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校审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2020-10-29

审计月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互联网+人才

2020年初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了“互联网+”行业的第二春。无论是电商交易、线上教育,还是线上招聘,这些远程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我国经济的运作。尤其是“互联网+教育”,学校响应号召“停课不停学”,在家线上教学,互联网授课形式冲击传统上课模式,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这种“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教育机会的公平性,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审计专业人才的优秀产出是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国审计、会计领域的发展时间较短,无论是育人理念、课堂模式还是学习方式,与发达国家相比都还有一定差距。高校作为输出审计人才的主体力量,其培养方式的好坏会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的优劣,因此高校如何弥补现有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使审计人员更加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更好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变革与挑战便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审计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审计人才的分类及概述

随着审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审计人才需求也发生变化。审计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具有分析、解决审计及其他相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审计可以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大类。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得这三类审计的工作内容发生了改变,并且对审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国家审计。国家审计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监督。在“互联网+”时代下,随着区块链的迅猛发展,国家审计工作主要通过大数据审计来完成,前提是保证系统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信息系统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安全性进行检查监督。我国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就提出了要加快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围绕国家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提高国家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并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完善国家各级审计数据库,形成“国家审计云”。

2.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以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为核心任务。“互联网+”战略的深化给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系统和内部信息系统带来了新的变化,提高了复杂性,数据信息繁杂、体量庞大,增加企业内部的舞弊风险,加大内部审计难度。传统的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很难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检查和监督。此外,企业系统中有大量的电子数据,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系统和会计知识,还要掌握大数据挖掘和清理、数据可视化等技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3.社会审计。此类审计以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为主,受客户委托,审计人员从事审阅业务、其他鉴证业务和相关服务业务。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审计机构如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也逐渐从传统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决策过渡,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也日渐重视,设置IT审计部门,利用各类信息化平台、大数据和云计算来提升审计能力,因此社会审计人员也急需转变传统的审计思维,接纳并学习信息技术。

(二)我国传统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1.审计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不合理。现有的审计人才培养课程中,审计基础、审计理论、中级财务会计等专业课程所占比例高,而将信息系统审计、大数据审计、计算机审计、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等较为细致的审计课程划分为选修,学分少且安排在学生考研、实习前后,教学效果不佳。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审计职能的拓展也对审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而现有的审计课程仍集中于审计、会计知识,忽略了与工程、计算机、心理学和法学等学科知识的结合,导致培养的审计人才知识技能结构不合理。

2.审计人才教学模式单一。由于大部分高校老师缺乏审计实务经验和系统的审计理论培训,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难以结合实务扩展开来,在案例教学中也缺乏创新。此外,教学方式多采用传统方式,教师过多地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书面评价结果,忽视知识的实际应用。课堂内容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师生缺乏互动,导致学生难以灵活运用审计知识,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会计领域的应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审计人员带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企业业务的频繁交流与IT审计的出现,使得传统的知识汲取与技能学习方式已无法满足审计人才的培养需求,“PPT”式的“唯审计”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单一型人才不符合市场需求,交叉学科和复合知识掌握成为新的高端审计人才标准。

3.审计专业教材更新滞后。一方面,由于我国审计领域发展较晚,审计教材多借鉴国外,不能完全契合我国国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化;另一方面,由于每年的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会结合最新的审计准则和实务案例进行考核,审计教材的更新多集中于注册会计师审计,而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的教材更新滞后,未能紧跟时代潮流,导致高校输出的内部审计人才和国家审计人才技能未能满足审计实务的最新需求。

4.审计人才的实习质量不高。审计是一门强调实践和经验的学科,通过实习才能将知识内化吸收。但是由于大学实习基地数量有限和审计实务工作特点等限制,现有实习多流于形式,难以深入实务。而“互联网+”和大数据审计等是新兴领域,企业引入信息化的成本高,可实习的单位较少,可参考的经验和能获得的指导也不多,难以真正提高实习质量。

5.审计人才职业道德教育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审计人员,是审计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审计人才培养比较重视学历教育和技能培养,没有单独的职业道德课程,也没开设相关课程,仅在部分案例教学中有涉及。教师不但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和科研能力,同时也需定期更新自己的时政法律知识,熟悉国家的大政方针,提高政治素养,只有自己做到了同向同行,才能有效挖掘主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促进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无缝对接,引导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二、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难点分析

我国的审计专业教育起步时间较晚,国内审计发展“过于年轻”,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需要对审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新的探索和改革,从而输出更多高质量的审计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一)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固化

现代审计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有特殊的要求,加之审计是一门综合性高、跨领域的专业,职业判断贯穿于审计实践中,整个过程要求审计师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渊博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我国高校专业众多,审计、会计专业比较容易就业,越来越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因此一直是热门专业。审计业务涉及各行各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极高,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行业经验和实际操作,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很难发挥效果。一方面,高校仍按传统模式教学,学生积极性不足,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另一方面,审计、会计专业的教师多缺少计算机背景,繁重的教学任务、激励不够也使得他们不愿主动学习新技术,在“互联网+”领域有心无力。

