚守本心。

除竹以外,桃花也是杭淮咏物诗中常见花木。《双溪集》中有咏桃花诗3首,多寄托诗人归隐之心,如《奉和吴太宰白楼见示衙后桃花之作兼道予东归意》中“识得武陵源上路,不须随水问桃花”[2]诗人借用陶渊明武陵桃花源的典故,借以抒发归隐之心。

此外,杭淮还曾吟咏过梅花、菊花、牡丹等。这些吟咏对象均为常见题材,但分析杭淮此类诗歌,可以发现杭淮的咏物诗不仅借鉴了传统咏物题材意象的特点,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如《石菱溪宅看牡丹和韵》,诗人从牡丹的形状和色彩方面赞美牡丹的姿态美和姹紫嫣红,继而联想到洛阳牡丹的富贵,使自己和主人沉醉其中,突出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2.吟咏雨、雪等自然现象之作

杭淮此类咏物诗共5首,多抒发担忧民生的感叹,如《界亭山中雨》中“溪谷乱流愁度马,阴风吹壑断行人”[2],诗人不仅为自己旅途担忧,也担忧过往行人的安危;《午日望雨和韵》中“传闻江淮更绝粒,呻吟沟壑重招魂”[2],为农民的悲惨遭遇而忧心。

除吟咏花木和自然现象外,杭淮还吟咏过山洞、岩石、急湍、小桥、山泉、皂雕等物,多表达自己闲适的心情而无甚寄托。如《辰溪山咏石》中“髣髴蛟螭愁并出,忽看虎豹讶群眠”[2],写诗人经过辰溪山时发现此处美石众多,千奇百怪,使诗人内心欢喜;《庶子泉》中“缘崖有蟹出,岂亦听微吟”[2],写诗人见崖边有螃蟹出入,声音微微可晓。景物静谧,境界空明。以上两首诗均表达诗人当时的闲适心情,并无太多感情而言。

杭淮的咏物诗一方面表现了自己的隐逸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抒发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四)寄赠诗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5]而这些都与送别相关。寄赠诗是一种包括赠别、送别、留别等内容,表达离愁别绪的诗歌。杭淮一生辗转多地做官,为政多年,知交故旧遍布各地,寄赠诗数量众多。其寄赠诗多因怀念亲人或赠答友朋而作,蕴含浓郁的亲情和诚挚的友谊。

1.表现亲情之作

杭诗中的寄赠诗多抒发诗人对家人的怀念之情,有10首。由于常年在外仕宦,杭淮与家人聚少离多,诗歌便成为其维系亲情和倾吐思乡之感的重要载体。如《滁州谷日寄寿世卿家兄》中“自古人生多别离,骨肉岂能常聚首……早晩上疏乞归来,岁岁春风共杯酒”[2]句,写兄长过寿时,杭淮却因公务不能亲自贺寿。诗人用诗表达了不能到场的遗憾,还与兄长畅想了退休后的闲逸生活,平淡自然而无凄切之感。

2.表现友情之作

此类诗歌或表达诗人对友人施展抱负的期许和留恋之情,或表明诗人对友人致仕的惜别之感和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由此产生的归隐之心。杭淮交游广泛,其交往的友人大部分为当朝官员。封建时期文人仕宦和文人致仕乃常事,因此送人仕宦、送人致仕是送别诗中常见内容。如《沧瀛阻风赠沈方伯仁甫致仕次韵》中“古今得失寻常事,吾独怜君济世才”[2],委婉地道出了诗人对友人怀才不遇的劝勉。

纵观杭淮的送人致仕诗,不难发现以下特点:一是景色描写大都苍凉,色调均为冷色调;二是大都对友人的生平做了一定的评价,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借送人致仕,表明自己对官场的厌倦,暗生归隐之心。

杭淮仕宦一生,四处辗转,与人分别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所幸其热爱交游,好友众多,朋友间的交往唱和亦可慰藉其心。可以说,杭淮寄赠诗所体现的心绪正是其灵魂深处的真切显现。

