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歌“意象”概念教学回归性反思
2020-10-27王淑友
王淑友
对诗歌的解读往往离不开“意象”一词。意象是诗歌创造的主要手法之一,它不同于一般的简洁明了的概念词汇,而具有抽象性和隐喻性,并且更强调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心灵交流。初中语文教师由于教学目标的需要,更注重对教学质量中“质”的提升,从而对“意象”这一抽象的概念进行具体的定义。这虽然有利于学生能够更通俗具体地理解“意象”,但是却让意象失去了原有的隐喻美和灵动朦胧之美。所以,让诗歌“意象”概念回归语文教学是初中教师需要去努力解决的问题。
一、将抽象理论变为形象体验
诗歌“意象”一直以来就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内容,语文教师总会对意象一词以过多的理论解释来帮助学生理解意象的概念。但是,诗歌是一种具有隐喻、朦胧之美的文学作品,它的美学性质非常强。如果给意象加入太多的限制和具体定义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会冲淡意象的文学美,并逐渐向学术理论性转变。学生对意象存在模糊不清的认知是正常的,这正表明了诗歌意象区别于一般学术理论的特点。对意象的理解在一定意义上说只能通过情感体悟来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将抽象理论转变为形象体验,让学生通过想象体会意象。
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形象体验。比如《观沧海》一诗,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对其进行形象体验。《观沧海》是曹操在路过碣石之时看到了沧海的壮观景象,一時心潮澎湃,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诗歌气势磅礴,壮阔辽远,感情激荡,让人一读便觉得心潮澎湃,感受到诗人宽广胸怀和理想抱负。诗中使用了多种意象。如“沧海”“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等,从中可以体悟到沧海的苍凉和辽远;还有“日月”“星汉”等,可以感受到一股宏大的气势。学生可以由这些词汇的组合想象到一幅辽阔苍凉的画面,从而感受诗歌的气势和诗人的胸怀。
二、将讲解灌输变为引导感知
许多语文教师在讲解诗歌时,喜欢条理清晰、逐字逐句,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将知识点讲得全面而又详细,以免学生有听不懂的地方。这样固然能帮助学生把诗歌了解透彻,但是这种灌输讲解的模式会造成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剥夺了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知识的能力,削弱了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感知力和想象力,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转变诗歌的教学方式,把讲解灌输变成引导感知。在上课的时候先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意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时,就可以运用引导感知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是一首现代诗,在书面字词的阅读上没有障碍。其内容主要是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景象,现实与想象交织,充满着浪漫的神话色彩,这是一首典型的需要想象感知的诗歌。教师在上课之时,可以先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幅唯美的夜色街灯图,让学生对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有一个大致的印象。然后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可以向学生提问:“诗人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诗中的街市与现实中的街市有何区别,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首诗?”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边阅读边思考,并且展开小组之间的讨论,得出一定的结论。最后,教师可以请同学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则将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概括,并且针对学生不成熟的看法给予补充完善。这样做就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并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舒适放松的环境中融入课堂、思考问题和表达想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将求同认知变为个性发展
教师在讲解诗歌和诗歌意境的时候,存在着一种惯性思维,就是凡事都有一个标准答案,除了这个答案之外,其他的说法都是错误的或者不完全正确的。其实这种思维本身就是一种谬误。一个人的思维和想法应当是辨证的、相对的,而不是形而上的、绝对的。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要抛弃原有的固化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向多元化、多角度方面扩展。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并且让一个问题能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要强调读者的个性和思想的多样化,只要言之有理,就应该被肯定。
例如,教师在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时,如果一开始就对学生言明这首诗是一首乐观主义的诗作,那么学生之后再怎么思考分析,都离不开乐观的中心基调。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受到了禁锢,难以发散思维。如果教师换一种教学方式,那么效果就会不同。比如说教师在正式讲课之前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篇幅不长,意象很少,但是却能成为世界名作,这是为什么?”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可以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个题目本身就是一个可以发人深省的问题;也可以是诗人在流放时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欺骗不能避免,只能直面,所以蕴含了作者的悲哀;还可以是诗歌的语言亲切,娓娓道来,让人产生亲切感,所以广受欢迎。教师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学生也会显示出不一样的生命力。
四、将统一训练变为拓展探索
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训练的教学设计思路趋于教条单一,只认准一个正确说法。教师要积极改变这种情况,把统一训练变成拓展探索。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既定的解释看法打破,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扩展,对标准答案提出质疑并展开讨论或者提出更加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以引起学生的思考。
例如,《望岳》一诗,是诗圣杜甫的经典之作,流传千古,但是诗歌以“望”为题,全文却没有一个望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教师可以基于此提出问题:“为何《望岳》以‘望为题眼,全文却从未出现一个‘望字?”“如果让你找出一个字来替换‘望字,你会选哪个字?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望”字可以替换;有的认为“望”字不能替换;有的认为诗歌内容没有一个“望”字与题目不符,应当增加“望”字;有的则认为全文没有一个“望”字,正是诗人写作的巧妙之处,不应当改动。教师在倾听学生发言的时候可以保持沉默,不予置评,并让学生保留意见,可以在将来拥有更高的知识水平的时候再回过头来思考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总之,诗歌“意象”是诗歌教学的关键内容,必须引起重视,让“意象”概念回归教学,让学生能够在诗歌的诵读和感悟中,探索“意象”的内涵。在教学时也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初中生发挥自己思维活跃的特点,积极主动地去探寻“意象”的含义,教师则负责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明白和体会诗歌意象。
作者简介: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实验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