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体验为主 强调多元开发 促进全面发展
2020-10-27任金辉
任金辉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这一流传甚远的信条式命题,意在强调“即时教育、及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启蒙教育阶段,如何通过阅读活动培养儿童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中的一项重大课题。笔者在历经一段时期的实践、反思和沉淀后,初步总结出了一些做法和经验。
一、“情境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与简要实践
丰富多元的“情境”教学活动,具有针对性、形象性、情感性、启迪性和挑战性等特征,是语文阅读启蒙教学的有效载体和优质平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努力创设与之相应的良好阅读情境,创设对阅读有益的生活情境。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情趣,而且有利于获取事半功倍的实质性效益。
以《九色鹿》为例。教学起始展现一组组恢宏的敦煌石窟壁画,有像画、神怪画、故事画、经变画……一幅幅壁画诉说着灿烂的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动人的传说,最后聚焦于其中一个故事——《九色鹿》。紧接着引领学生转换角色,扮演调达,走进调达的内心世界,感悟调达开始时诚心感恩,折箭为誓,后来在皇榜前左右纠结,到最后的苦苦求饶……从而感悟到诚信的可贵、感恩的重要。这样的情境创设让语文阅读更加灵动,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在故事演绎中清晰地体验到人性的可贵和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璀璨。
二、“开放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与简要实践
课堂只是语文课的开始,课后是语文课的延续,要把语文阅读延伸到广泛的生活中去。“生活化”教学活动,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开放形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把社会生活元素有效地进行渗透,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内涵、价值和作用,而且为教学相长开辟一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通渠”,对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大有裨益。
以《兵马俑》为例。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设如下活动情境。
1.妙用词串,发现秘密。巧妙地运用词串教学,把生字融入其中,既将个性鲜明的兵马俑呈现在学生面前,又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描写兵马俑的秘密——“描写结合联想”。
2.语句诵读,感受魅力。紧扣文中精彩的语句进行诵读,在对比中感受兵马俑的独一无二,惟妙惟肖,同时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3.生活拓展,迁移运用。运用收集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和尚,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对小和尚的外貌、穿着、动作、神态来个全方位的观察,引导学生运用“描写结合联想”的方式仿写。
4.仿写展示,你写我猜。让学生诵读自己的仿写,其他学生猜出仿写人物,并对仿写进行评价。
以上教学片段,教学内容有情境,教学过程有延伸,教学评价有情境,使学生的认知呈现螺旋式上升。
三、“整合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与简要实践
所谓“整合阅读”,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把阅读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并有机地融合起来,在“整合与优化”中获取令人期待的“1+1>2”效益。
以“文史不分家”为例。在《金色的鱼钩》阅读教学时,笔者结合长征历史,向小学生讲述了课文故事的红色革命背景。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热血沸腾。如此形式的“文史整合”,不仅有利于丰富课程活动内涵,拓展语文阅读视野,增加阅读教学的宽广度和深厚度,而且有利于对小学生进行“红色革命”精神的教育与培养,切实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作为一门母语学科,语文与数理化、音体美、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等各类学科之间,都有着一种深度融通、和谐相生的关系,我们应当充分地加以利用。
四、“体验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与简要实践
“实践出真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自主体验”式阅读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阅读主体”意识,而且能够在“体验实践与情感活动”中获得“德智双赢”的效果。
如教材《将相和》,故事性和操作性较强,可引導小学生把其中的一两个故事改编为“课本剧”,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元,开展喜闻乐见的表演活动。甚至,可以组织小学生走出教室和校园,深入到社区和大自然中去快乐地阅读“大活书”和“绿色课本”。这不仅丰富了语文阅读形式,深化了小学生的阅读体验意识和情感活动能力,而且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他们的阅读信念和体验精神,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五、“信息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与简要实践
所谓“信息阅读”,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本着“为我所用、拿来主义”的原则,科学、合理而又巧妙地把信息技术元素融入各类阅读活动之中,以此攫取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科技附加值”。
一是为语文阅读活动提供良好支撑。在《珍珠鸟》课堂活动环节,笔者借助多媒体演绎了与之相应的“人爱鸟、鸟亲人”画面,为小学生提供了喜闻乐见的“视听盛宴”。并让他们通过“视文互动”,较好地学习与理解“信赖,往往能够创造美好的境界”这一情感句的丰富含义。二是为语文阅读提供无可比拟的优质资源。信息资源具有储备海量、更新即时、人机互动等优势功能。笔者经常把国内外发生的社会热点、焦点、趣点、亮点等现象以及大自然这部“绿色课本”中蕴藏的语文元素相机引入课内外活动时空。这样不仅丰富了阅读形式,开阔了阅读视野,而且引导小学生自觉主动地汲取各类“必需品”和“营养品”。三是为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搭建优质平台。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定期通过多媒体信息平台,向学生推荐阅读精美文艺作品,引导他们在“同步阅读”中进行讨论、交流与共享。
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与简要实践
群文阅读就是在语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围绕一个或多个主要议题,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篇集中在一起,引导学生开展“求同或求异”式的“类比阅读”活动。以“古诗词”为例。在教学胡令能的《小儿垂钓》一诗时,笔者本着“同一题材”为中心的导向策略,引入了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袁枚的《所见》、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白居易的《池上》、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其七)》等关于描写“小儿活动”的诗词作品,组织并引导小学生开展“求同巧拓展,求异谋深化”的群文共读活动。通过兴趣盎然的“类比”阅读,小学生从“儿诗共赏”中尽情地享受了不同类型的“童真童趣”,还习得了名人大家描写儿童活动的不同笔法,同时有效地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作者简介: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