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编教材“三位一体”阅读体系教学实施策略探究

2020-10-27张建辉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课外阅读教学活动

张建辉

作为初中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还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成长,因此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应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并培养其阅读、写作等能力。而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则需要开展高效的阅读教学活动,构建出良好的“三位一体”阅读课型体系。

一、“三位一体”阅读课型体系特征

(一)课型有效区分

以往的语文教材,通常从教学用时的角度出发,将阅读教学分为两个模块,一个是“精读”,另一个是“略读”,其中,大多数课文都可以精读。对课型这样进行区分并不合理,无法体现出阅读教学的最大作用。而在最近几年,教育领域逐渐重视这一情况,在新教材编写时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其中,将“精读”变成“教读”,即教师引导,促进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将“略读”变成“自读”,由学生利用掌握的阅读方法,自主进行阅读,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划分,更加科学,且满足新课标的要求。部编版教材编写时即对课型进行有效区分,各个单元模块由教读文章与自读文章组合而成。以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由《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这四篇选文构成。其中《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诫子书》是教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自读课文,《纪念白求恩》课后助读系统还推荐拓展阅读朱德、宋庆龄和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纪念白求恩的文章。“三位一体”共同指向“学会在圈点勾画默读中厘清作者思路,初步学会思考人生”的单元阅读教学目标。

(二)课内外资源相融合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想要使学生理解文章,应向学生讲解一些知识点。而部编教材“三位一体”阅读課型体系的构建,从“教读”开始,经过学生的“自读”,逐渐进入“课外阅读”,正好与这一理念相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任何新知识的学习,均是以传统经验为基础,并不是凭空出现的,阅读教学也是如此。“教读”与“自读”课文,为课内阅读,选择的通常是国内外较为知名的文章作品,而“课外阅读”,则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在学生阅读完《故乡》之后,可以向他们推荐《呐喊》中的其他文章。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一方面加深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三)文本类型丰富

现代语文阅读教育要求,所选择的教材应涉及多个领域,难度相互搭配,涵盖多种题材,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而部编版教材的编排,就满足了这一要求。从时间角度来说,选择了涵盖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章,如先秦时期的《庄子》《诗经》、三国时期的《出师表》、唐宋时期的《秋词》《夜雨寄北》、近代作品《春》《纪念白求恩》以及现代作品《紫藤萝瀑布》《大自然的语言》等;从题材角度来说,包括《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古诗文、《故乡》等小说、《济南的秋天》等散文;从国家角度来说,包括中国、泰国、英国等多个国家的作品。

二、“三位一体”阅读课型体系实施策略

(一)以教读为基础

在“三位一体”阅读课型体系当中,“教读”是最为基础的一部分,是由传统阅读教学内的“精读”转化而来的。这一环节,主要是传授学生相关的阅读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其“自读”奠定良好基础。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所有文章均是通过人物描写来展示丰富的情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精读,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对整篇文章仔细阅读,了解作者的情感,并在这一情感的带动下,掌握文章的内涵,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

文章阅读中,应重“观位体”,即针对文章题材,选择最佳阅读方式。在现代语文教材当中,将其分成四类,分别为“定篇”“样本”“例文”“用件”。每种类型所具备的功能略有差异,因而在选文时,教师应注重灵活运用。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很容易将课型弄混。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精读”与“略读”的认知不准确,无法准确定位,不论是精读还是略读,均按照精读对待,导致整个教学活动非常古板,影响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他们对文体也不是很清楚,对于任何文章,均固定从某一方面入手,将其分为不同的模块,分别对各个模块进行讲解。

(二)以自读为重心

学生具备一定阅读能力之后,可通过自读文章,检验其阅读能力。部编版教材去掉课后练习模块,而将这部分内容转变为“阅读提示、补白”等模块,为学生自读提供一定帮助。例如《植树的牧羊人》一课,教材在语言优美的地方通过旁批的方式进行了一定阐述,有些部分还设置相应的问题,通过旁批与问题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情感更好地与文章相融合,从而真正进入到自读状态。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精读与略读的基础上,增加朗读与默读。从阅读策略的角度来说,主要提升学生的基础阅读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以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整个单元的文章主要是抒发情感,其中《黄河颂》与《木兰诗》语言优美,学生易于理解,在阅读时,以“教读”为主,通过“教读”,掌握文章的内涵,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之后再通过“自读”的方式,对《土地的誓言》进行阅读,运用“教读”时学习到的方式,挖掘出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三)以课外阅读为辅助

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强引导力度,提升其阅读的主动性,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减少练习题量。针对这一要求,部编版的每一册教材内均加入了两篇名著,如七年级中的《朝花夕拾》与《西游记》等。通过阅读这些名著,学生能够学会对字数较多的文章进行自主阅读。

相对于其他教材来说,部编版教材存在一些优势。一方面,重视阅读手段的培养,每一篇名著,均由多个模块构成,如文章简介、阅读方法、精选片段等。通过这些模块的共同引导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不仅能阅读单篇文章,也能够直接阅读整本书籍。另一方面,还可以推荐更多的其他书籍,但不是盲目选择,应确保其与教材内的名著具有一定关联性。以八年级的名著为例。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抗日战争细节》《国家记忆》等书籍。

综上所述,部编教材“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构建,有效解决了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缺陷,为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打下良好基础。而想要这一阅读体系在实际当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应以教读为基础,以自读为重心,以课外阅读为辅助。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初中语文教材‘三位一体阅读体系教学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gzx18-8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福建省晋江市罗山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