(五)题画诗

杭淮长于书法,尤善颜体,与画家群体私交甚密,其《双溪集》中有不少题在画作上的诗歌或吟咏画作的诗歌,内容主要分两类。

1.题花鸟植物

花鸟植物是杭淮题画诗中的重要内容,多寄托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坚贞的追求,如《题杏花图一首》中“杏花一枝傍双竹,窈袅春姿映寒玉……欲落不落随风轻”[2],描绘了倚傍于双竹之间的杏花的情状,细细描摹了杏花颜色和轻盈的姿态;《题画松》中“老干半作虬龙形,枝叶长留岁寒色”[2],描绘生长于崖峭壁上的松树,树根遒劲盘旋,枝叶长青,傲然挺立。赞美了松树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通過对此类题画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此类景物的喜爱,亦隐晦地寄托了自己渴望自由,向往坚贞的追求。

2.题山水田园类

这类诗歌多表达闲适心情和隐逸情怀。如《画山水》中“吾生亦有烟霞癖,潇洒笔端欣会神”[2],借秦末“商山四皓”的典故,表达隐逸情怀;《题海峰画》中“蛟作鲸吞北风恶,孤峰天际只崔嵬”[2],写景壮阔,基调雄浑俊健,气势宏大,写出诗人不惧风雨的乐观态度。

杭淮的题画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花鸟植物的喜爱,也表达了对山水田园的热爱,流露出诗人向往自由,渴望归隐的心态。

此外,《双溪集》内尚有4首怀古诗,如《打牛坪驿》凭吊诸葛亮三分天下的功绩,《凤凰台次唐人韵》抒发六代兴亡之感。杭淮喜交游,常有人情往来,诗集内还有少量祝寿诗和悼亡诗,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亲朋好友所作,这一类诗多感情真挚,富有真情实感。如《泊舟毗陵旧驿追伤圻侄溺水死》中“三十年前事,伤心漫酒樽”[2],是诗人泊舟毗陵旧驿,追伤侄儿溺忘所作,凄婉哀伤;另一类诗是为同僚所作,如《寿张运使元之八十》《兵部刘岩卓母哀辞》等,多为应酬之作,而无甚意义。

二、杭淮诗歌的特色

杭淮的诗歌各体兼备,尤工五言,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吴仕《大中丞杭公传》述其:“所为诗格律高古,议者以为得杜少陵家法;”[6]明时宜兴县事林东海赞其诗:“山林之作多载焉,洒叙平铺宏雄隽雅细咏之真。”[6]其实并不完全如此。杭淮一直坚持自己的诗歌观点,认为作诗要坚持本心,故而他的诗歌创作既受时代思潮的影响,也有创新之处,这些创新之处更是受到清代诗评家的赞扬。陈田《明诗纪事》谓其诗“不事叫嚣,自饶古格”[7],四库本《双溪集》提要亦称其诗:“格清体健,严整婉约,在弘治、正德之际不高谈古调,亦不沿袭陈言,颇谐中道。”[2]笔者赞同以上论断,现分析如下。

(一)诸体兼具,尤工五言

杭淮传世诗歌462首,其诗歌不仅题材广泛,而且内容丰富。朱彝尊评价“双溪诗……五言尤擅长”[8]。他这一诗歌特点主要从诗歌形式而言,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其诗歌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各体皆工。据杭淮《双溪集》所分,杭诗涉及五言古诗45首、五言绝句16首、五言排律5首、五言律诗94首、七言绝句81首、歌行辞80首、七言排律3首、七言律诗135首。再加上补遗的两首歌行辞《寿溪干万指挥使亲长八旬》《春初有怀卫源阮副使同年》和七言绝句《墨桂画为婿徐文炤题》,可知杭淮现存五言诗160首,七言诗220首,歌行辞82首。

“前七子”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杭淮也是“前七子”中学盛唐李杜王孟的翘楚。其七言诗多学唐人,如七绝《新昌公馆见梅》中运用唐诗中随处可见的“山、灯、雪、梅、竹、云、江、月”等意象,提升诗境。“窗含万里风吹雪,云度三江月满枝”[2]句脱胎于杜甫《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句,想象瑰丽,一个“吹”字,以夸张的笔触写出梅满三江的美姿。

唐人歌行,纯为天籁。杭淮善写歌行辞,其歌行辞现存82首。他的歌行多学唐人,尤其善学李白,如《谷日寄寿泽西家兄用滁州韵》中“何当凌风一破浪,击帆须臾过京口”[2]句,运用夸张的笔法极言江上风帆速度之快,想象瑰丽,有太白风骨;《送陈户部嘉言经理边储》中“潼关之西极沙漠,腥风万里吹阴山”[2]句,以夸张的笔触道出潼关之西恶劣的地理环境;《题士人鱼画》中“黑云如屯震雷急,疾风吹沙海水立”[2]句,想象独特,用夸张的笔法写出海上风速之大,足使海水站立。感情激荡,想象奇幻,语言流转自然。

