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课本探究资源 提升探究活动实效①
2020-10-29朱胜强
朱胜强
(南京外国语学校 210008)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7年版)》)将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作为课程内容的四条主线之一,贯穿于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之中.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的要求相比,数学探究活动在课程中的重要性又有了新的提升,相应地对教师的要求也定会更高.课题的选择是有效开展探究活动的关键,而如何获得适合学生探究的课题也是教师的困扰所在.
与《标准(实验)》配套的教材中都设计了一定数量的探究问题或背景材料,这是开展探究活动的重要参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活动往往受诸多因素影响,因此课本配备的探究资源未必总能很好地契合教学需求,这势必影响探究活动的实效.面对这一问题,笔者尝试了对问题进行再设计,灵活运用课本探究资源,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探究活动.下面谈一点做法体会,供大家参考.
1 课本探究素材简析
如图1(1),一个四面体木块ABCD,在△ABC的面内有一点P,要经过点P在平面ABC内画一条直线l,使l⊥AD,怎样画?写出作法,并给予证明.
该问题背景比较直观,易与学生生活实际建立起联系.学生童年时期一般都有玩积木的体验,立几模型与直观图相比,更容易引发学生对空间几何关系的感知与想象.因而,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比较感兴趣,愿意自觉地用所学立体几何知识进行思考.但问题涉及的立体几何知识较为基础,且应用方式不很复杂,因此,对于生源质量良好的学校学生来说,探究的难度不会很大.
图1
下面是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提供的解答:
如图1(1),在AD上任取异于A,D的一点Q,过点Q分别在平面ACD和平面ABD内作QE⊥AD,QF⊥AD,并分别交AC,AB于E,F两点.连结EF,过点P在平面ABC内作直线l,使l∥EF,则l即为所求直线.
已有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想到的方案与上述答案大体相仿.由于问题的探究过程没遇太多曲折,所以探索后学生总觉得该问题作为“探究拓展”题少了点探究的味道.
教材的编写须顾及使用者的整体情况,所以不能苛求教材设计总能适合任一群体的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导者的教师在如何用好教材上则应发挥自己的作用.
2 对课本问题的再设计
为使课本探究资源能更好地符合教学需求,可考虑对相关问题进行再设计.如何再设计呢?《标准(2017年版)解读》关于数学建模和数学探究选题的几个注意点值得参考:
(1)有研究价值和现实可行性.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
(2)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们关注兴趣点;
(3)求解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有利于综合利用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个性和不同特长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4)可以给学生一个学习和体验“做研究”的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本题的再设计应保留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因素;考虑到学生数学基础较好的现状,及让学生有机会综合运用立几知识,可让问题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定的难度;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可让问题有一定的梯度;为让学生获得较完整的探究体验,可增加动手操作的环节.
为此,再设计后的问题仍以“在四面体模型指定面中画某棱垂线”的形式出现;针对图1(1)所示四面体ABCD中,∠BAD与∠CAD是否为锐角,将问题分为不同的类别,既提高挑战性,又凸显层次差异;考虑到活动过程的完整性,设计了模型制作环节.再设计后的问题如下:
分别制作如下三类不同的四面体模型ABCD.又P为面ABC内的一点P,试经过点P在面ABC内画一条直线l,使l⊥AD,怎样画?写出作法,并给予证明.
第一类:∠BAD与∠CAD均为锐角;
第二类:∠BAD与∠CAD均为钝角;
第三类:∠BAD与∠CAD中一个是锐角,另一个是钝角.
为尽可能保证探究效果,还给出了探究的一些建议与要求:可按自愿的原则组成活动小组,每组都需针对三类不同的模型进行制作与作图研究;四面体模型可用硬纸板、橡皮泥或泡沫塑料制作,但不宜用铁丝等制成四面体的框架;在模型上作图时,仅限用尺规法,不得借助其它的测量仪器与工具.
3 探究成果展示
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探究后,探究活动顺利结束.教师组织学生以适当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并进行评价.下面侧重介绍学生获得的主要探究成果.
3.1 第一类模型的新作法
对于第一类四面体模型,学生想到的除了与教学参考书相同的方法外,还有学生想到了依据三垂线定理来作图.其思路是这样:先作出AD在面ABC内的射影,然后过点P在面ABC内作射影的垂线.
对于第一类四面体,如何作得AD在平面ABC内的射影呢?
因为∠BAD与∠CAD均为锐角,所以,在棱AD上取异于A,D的一点Q,过点Q分别在面ACD和平面ABD内,作QE⊥AC,QF⊥AB,并分别交AC,AB于E,F两点.
在面ABC内,作EG⊥AC,FG⊥AB.
易知,AC⊥平面QEG,所以,平面QEG⊥平面ABC;
同理可知,平面QFG⊥平面ABC. 注意到,平面QEG∩平面QFG=QG.所以,AC⊥QG,AB⊥QG,所以,QG⊥平面ABC.
因此,G是Q在平面ABC内的射影,即AG是AD在平面ABC内的射影(如图2). 这样,只要过点P作直线AG的垂线,便得所求直线l.
图2
上述探究中,学生发现并提出如下命题:
已知平面α,β,γ,α⊥γ,β⊥γ,α∩β=l,则l⊥γ.
3.2 第二类模型的探究
对于第二类模型,因为∠BAD与∠CAD均为钝角,若在棱AD上任取异于A,D的一点Q,过Q在平面ABD内作AD的垂线,应与棱BD相交,记交点为F;同理,过Q在平面ACD内作AD的垂线,应与棱CD相交,记交点为E.由于E,F两点不在AC与AD上,所以教学参考书提供的方法不再适用(如图3).
