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020-10-28江敏志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5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江敏志

摘  要:生活化教学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本文从树立生活化教学的理念、丰富生活化教学的内容、创新生活化教学的方式三个维度简要探究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希望能为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数学教学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活化教学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主流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坚持与时俱进,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小学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出发,积极树立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新生活化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深入感知和体验数学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树立生活化教学的理念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教学理念直接关系着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为了顺利开展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教师首先应当树立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并以此引导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过程。第一,教师应当转变学生观,深刻理解小学生的身心变化规律,实际教学活动中,避免采取理性的逻辑思维向学生传授知识,而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感知和体验数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帮助学生以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的方式主动获取新知识。第二,教师应当逐渐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立足小学数学教育的根本要求,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维度出发,为学生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使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充满趣味性和开放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致和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中自主探索、积极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丰富生活化教学的内容

(一)从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

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会接触各种各样的数学知识,例如事物的大小与数量、钟表与时间、购物找零等。教师应当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将其与课本知识相融合,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以“认识钟表”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留意每日的课程安排表,帮助学生理解钟表对于生活作息的重要价值,引导学生认识钟表、学会看表,并鼓励学生在节假日根据钟表时间自由安排作息。总之,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确定教学内容,将数学教学扩展至课堂之外,打破数学课堂与学生生活之间的界限,使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快速理解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提取教材中的生活化内容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制越来越贴近学生的实際生活,这为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应当创造性的运用课本,善于提取其中的生活化内容,并据此设计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统计与概率”一节中,课本上列举了我国球员参加国际乒乓球比赛的例子,学生虽很难理解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但却对乒乓球比赛较为熟悉,教师可以运用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导入新知识,迅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组织学生以分组合作的方式统计各个球员获得奖牌的次数、计算球员获得不同奖牌的概率。在布置作业的环节,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来计算同班同学的男女人数、兴趣爱好以及体育比赛等。

三、创新生活化教学的方式

(一)注重情景化教学

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场所,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应当善于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素材来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迅速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并循序渐进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在自由开放的氛围中体验和探究数学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发放不同面值的道具,然后组织学生演绎商场购物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买卖和找零活动中认识人民币,并学会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情景化教学真实还原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充满趣味性和丰富性,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基本的数学思维。

(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也是小学生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这也是提高学生解题效率、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主要方法。为保障探究式学习的效率,教师应当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科学设计合作探究的流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总结评价三个环节。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好课堂巡视,及时观察学生的状态,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保障合作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在最后的总结评价环节,教师应当运用结果与过程相融合的评价方式,除了评价学生的探究结果外,也要及时肯定学生的态度和积极性,使学生逐渐建立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三)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教师应当深刻理解生活化教学的本质,一方面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数学素材,另一方面也要使数学知识回归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因此,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以“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大自然中自由徜徉,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叶子美妙的对称结构,这有利于扩展学生对数学的感知和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育应当遵循生活化教学的理念,这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契合,有利于全面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三个层面进行优化和创新,不断扩展生活化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推动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黃永杰. 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探究[J]. 新课程(小学),2017,000(003):36.

[2]  郭文锋. 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000(014):49-50.

[3]  赵冬寒. 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 科技创新导报,2015.

[4]  王芷茹.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 学周刊,2015.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