另一方面,杭诗虽各体兼备,但最见功力的是五言,杭淮的五言诗浅显易懂,有唐诗的丰神远韵。杭淮五言诗学孟襄阳遗法。孟诗善用水墨写意画法借景抒情,寥寥数笔勾勒出景物特征,令人产生诸多联想。杭淮学孟浩然,能以含蓄的语言包蕴丰富的内涵。如《元夕界亭驿》云:“暝色催行骑,孤亭乱岭环。地暝江草偏,林湿野樱斑。灯火逢元夕,风烟宿楚山。檐头书卷在,聊得慰愁颜。”[2]语言平衍,写尽诗人羁旅的感伤,独处异乡的惆怅,酷似孟诗的平和冲淡。

杭淮其它五言古诗,亦得汉魏古风,感情基调慷慨悲凉,语言通俗刚健。如《张君锡谪判泗州》中“朔云密不开,寒菊澹无色”[2],采用“朔云”“寒菊”等意象既暗示友人前路凶险,又暗含友人气节高尚。清婉有古风,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深得汉魏遗意。

杭淮的五言诗中,五律最为出色,且好句频出,好篇颇多。其五律《送边太常卿廷实上京》云:“饯子司空宅,高天暑气微。柳飔轻荐席,花露湿明衣。作客本无定,怜君今远违。九天环佩里,日近五云飞。”[2]前四句写景,诗人于周伦住所饯别边贡,时值初夏,柳絮飞舞,露水初降,沾湿主宾之衣;后四句由景生情,拓展诗境,祝愿边贡入京后大展拳脚,实现人生抱负。再如五律《台州道中》中:“白屋无烟火,清郊迫岁华。天恩希浩荡,雨露及农家。[时望蠲租之诏]”[2]句,杭淮为官台州时,地方百姓久经战乱之苦,村庄荒芜,人烟稀少,民不聊生。杭淮心中忧甚,渴望朝廷下诏免除百姓税赋,与老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立意相似,体现了杭淮爱民如子的情怀。

杭淮的诗歌成就体现在于他不仅学汉魏精神,亦学盛唐风采,他的诗歌非单纯地模仿其格调笔法,亦多有独创之处。其诗歌转益多师,都是其内心情感的抒发,具有独特的价值。

(二)诗体雄健,凝练婉约

杭淮传世诗歌462首,不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而且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王慎中称杭诗:“……严整雅健,体高而意正,音舒而节越,有前世作者之风。”[9]

首先,杭淮诗歌诗体严整雅健。其诗立意深刻,句式整饬,格调高雅。其诗好练“健字”。正如《鹤林玉露·诗用字》所言:“作诗要健字撑柱,要活字斡旋……撑柱如屋之有柱。”[10]所谓“健字”多指动词,具有顶梁柱的作用,可以支撑全诗使其意境全新的功能。

杭诗炼字生动,意境深远。如《山水小画和韵》中“金碧披毫末,江山入座中”[2]句,以“披”字状毛笔轻蘸颜料之态,“入”字更显气势磅礴,颇见锤炼之功;《酬储光远通州惠酒鱼至》中“莽莽朔云草木黄,凄凄寒色催衣裳”[2]句,以“催”字间接表明天气转凉,凛冬将至,友人急需添衣。《新春饮西湖亭上》中“石栏花发乱青蕋,沙岸雪消生绿波。”[2]句,以“乱”字写出青蕋的杂乱之态,“生”字将沙岸雪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意志和情思。诗人以动词串联不同的意象,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其次,杭淮诗极为凝练遒媚。朱彝尊云其诗:“极其遒炼,如茧丝抽自梭肠,似涩而有条理。”[8]他对杭诗作过圈点,甚至修改了杭诗部分诗句,如《双溪集》中《打牛坪诗》第三联,原诗“碧障自云生”,而朱彝尊改成“蔓草自春生”;《王思槐过访诗》第三联,原作“野竹过墙初挺秀”,而朱彝尊改作“挺拔”,但是笔者认为杭诗较朱诗意境更佳,“碧障自云生”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植物的茂盛,側面衬托诸葛亮品行高洁。“野竹过墙初挺秀”不仅描摹出野竹的挺拔,又道出竹子的秀美,很有条理。