图3
如果过Q点在平面ACD内作AC的垂线,因为∠CAD是钝角,所以垂足在CA的延长线上.因此,试图作出AD在平面ABC内射影的方法似乎也行不通了,只得另寻他法.
图3中由QE,QF两条相交直线确定的平面是与AD垂直的平面,平面QEF内任一条直线都与AD垂直.如果将平面QEF平移至与平面ABC相交,则交线必与AD垂直.
为此,在AC上取一点G,过G在平面ACD内作QE的平行线交CD于H.过H在平面BCD内作EF的平行线.
若平行线与BD相交,记交点为K,过K在平面ABD内作QF的平行线交AB于L.连结LG,则LG便是平面ABC内与AD垂直的直线(如图4(1)).
若平行线与BC相交,记交点为K,连结KG,则KG便是平面ABC内与AD垂直的直线(如图4(2)).
图4
上述探究中,学生发现并提出如下立几命题:
如图5,已知平面α∥β,A∈α,A∈a,b⊂β,a∥b,则a⊂α.
真的无法作出AD在面ABC内的射影吗?有人做出了成功的尝试.
图5
为直观起见,这里将图4中的几何体的面ABC朝下放置(如图6).在AD上适当位置取一点Q,过Q在平面ACD内作AC的平行线交CD于E;在平面ABD内,过Q作AB的平行线交BD于F.其中∠AQE与∠AQF均为锐角.
图6
过A作QE的垂线,交QE于G;过A作QF的垂线,交QF于H.过G作AD平行线交AC于K,过H作AD平行线交AB于L.在平面ABC内,作KM⊥AC,作LM⊥AB,则AM便是直线AD在平面ABC内的射影.
事实上,在图6中有一个以AKML为底面,以AQ为侧棱的四棱柱.不妨假设平面QGH内,过G垂直于QG的直线与过H垂直于QH的直线的交点为N,该四棱柱便是四棱柱AKML-QGNH(如图7).
图7
上述探究中,学生发现并提出如下立几命题:
在四棱柱AKML-QGNH中,已知AG⊥QG,AH⊥QH,KM⊥AK,LM⊥AL,则平面AQMN⊥平面AKML.
3.3 第三类模型的探究
此类四面体模型中,∠BAD与∠CAD一个为锐角,一个为钝角,不妨设∠CAD为锐角,∠BAD为钝角.此时,若在棱AD上任取异于A,D的一点Q,在面ABD内,过Q作AD的垂线,则必与棱BD交于点F.在面ACD内,过Q作AD的垂线,则垂线可能与棱CD相交,也可能与棱AC相交.
若所作垂线与棱CD相交,便可得到过Q与AD垂直的截面.此时,仿照第二类四面体解决问题的办法,平移AD的垂面便可解决问题.
若所作垂线与棱AC相交,记交点为E. 则平面QEF与平面ABC的交线便是平面ABC内与AD垂直的直线.
如果作图不局限于模型表面,还是有办法的.许多立体几何教材中都有类似于这样的命题:
三个平面两两相交,有三条交线,则这三条交线交于一点或互相平行.
依据给定公理不难证得此命题.该命题可用来确定交线.
考虑三个两两相交的平面,即平面ABC,平面ABD,平面QEF.其中平面ABC∩平面ABD=BA,平面ABD∩平面EFQ=FQ.E是平面ABC与平面QEF的一个公共点(如图8).
图8
若FQ与AB相交,记交点为T,则平面ABC∩平面QEF=ET.
设ET与BC的交点为G,则平面EFQ∩平面ABC=EG.
若FQ∥AB,这时平面EFQ与平面ABC的交线也必与AB平行.因此,过E作AB的平行线,可得平面EFQ与面ABC的交线.
当然,这种作法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考虑到在四面体模型上作图的局限性,是否可以对这种作法进行改进呢?
考虑以B为放缩中心,将四面体ABCD适当缩小,缩小到图8中所画的这些线都可以在模型表面作出.下面仅以FQ与AB相交为例加以说明.
连结BE交A1C1于点E1,连结AE1并延长交BC于G(如图9).
图9
易知平面AF1G∥平面QEF.所以AG⊥AD,因此AG即为平面ABC内与AD垂直的直线.
这一作法本质上是通过放缩变换平移平面QEF,得到AD的垂面与平面ABC的交线.
上述探究中,学生发现并提出如下命题:
已知三棱锥S-ABC,A′,B′,C′是侧棱SA,SB,SC上的点.若SA′∶SA=SB′∶SB=SC′∶SC,则平面ABC∥平面A′B′C′(如图10).
图10
4 探究问题再设计后的思考
《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因此,数学探究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所以活动组织和设计的核心是“问题”或“问题串”.寻找好的问题、把求解问题的过程设计成学生便于理解、参与的形式,自然成为数学探究设计的首要工作.
作为探究载体的“问题”来源可能多样,但教材、教学参考书等现有的与日常教学相伴的资源却是不应忽视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问题”意识,合理用好问题资源.通过自己的再度加工,将课本的探究资源设计成学生感兴趣,与能力水平相适应,能够获得丰富体验的“好问题”.事实上,这些取自于日常教学的问题资源,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更能提升探究活动的实效.
多数情况下信手得来的“问题”并非最理想的探究素材,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雕琢.但这项工作与教学例题或考试试题的设计又不同,要考虑学生自主探索的可行性与探索之后可能的收获,这对教师自然是一种考验.一个理想的探究“问题”也不是仅凭教师头脑中的想像就自然形成的,往往还需经教学实践的反复检验.所以,教师要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应努力成为数学探究课题的创造者,有比较开阔的数学视野,了解与中学数学知识有关的扩展知识和内在的数学思想,认真思考其中一些问题,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提高数学能力,为指导学生一进行数学探究做好充分准备,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指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资源.这样,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时其效果便有了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