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的影响及对策

2020-10-27崔娇娇程鹏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15期
关键词:新冠疫情价值链制造业

崔娇娇 程鹏

[摘    要]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2020年春节期间突然暴发,由此造成的交通管制、人员流动受限、延期复工给制造业企业带来了深刻影响。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但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仍呈现中低层级性,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没有改变。在全球价值链重塑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制造业对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愈发明显。在市场经济中,一方面优胜劣汰机制会淘汰落后的企业,使得低端高耗能制造业逐渐退出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将会迫使制造业企业加大智能化投入力度,逐步向智能制造转型。文章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冠疫情;制造业;价值链;智能化;数字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15. 075

[中图分类号] F0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15- 0176- 04

1      前    言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全国,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疫情给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双重的影响。目前,新冠肺炎已经波及全球一百多个国家,欧洲的意大利、亚洲的韩国、巴基斯坦等也是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从短期来看,疫情会造成人员流动急速下降、交通受到管制,受此影响最大的是酒店、餐饮、交通和房地产等行业。根据2020年春节受冲击的情况来看,假定只考虑受冲击最大的三个行业,即电影行业、餐饮行业和旅游行业,七天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一万亿元,占2019年一季度GDP的4.6%[1]。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暴发造成企业生产停摆,居民消费锐减,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的重要一环,不仅是东南亚等地原材料的供应市场,而且还是大型跨国企业的组装基地和产品市场,此次疫情不仅会给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带来影响,而且还会促进中国制造业企业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或者可能发生,对生命健康和社会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并需要紧急应对的公共卫生事件。2020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表明新冠肺炎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显著的影响。孙统达(2004)在对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系统的梳理时指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场灾难,也是一场机遇,它凸显出我国在公共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示我们应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理念,加快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构建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2]。郑勇(2003)的研究也表明,SARS危机冲击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受SARS打击影响最大的主要是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旅店业和文化娛乐业等5个行业,其对就业的影响程度大于对经济的影响,可能导致就业岗位减少约127万。[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学者们多是将其与2003年的非典进行比较,以探讨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影响。刘春辉(2020)对疫情背景下2003年与2020年的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进行比较,从整体上来看,2003年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汽车保有量相对较低,在此情况下,非典并未对中国汽车市场产生负面影响;而继2018年负增长之后,2019年汽车市场进入了调整期,叠加中国经济发展增速下降等因素,汽车消费动力明显减弱,因而可以预测本次疫情将会给汽车行业带来不小的冲击。疫情造成的停工停产也给外贸业造成重创,在过去的2019年,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中国外贸业发展已经受到极大波动[4]。兰健、孟祖凯(2020)分析了疫情对浙江省外贸的影响,短期内将会给浙江省外贸业带来严峻挑战,尤其是对服务贸易的影响最大[5]。同时,也有学者指出新冠疫情将对我国芯片产业链的完善,以及以芯片为核心的5G规模商用、物联网、云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带来强大的驱动力。[6-7]

2      新冠疫情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2.1   经济影响

在经济上,第三产业服务业受此疫情的直接影响最为明显,一方面居民居家隔离,对餐饮服务、旅游、文化娱乐消费等需求显著降低,且消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对于众多旅游企业与电影制作商来说,春节黄金周的营业收入占全年营收较大比例,短期消费承压较大。另一方面,此次疫情中凸显出来的数字经济,将会使服务业从天然的不可贸易性逐步向可贸易性转换,推动服务业的发展。相比2003年非典时期,我国制造业的基本面已发生了变化。核心产业的转移,经济周期、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得此次新冠疫情相较于2003年的非典,对制造业的传导机制可能发生了改变,新冠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间接影响,随着制造业服务化的不断深入,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贡献度越来越大,对服务业的影响会间接传递到制造业。

采购经理指数(PMI)涵盖了企业生产活动以及产品流通等各个环节,覆盖面广,对宏观经济走势具有一定的预测、预警作用。总体来看,我国制造业PMI指数在2020年2月份之前都保持在较为合理的水平,但是到了2020年2月份,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制造业PMI明显回落至35.7,比上月下降14.3个百分点。2月份制造业生产指数为27.8%,新订单指数为29.3%,产需缺口指数扩大至1.5%,表明短期内由于复工延缓等原因对供给端的影响略大于对需求端的冲击。从制造业细分行业来看,农副食品、通用设备、汽车行业PMI下降最为明显,金属制品、计算机设备制造、石油加工等行业受影响幅度相对较小。而提供卫生健康与医疗保障的医药制造业PMI为39.7,均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说明疫情期间,人们对生物医药的需求显著(如图1所示)。