杭诗多斟酌打磨,却又浑然天成。其诗多有条理,表现为首句不凡,结句不弱,中间常有名言佳句。如七律《琅琊感古》:

千载琅琊王去后,至今琅琊山擅名。眼中城郭空形影,天下山川几变更。明月溪头花自落,晓光亭上日长生。荒凉留得前朝寺,时有游人听鸟鸣[2]。

诗人目睹眼前的琅琊山景,继而联想到朝代兴替,古今结合,虚实相生,组成悲凉的意境。曾经的辉煌,一去不返。“花自落”“日长生”,自然界的万物和往常一样,人类只能从眼前的残迹中来追忆昔日盛景。

杭诗“诗体雄健,凝练婉约”的特色与他的性格有密切关系。他性情内刚外柔,一副古儒风范,最后却因官场倾轧而辞官。返乡后,立宗约,严族规,足以证明其脾性有点刚硬。

(三)不袭旧言,颇谐中道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吴乔曾言:“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着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11],诗歌语言要含蓄,富有跳跃性。杭淮诗歌不袭旧言,颇谐中道,主要指其语言特色,既重创新,又规范典雅,不晦涩偏僻。

杭淮师法古人,尤善学习杜甫的语言风格。杜甫用字精巧,擅炼句,炼实字,也炼虚字,如《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炼实字,风、天、渚、沙、猿啸、鸟飞自然成对,上句“风”“天”相对,“急”“高”相对,下句“渚”“沙”与“清”“白”句中自对,字字妥帖,笔力雄厚。杭淮亦擅长炼单字,《送张司空还萧山》中“醉倚春风歌短棹,卧看云月上闲扉”[2],羡慕张司空功成返乡,“醉倚”“卧看”炼实字,言张司空致仕后的悠闲生活。“歌”“上”均为词类活用,此处均为动词,“歌”让人联想到苏轼《前赤壁赋》苏子与客泛舟赤壁之下,扣舷歌之,有豁达之感。傍晚时分,春风荡漾,张司空酌酒微醺,心中乐甚,闲卧一隅,静看云月移“上”门扉,足见其闲适情怀。

杭诗常用叠词,受杜诗影响颇深。杜诗炼叠词如《小寒食舟中作》中“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娟娟”写戏蝶舞动时柔美的姿态,“片片”写沙鸥落于急湍的美态;杭淮《醉翁亭》中亦有“娟娟野竹侵虚幌,片片飞花点石头”[2]句,较之杜诗,亦有自己特色,“娟娟”写出野竹慢慢随风透过帷幔的倩影,“片片”写出花随风落,轻触石头的力量感。杭淮七律中亦出现大量叠词,如《兰谿道中》的“寒风簌簌春初袂,江雨冥冥日暮台”[2],《酬储光远通州惠酒鱼至》中的“莽莽朔云草木黄,凄凄寒色催衣裳”[2]等等。杭淮的叠词颇得杜诗雍容和缓之气,但也有落于流俗之嫌。

但杭诗亦有自身特点,杭诗善用回环、象征等手法,增加了艺术感染力。如歌行辞《哭同年姚子玉三章》中,每首诗均以“忆昔”句起头,第四句以“姚子玉”结句,第五句又以“姚子玉”起句,语句整齐匀称,形成一种回环之美。其它如《送李献吉致仕归陕三首》中每首诗均以“佳人”和“美人”起句,此处“佳人”和“美人”运用象征手法,指忠贞贤良之士,道出诗人对李梦阳的崇拜与景仰之情。

《杭双溪诗集序》中杭淮自述:“夫所能诗者……而发之于性,动于其中,触于其外,固有不得不然者耳。”[9]“发于性,动于中,触于外,运以才”[9]是“为诗所乐”[9]的前提,这句话本是诗家古语,但联系明诗复古的文学思潮以及杭淮与李梦阳等人往来的实际来看,有着重要意义。此处“不得不然者”[9],是指作诗要发自本心,要有真情实感,不可过于拘泥形式。所以,四库总目所说的杭淮为诗“不高谈古调,亦不沿袭陈言”[2]是有所本的。

