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G补缀FHA域血管生成因子1在三阴性乳腺癌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2020-10-29王波董小林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组织化学阴性我院

王波 董小林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有效治疗方法少,易复发,预后差[1-3]。具有血管生成作用的AGGF1(angiogenic factor with G and FHA domains 1)基因在肝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4]。本研究主要探讨AGGF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病人109例,均有完整病历资料及完整随访资料,排除7例Ⅳ期病人,共入选病人102例,均为女性,年龄35~71岁,中位年龄51岁。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由我院病历系统获取,包括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增殖指数(Ki-67)等。采用定期住院、门诊复诊或者电话随访。102例首诊并首治的三阴性乳腺癌病人,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术,化疗方案为表阿霉素+环磷酰胺4次序贯多西他赛4次或表阿霉素+环磷酰胺+多西他赛共6次,需要放疗病人化疗结束后辅以放疗,病理类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内容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

二、方法

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入选的102例三阴性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连续5 μm切片备用。AGGF1蛋白检测一抗购于Abcam公司,检测步骤按试剂盒说明进行,用PBS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用正常乳腺组织作为阴性对照。ER、PR、HER-2、Ki-67等指标检测由我院病理检测中心进行标准检测。

2.AGGF1的Western blot检测:AGGF1的蛋白提取按RIPA蛋白提取试剂盒说明进行,用BCA蛋白含量检测试剂盒进行蛋白定量检测。每孔上样40 μg蛋白,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电转至PVDF膜上,5%BSA室温封闭1小时,AGGF1抗体4℃孵育过夜,以β-actin抗体作为内参,实验重复3次。参照文献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分析AGGF1与β-actin的灰度比值,代表AGGF1蛋白相对含量。结果判定参照同类研究文献[6],比值<0.1为阴性表达,比值≥0.1为阳性表达,计算AGGF1蛋白表达阳性率。

三、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AGGF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用χ2检验,AGGF1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行Log-rank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AGGF1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出现棕黄色细胞为阳性细胞,由我院2位高年资病理科医师进行阅片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结果判定[6],随机选取4个区域,观察染色强度:无着色=0分,浅着色=1分,中等程度着色=2分,强着色=3分;观察阳性细胞所占比例:<1%=0分,1%~10%以下=1分,10%~50%=2分,>50%=3分。综合结果判定:细胞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得分相乘,积分<4分为AGGF1阴性表达,积分≥4分为AGGF1阳性表达。102例乳腺癌组织中,AGGF1蛋白阳性例数42例,阳性表达率41.2%,AGGF1蛋白阴性例数60例,阴性表达率58.8%,见图1。

2.AGGF1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AGGF1蛋白Western blot检测阳性例数43例,阳性表达率为42.2%,AGGF1蛋白阴性例数59例,阴性表达率57.8%。见图2。

3.AGGF1的免疫组织化学与Western blot检测相关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GGF1蛋白阳性42例,阴性60例;Western blot检测AGGF1蛋白阳性43例,阴性59例;结果显示,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两者检测结果一致,呈正相关(r=0.859,P=0.00)。

4.随访:102例三阴性乳腺癌病人随访时间自2003年9月~2009年1月,中位随访时间41.5个月,随访期间,死亡20例。总生存(overall-survival,OS)定

义为:接受治疗日开始至死亡的时间,随访截止仍生存为删失数据。并从住院病历系统详细记录并整理病人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ER、PR、HER-2、Ki-67等指标。

5.AGGF1蛋白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病人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AGGF1蛋白表达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Ki-67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AGGF1蛋白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病人

6.AGGF1蛋白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病人预后的关系:AGGF1蛋白阳性表达组,随访期间死亡17例,AGGF1蛋白阴性表达组,随访期间死亡例3例。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AGGF1蛋白阳性表达组的OS差于AGGF1蛋白阴性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

7.以Ki-67为亚组因素分析AGGF1蛋白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病人预后的关系:Ki-67低表达63例,AGGF1蛋白阳性表达20例,阴性表达43例,随访期间死亡9例;Ki-67高表达39例,AGGF1蛋白阳性表达22例,阴性表达17例,随访期间死亡11例。以Ki-67为亚组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Ki-67高表达,AGGF1蛋白阳性表达组的OS差于AGGF1蛋白阴性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4,P=0.00);Ki-67低表达,两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4。

讨 论

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比较,总体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死亡率高[7-9]。积极探索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相关因素,强化治疗、加强随访,从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10]。研究发现,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的重要因素,抗血管生成的药物如贝伐单抗、索拉菲尼等已进入临床试验[11-12]。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局限,相关研究发现,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阳性表达病人易发生复发和转移,预后差[13-14]。陆颖等[15]研究发现,对于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在化疗基础上联合血管内皮抑素可延长中位疾病进展时间。

AGGF1自发现以来,已明确其为血管生成因子[16]。有研究表明,AGGF1与肝癌病人不良预后相关,与VEGF、CD34等血管因子呈正相关[17-18]。

我们在AGGF1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基础上,进行了Western blot检测验证,明确了两者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病人中,AGGF1蛋白表达阳性病人与AGGF1蛋白表达阴性病人相比,预后差,生存期短,死亡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AGGF1蛋白阳性表达是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不良因素。此外,Ki-67在AGGF1的不同表达组间分布有差异。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在Ki-67高表达组,AGGF1蛋白表达阳性病人OS较AGGF1蛋白表达阴性病人差。

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发现AGGF1蛋白阳性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不良预后相关,有可能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预后判断的指标。本研究后续工作探讨其与三阴性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关系、作用机理,以进一步明确AGGF1是否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潜在的抗血管治疗靶点,为拓展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改善预后提供积极的思路。

猜你喜欢

组织化学阴性我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卷丹的显微及组织化学观察
勘误声明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植物地上部位叶的组织化学研究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全国脚斗士精英赛在我院举行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