(二)侧重注册会计师审计方向

现有的高校审计专业课程设置多集中于审计学原理和财务审计,由于会计师事务所人员流动率高和需求量大等原因,学生实践学习也多集中于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方向偏重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由于市场效应,庞大的社会审计人才群体在审计方面更早进入大数据审计时代,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内部审计、国家审计也相继应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信息化平台等技术。目前审计专业在课程设置时,有可能考虑到这方面的变化,但因缺少相应的师资等原因,缺少专业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三位一体的专业建设思想,缩小了审计人才的知识宽度,不利于扩大其就业范围,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审计人才的需求。

(三)师资力量薄弱

在高校从事审计、会计教育工作的部分老师缺少计算机背景和工科思维,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难以跟上科技更新的步伐,这是导致“互联网+”审计人才供给与社会计算机审计人才需求缺口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是向社会输出审计人才的主要源头,熟悉python、数据清洗等的审计、会计老师比较少,难以达到“互联网+”审计人才培养所需的师资水平。

(四)计算机审计教育资源缺乏

现有的计算机审计教材种类较少,内容多集中于信息系统审计,但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尤其在“互联网+”概念落地执行之后,各行各业皆与互联网技术密切结合,更为复杂的审计业务出现,对超大体量的财务数据,使用传统的审计技术和方法效果甚微,需要结合云计算、python、数据可视化等新技术,但是教材未能跟上技术发展,做到及时更新。此外计算机审计教学软件和案例开发也较为迟缓,目前多集中于传统业务,模拟审计业务实操的内容多是半成品,学生的主观能动范围受限,职业判断能力和审慎思维也未得到全方位锻炼,不利于培养符合“互联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审计人才。

(五)缺乏对口实习单位

审计是一门应用学科,需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高校在培养审计人才时需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互联网+”教育融合发展对现有的教育进行了变革和创新。某些审计业务属于“互联网+”范围,但由于引入信息化成本高,或企业较小,其财务、审计系统的软件设施并未更新换代。在此背景下,高校应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学校特色、专业需求逐步建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培育项目来弥补实习单位缺口。

三、“互联网+”时代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点

(一)促进学科建设深化内涵、扩展外延

传统的学科建设注重学科的硬性指标,如师资力量、招生规模、办学层次等,但在“互联网+”时代下,需做出相应的调整。审计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与审计实践和行业发展关联密切,在学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审计行业的内在规律和人才要求,考虑学科定位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下,作为应用型学科,审计专业的学科定位应该是扩展外延在前,深化内涵在后。扩展外延在前,是指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鼓励企业、社会机构与学校合作开发更多的在线课程,普及专业基础知识,鼓励更多的人加入队伍;深化内涵在后,就是在学科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基础理论和基本框架已经确立的基础上,提升理论深度,建设特色办学示范点,优化产业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

(二)课程内容及形式的创新与拓展

一是专业课程的传统教育模式需要创新,教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建立互动课堂,鼓励学生思考,结合实事热点和新颖案例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审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布置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学习任务来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二是非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需要拓展,授课方式需要创新。审计人才应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懂审计,还要对管理学、心理学、法律、经济学等学科内容有所了解。学院在设置课程安排时,可以将这些交叉性非专业课程安排进选修课程,并通过教育资源网平台,及时更新相关教学视频,让学生只要想学习就能学到相关知识,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优势。

(三)培养持续学习能力并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为适应时代发展与变化,我国审计、会计方面的准则条例一直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并向国际审计准则靠拢,而且“互联网+”概念落地实施后也产生了很多新的审计业务,这就需要审计人才不间断地学习,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技术。高校应该定期组织探讨小组编纂学习指南并开设讲座、课程,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计划和备课内容。课堂教学还应补充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除了从制度安排方面规范审计工作外,最根本的是要转变审计从业人员的思维观念,即加强审计人才职业道德教育。高校可考虑开设审计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可以将注册会计师审计、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中对于职业道德的要求都归纳出来单列一门课程,可避免课程设置重复以及教育资源浪费。职业道德教育中应包括专业胜任能力、财会法律法规和审计职业道德等方面,使审计人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提高教师信息化知识水平,促进师资队伍综合建设

目前,就业市场中“互联网+”审计人才的需求缺口非常大,追本溯源,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兼具信息化知识和审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教师十分缺乏。高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信息化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比如py⁃thon、云计算、数据可视化等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增强教师的“互联网+”审计思维。高校还应积极引进计算机和审计、会计知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壮大师资队伍,促进师资力量的多维发展。以外,高校还可采取对话企业家或采访的方式了解企业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发展前沿以及最新的审计人才需求,从而调整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并以视频或者推文的方式进行宣传,增强学生“互联网+审计”的意识,激发其学习热情。

(五)丰富实践方式,提高实习质量

我国高校培养会计、审计学生较多,这是一门应用学科,需要通过实践学习才能提升能力。因此实习生扎堆、无岗实习、工作内容空泛甚至无单位可实习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模拟审计实验室,提供给无经验学生在企业实习时需要掌握的能力培训。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日益复杂的企业财报及审计工作量的巨幅增长,传统的审计方式已然无法满足如今审计工作的需求,而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审计效率,还能有效降低审计错报率。在学生“有经验”的基础上,高校通过与企业或事务所合作,输出人才,并形成实习考核制度,以此来评价实习生的实习质量。■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互联网+人才
人才云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加强中职德育工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