从进出口看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此次出口端影响可能比2003年非典时期影响大。主要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首先,经济周期与国际环境有变化。2003年,国内基建、WTO、贸易全球化等利好因素,为我国出口打下了良好环境基础,总体而言制造业处于稳定的上升周期,出口受短期影响大,对长期影响不显著。而当前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和“逆全球化”思想的升温,对制造业的长期发展可能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新工业革命浪潮不断推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塑的环境下,此次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比2003年的影响更为显著。其次,此次疫情已经蔓延到全球多个国家,是一种全球大流行病。截至2020年3月20 日全球确诊病例超20万,全球多个国家疫情仍然很严重,而2003年非典期间全球累计病例共8 422例。由于制造业中跨国企业占有一定的比例,全球总需求的降低冲击我国制造业出口。最后,受疫情影响,企业延期复工,生产链条断裂,从供给端影响企业的生产。

3      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分析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

3.1   我国制造业价值链现状

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知识技术含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我国也一直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在2010年,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迅速发展,能否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获益,越来越取决于产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广度与深度以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2016年11月,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我国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指导意见》,提出提高我国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指导思想, 支撑制造强国建设。从价值链角度看,我国制造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3.1.1   从价值链地位来看,我国制造业处在全球价值链底端,以加工组装为主,行业附加值低

微笑曲线是全球价值链结构特征的体现,分为三大环节,包括上游(研发设计)、中游(制造组装)和下游(产品销售)。参与方通过垂直专业化模式处于生产链条中的不同工序,掌握核心技术环节的上游参与方和把控下游产品营销环节的参与方在全球价值链中创造更多的价值,分得大部分利润,产品附加值高,而处于中游环节的制造组装产品附加值较低。由此可以看出,技术对提高产品附加值有重要意义。由于各国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不同,20世纪9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的传统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我国制造业凭借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占得一席之地,但主要从事技术水平不高的加工制造,核心技术对外依存程度较高,处于全球产业链中游,价值链的低端,制造业“大而不强”局面并没有改变。

3.1.2   从价值链长度和深度来看,我国制造业分工不断深化,但增长趋势明显的部门多为劳动密集型类

一国占据的价值链越长,其供应关系越具有层次性,分工越明确,专业化程度越高;同时也意味着可以设计出更多种类的产品。我国是拥有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拥有制造业门类中12个“最长的”价值链。郭沛(2019)通过选取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相关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17个制造业的价值链长度,发现2000-2014 年期间中国制造业价值链的平均长度由2000 年的2.635 6 延伸到2014 年的3.052 3,说明我国制造業价值链在全球分工中不断加深。但增长趋势最明显的部门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业,增长幅度19.93%[8]。

3.1.3   制造业转型迫在眉睫

全球分工日益深化,我国制造业在经过快速发展之后也遇到挑战。一方面由于中国与东亚各国资源禀赋结构发生变化,随着我国劳动力、资源、能源、环境成本上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外资也呈现出向投资效率更高的东亚、南亚国家转移的趋势。另一方面,近些年“逆全球化思想”、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回流使得我国制造业面临双重压力。面对全球产业链价值链调整的契机,我国制造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迫在眉睫。

3.2   疫情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的影响

新冠疫情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带来挑战,同时也影响整个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调整。

3.2.1   从微观视角分析疫情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的影响

从微观企业视角出发,发现相对于规模较大企业,中小企业生存压力更大。由于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低,且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在面临一些风险事件时,风险、履约、管理成本上升,资金链比较脆弱,公司承压较大,甚至面临倒闭危机,在传统制造业中这些问题更为突出。新冠疫情不仅使得公司生产端不能顺利进行,而且原材料价格由于供给、物流等原因也会上升,即使公司复工,也要做好防疫工作,如购买口罩、消毒等,提高了公司成本。在价值链整个分工体系下,由于中小企业承担了一个或几个生产环节,中小企业的倒闭使得生产环节链条断裂,最终传导到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影响整个产业链的效益。中国武汉不仅是此次疫情严重的城市,同时也是很多产业上游零部件产品的重要供应地,比如光通信、电子信息、汽车等产业。由于产业链上下游不能协同复工,影响了整个产业链的效益。

