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硝烟的海战
2020-10-27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而展开了激烈角逐,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狂热的军备竞赛。美国公开宣扬要建立一支世界上最强大、最优秀的海军;英国毫不示弱,表示大不列颠宁愿花尽最后一分钱,也要保持海军对美国或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优势;日本也雄心勃勃,制订了以主力军舰为核心的海军扩充计划——“八八舰队计划”。紧接着,法国和意大利也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这场竞赛。就这样,列强之间你追我赶,你造一艘,我造两艘,从大西洋、地中海直到太平洋,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海军军备大战愈演愈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一时期的主要舰船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吧。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列舰是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日德兰海战则成为战列舰主宰海洋的历史巅峰,经过此次战役,海军强国都把造舰计划的重点放在了战列舰上。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世界各国海军发展战略的中心都是具备大口径火炮攻击力和厚重装甲防护的高吨位战列舰。
随着一艘艘军舰下水,在高昂的海军军费压力下,各国财政纷纷捉襟见肘,与此同时,蔓延于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危机爆发,各国人民要求裁军的呼声日益高涨,不顾后果的海军军备竞赛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于是,在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日、法、意五国组成“缩减军备委员会”,就限制海军军备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会议一开始,美国便先发制人,要求各国停止建造主力舰,并拆毁一部分旧军舰,还提出以主力舰总吨位为标准计算海军实力,确定各国海军主力舰的比例。
注:当时的主力舰是指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也包括航空母舰。辅助舰则囊括了轻巡洋舰、驱逐舰、潜水艇等其他舰种,是相对于主力舰而言的非主力舰,并非现代意义上的辅助舰(如补给船等)。
历经近三个月的明争暗斗、讨价还价后,美、英、日、法、意签订了《五国海军条约》,规定了五国战列舰总吨位限额为美英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航空母舰的总吨位限额为美英各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各6万吨;单舰标准排水量原则上不超过2.7万吨,并不得装置8 英寸以上口径火炮。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美国已然意识到航母对未来海军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华盛顿会议上,千方百计地为自己争取设计和建造航母更大的自由度,这使得美国得以率先发展大型航空母舰,其舰载机和航空兵的发展也都没有受到条约的限制,从而在这一领域内走在了海权国家的前列。
搞定了主力舰,五国又在潜艇问题上吵得不可开交。在“一战”中吃尽苦头的英国,主张完全禁止潜艇,而法国则大加反对,“潜艇战”陷入了僵局,最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不了了之。
条约签订后,各国的大型战列舰建造计划都被终止,改为对已有战列舰进行更新和改造,这也预示了战列舰日益式微。但由于条约中没有对各国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等辅助舰的吨位加以限制,于是各国又把目标转向了辅助舰。
在各种辅助舰中,最受关注的当数巡洋舰。巡洋舰能独立地执行任务,并且功能多样,既可用来护航,又可战斗和扫雷。“一战”期间,巡洋舰作为战列舰的主要辅助力量,在战争中不断得到发展,特别是它的装甲得到了强化,能够抵挡驱逐舰的攻击。
随着曾经风靡全球的“大舰巨炮”走下坡路,巡洋舰开始成为重要的海军舰种。美、英等国都加大了巡洋舰的建造力度并大力提升军舰的性能。例如英国巡洋舰的舰炮提升了口径,提高了射击仰角;美国则加厚了军舰的装甲等,巡洋舰的用途进一步多样化。
总之,各国都从自身利益出发,加大对辅助舰的建造力度,新一輪军备竞赛卷土重来。
1930年1月,美、英、日、法、意五国在伦敦再次召开海军裁军会议,签订了《限制和削减海军军备条约》,对列强的巡洋舰加以限制。在20 世纪30 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刺激下,德国、日本纷纷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随着世界局势的演变,各国实际上都突破了条约的束缚。1936年,条约到期,一直受到压制的日本拒绝了美欧各国提出的延长条约的主张并退出第二次裁军会议。此后,再无束缚的日本开始大肆建造军舰,与美欧之间的军备竞赛再次被激化。
不同于美英海军制造军舰趋于小型化、高速化并加强防空武器装备,日本依然把“大舰巨炮”作为主流,建造了排水量大大超过规定的“大和”号战舰,其排水量高达6.4万吨,足以装备46厘米的主炮,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舰。日本海军将其当作最后决战的王牌,未经许可不能动用,导致“大和”号缺乏战斗经验,为后来的作战埋下隐患。最终,“大和”号在“二战”中沉没,宣告了日本海军的覆灭,也宣告了“大舰巨炮”时代的结束。这也标志着以航空母舰为主组成的特混编队的新时代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