(四)不事叫嚣,自饶古格

“前七子”派发起的复古运动,在理论上强调“真诗在民间”“诗贵真情”等观点,在文学实践中却出现理论和主张的偏差。

但是杭淮的诗歌却让人感到感情真挚,其诗歌表达不过于直接外露,保持古朴典雅、含蓄蕴藉。如《送王阳明谪官龙场驿》中“白日野中微,浮霾结朝阴”[2],表面写天气恶劣,实则暗喻八虎擅权,官场黑暗。本诗情感隐晦,隐喻朝政崩坏,语言古朴含蓄;再如《吴逊之西台遗恨得晴字》中联系标题“遗恨得晴”,本诗应是诗人为贺友人吴逊之平冤昭雪所作。“日黯猿俱哭,江愁花独明”[2],化用杜甫《春夜喜雨》中“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句,明则写景,实则以哀景衬哀情,抒发对友人的同情,较之杜诗悲悯更甚。

杭淮仕宦一生,阅尽人世沧桑,诗风苍老如老杜,表事含蓄而内敛。具体表现为其诗歌多用苍字和白字,笔下的景物和人像均显出老态。如《是日酒罢兴不尽更酌花底》中“婵娟细竹低纱帽,窈袅飞花落酒杯。自惊白发迁官里,又见春风两度来。”[2]句,意境清新淳朴,诗人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恬淡、闲适的日常生活,后面笔锋一转,化实为虚,想到自己白发苍苍,未能返乡而惆怅。全诗语言含蓄,娓娓道尽心中愁苦事。

杭淮学古人诗作,不是生搬硬套古人诗歌法式,而是深入古人内心,得古人神韵,注重诗歌韵味,写出真情实感。如七律《郑家口舟中别河间倅颍卿家兄》中有许多师法古人之处,如“相看只有今宵月,两地随舟各自明”[2]使人联想起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柳条纤纤已弄色,鸿雁两两时哀鸣”[2],运用古诗中送别时常用的“柳条”“鸿雁”等离别意象,柳条弄色,鸿雁哀鸣,道出诗人对友人的留恋。同时本诗连用郑家口、关山两处地名与“唐人诗中,用地理者多气象”[12]有相似处。但这首七律并未让我们感到较多模拟之处,反而使我们体味到诗人的无奈之感以及诗人对从兄杭洧的祝福。

总之,杭淮的诗歌不但数量庞杂,而且题材多样。《双溪集》中所写既有秀美的山水风光,又有寓居之所的自然风物;既有平淡闲逸的羁旅生活,又有跋山涉水的些许愉悦;既抒发了感伤时事的焦灼,又表现了亲友故交间的深情厚谊。就其内容的丰富性而言,杭诗在明中期诗坛具有特殊意义。而且他的诗歌创作既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又特色鲜明,有助于了解明中期诗坛全貌。

参考文献:

〔1〕(南朝梁)劉勰著,王运熙,周锋撰.文心雕龙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15.

〔2〕(明)杭淮.雙溪集(别集类五)[M].四库全书.

〔3〕(唐)白居易撰,顾学颉点校.白居易集(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9.964.

〔4〕(清)刘熙载著,王气中笺注.艺概[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374.

〔5〕(宋)严羽.沧浪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40-41.

〔6〕百渎杭氏宗谱?杭氏宗谱前编(卷六)[Z].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藏本.88.

〔7〕(清)陈田.明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8〕(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1377,243.

〔9〕(明)王慎中.遵岩集(卷九)[M].四库全书.

〔10〕(宋)罗大经撰,王瑞来点校.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8.

〔11〕(清)吴乔.围炉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476.

〔12〕(清)宋长白.柳亭诗话(卷二十四)[M].四库全书.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bstract: Hang Huai was a famous poet in Yixing in the mid-Ming Dynasty,and he wrote Shuangxi Collection. Hang Huai totally has 462 existing poems and his poetry has five categories: landscape poetry, leisure poetry, object poetry, gift poetry and painting poetry. The poems of Hang Huai has all kinds of styles, five words of special work. His poems are vigorous, concise and graceful, not following traditional words, rather harmonious and middle way, not clamoring about things, and self-contained.

Keywords: Hang Huai; Poetry Contents; Poetry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