3.2.2   从宏观视角分析疫情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的影响

长期来看,疫情会促进我国制造业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微笑曲线结构中,上下游产品附加值较高,要想提高产业附加值,一方面可以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另一个方面则可以在制造组装环节实现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使制造业价值链的利益分布更加均匀,传统的微笑曲线更加扁平化。从当前来看,疫情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更大的局限,面临更大的风险,但也使制造业对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需求更加迫切,加快制造业新旧动能的转换。智能制造不仅可以减少企业对低端制造劳动力的依赖,减少风险成本,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使制造组装环节创造更多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疫情之后存活下来的制造业企业会认识到生产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的重要性,因此会迫使企业加快智能工厂建设,提高科研经费比重。在此影响下中国制造业行业将会出现积极的现象,即大量智能化工厂的诞生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市场竞争机制将会得到巩固,一些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低附加值的制造业企业将会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这样会使中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推动中国制造业加快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4      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重大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短期内对产业经济冲击较大,政府和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做出调整,攻克难关。同时也要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以及产业发展周期筹划长期发展。本文就制造业短期应对新冠疫情策略以及长期提升制造业价值链策略提出相关建议。

4.1   短期策略

(1)基于产业链的视角,相关企业可以根据上下游供应商协同关系,进行多边采购,寻找供应商备选方案,推进后续的管理工作,以便分散风险,及时调整目标。基于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关注物资调配与生产協作,提高复工生产效率。

(2)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财政方面,针对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国家出台多项措施进行帮扶,如针对中小企业进行减税、延期缴纳增值税以及财政补贴支持等。在经济下行、疫情等风险事件冲击的现实环境中,提高财政赤字率、适当提高专项债规模、发行特别国债都是积极有效的措施。在货币政策方面,考虑实施宽信用与宽货币组合。疫情使资金周转压力大的中小企业面临巨大亏损,货币政策应首先防范信用收缩,从“量”上解决中小企业现金流问题;其次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继续推行贷款利率市场化,从“价”上解决企业融资贵问题。

4.2   长期战略

4.2.1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

数字化主要包括知识、经验、设计等方面的数字化;智能化主要指产品、生产流程、服务等方面的智能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字化转型就是实现智能化。随着全球分工日益深化,制造业分工越来越精细,产业链变长,生产过程复杂化、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以及风险事件的不确定性都是制造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动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组织管理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优化产品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企业可以通过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实现人、机、物全面互联以及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4.2.2   推进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以创新为动力,将创新活动贯穿于产品的各个环节,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就要求企业加大研发资金投入,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对创新创意产权的保护以及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通过跨国公司并购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制造业向微笑曲线的上游和下游延伸,聚焦于附加值更高的高精尖技术和销售服务,实现制造业升级。

4.2.3   不失时机地实施人才战略

人才是构建全球价值链的能力基础,不管是企业创新还是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都离不开人才。企业应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国家应进一步提高教育支出,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教育培养方式,继续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主要参考文献

[1]罗志恒.新冠疫情对经济、资本市场和国家治理的影响及应对[J].金融经济,2020(2):8-15.

[2]孙统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反思及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3]郑勇. 理性应对SARS对就业的挑战[N].工人日报,2003-06-06.

[4]刘春辉,杨少武.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影响研判[J].汽车与配件,2020(4):45-49.

[5]兰健,孟祖凯.新冠肺炎疫情对浙江外贸的影响[J].浙江经济,2020(2):26-28.

[6]刘九如,尹茗,李芳芳.新冠疫情对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的影响和发展机遇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20(1):5-12.

[7]周晓阳. 新冠肺炎疫情将如何影响芯片全产业链?[N]. 人民邮电报,2020-02-20(004).

[8]郭沛,秦晋霞.中国制造业价值链长度对就业弹性影响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9,35(1):138-141.

猜你喜欢

新冠疫情价值链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关于疫情对地区经济金融影响情况的调研
新冠疫情对县域脱贫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议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