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试验研究
2020-10-27李晓雨
李晓雨
摘 要:蚕豆是青海省种植面积最大的食用豆品种,主要种植于西宁市湟中县、湟源县、大通县,海东市互助县,海南州台地地区,是青海省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物之一。择取和运用适当的技术做好针对蚕豆作物的种植生产活动,能获得优质且良好的综合效果。围绕蚕豆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试验展开分析。
关键词:蚕豆;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试验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7-0098-02 中國图书分类号:S233.74 文献标志码:A
蚕豆也被称作佛豆、罗汉豆、胡豆,最早在北非地区种植,后引入西南亚地区耕种,属于常见且典型的1~2年生豆科草本类植物[1]。蚕豆是重要的冬季食用豆作物,营养价值较高,富含蛋白质、糖、维生素、钙和铁等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为25%~35%。此外,作为固氮作物,蚕豆可以将自然界中分子态氮转化为氮素化合物,增加土壤氮素含量。从基本营养价值来看,蚕豆果实中包含有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的氨基酸类营养物质,以及数量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基础调查研究数据显示,蚕豆营养价值构成丰富,外观色泽鲜亮、颗粒表征饱满,种植、生产、加工过程不会引发环境污染破坏问题。
蚕豆市场受众广泛。从使用价值来看,蚕豆不仅可以经过常规加工处理后直接食用,还能够二次加工后制作成酱油、粉丝及粉皮等产品,也可以制作处理成动物饲料,具备着较为广泛的市场前景。近年,伴随着蚕豆产品市场交易行情持续改善,参与蚕豆作物种植生产的农户和企业数量均呈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在蚕豆作物累计种植面积持续扩增条件下,迫切需要运用适当的现代化蚕豆种植生产技术,改善提升蚕豆种植生产水平与经济效益[2]。
1 蚕豆作物种植栽培技术的基本要点
1.1 选地与整地
种植蚕豆前,应当选择适宜的种植地块。按照现有的技术研究文献可知,适宜种植蚕豆作物土壤应具有结构质地松软、土层结构深厚、肥力中等及微碱性等特点。
在开展蚕豆作物种植培育过程中,要避免选择多年连续耕种的土地,规避因连续耕种土地中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正在培育的蚕豆种子感染一种或多种病虫害的问题,避免正在培育的蚕豆种子发生营养物质摄入不均衡的问题。开展针对蚕豆种子的培育活动,要最大限度地选择处在休耕状态的土地,或者与小麦作物、油菜作物展开轮作。
在利用空闲期土地开展蚕豆种子培育过程中,要注意做好所用地块土壤肥力水平的控制和保持工作,全面彻底消除可能发生的各类病虫害,为蚕豆种子培育技术活动创造和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持条件,确保实际开展的蚕豆种子培育工作能够顺利获取到良好的效果。
1.2 种植要领
应当选择穗大粒多及具备较强抗病能力的蚕豆作物品种。推荐选择生育期相对适中、植株基本结构较为紧凑以及具备果实高产特点的杂交新品种蚕豆作物。
应当选择每年霜降节气到来之前的6~7 d完成播种环节,且播种过程中气温最低控制标准介于3~4 ℃。严格避免因播种环境温度过低,给蚕豆作物植株实际生长发育过程造成不良影响。
由于蚕豆作物颗粒较大且吸水能力较强,蚕豆作物植株幼苗实际顶土能力相对弱。因次,要严格将播种深度参数控制在5~6 cm的区间内,并且要开展薄土层覆盖操作[3]。
1.3 合理控制密植状态
为了确保实际种植的蚕豆植株长期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应合理控制植株密度。将大行距设置为50 cm,小行距设置为30 cm,株距设置为20 cm。
假如蚕豆植株种植区域的土壤肥力水平处在相对充足状态,应当在设置密植程度过程中适当调整株行距。以8 500个/667 m2作为参照标准,控制和保障每个种植穴口内部投放的种子数量在3粒或者3粒以下,确保蚕豆作物在种植生产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实现最优的质量控制。
1.4 遵照配方,规范使用肥料
开展蚕豆作物的生产种植活动时,应当在肥料施用过程中严格遵照和执行控制氮元素摄入数量、增加磷元素摄入数量、补充钾元素摄入数量的基本指导原则,确保蚕豆作物植株能够长期维持优质且良好的生长状态。
蚕豆作物在缺乏磷元素和钾元素条件下,其植株会较为矮小,生长速度明显减缓,分枝数量也会明显减少。因此,开展蚕豆种植活动应当施加成分适宜的底肥,可以施加25%的三元复混肥30 kg/667 m2,以及人畜粪水1 500 kg/667 m2充当底肥。在土地肥力较强条件下,可以适度减少底肥使用数量,而在土壤肥力较弱条件下,可以将三元复混肥的使用量增加到50 kg/667 m2。
1.5 病虫害防治
为避免蚕豆作物在种植过程中感染各类病虫害,技术人员应当提前选择恰当方法展开预防工作。借助轮作或增加钾肥等方式,改善和提升蚕豆植株的抗病性,及时全面消除越冬幼虫。在蚕豆植株容易发生病害事件的时期,要开展针对性的药物防治,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蚕豆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试验思路
2.1 基本技术路线
参与开展蚕豆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试验活动过程中应当遵照的基本技术路线为:机具设备选型工作环节—机具设备引进与改进工作环节—进行试验工作环节—试验效果监测工作环节—制定技术规范工作环节。
2.1.1 机具选型工作环节
要对购机目录资料提前进行全面和规范的查阅,遵照蚕豆作物种植生产过程中面对的空间面积大小和性价比状态,确定实际运用的机具设备型号,满足生产要求。
2.1.2 机具设备引进与改进工作环节
要选择引入种类适宜的机具设备且适当改进,确保实际选择的机具设备能够充分适应和满足蚕豆作物种植生产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各项基本需求。
2.1.3 试验工作环节
针对实际所选机具设备开展试验,验证并确定机具设备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具备可靠性及有效性。
2.1.4 试验效果监测工作环节
针对机具设备在技术作业过程中的效率水平以及实际获取的作业技术效果开展动态监测,对实际种植过程中的蚕豆作物进行产量测定。
2.1.5 制定技术规范工作环节
立足于试验周期中获取的成果,制定满足实际需求的蚕豆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导规范。
2.2 蚕豆种植全程机械化的5个阶段
2.2.1 耕整地阶段
在开展深松旋耕技术环节过程中,要利用型号适宜的深松旋耕机设备。
2.2.2 播种阶段
选择利用多功能覆膜播种机设备。要注重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计算好播种数量参数以及播种深度参数。
2.2.3 灌溉阶段
利用卷盘式喷灌机设备,合理控制设备运行过程的各项基本参数,确保实际开展的灌溉效果优良,为蚕豆植株维持良好生长状态创造支持条件。
2.2.4 植保阶段
择取利用高地隙喷杆喷雾机设备。
2.2.5 收获阶段
择取利用迪尔谷物收获机设备。
2.3 机具设备改进处理
要通过对SGTN-200Z4A2型多功能覆膜播种机设备中的播种器组件及覆土器组件进行适当的技术改良,确保其能够充分满足蚕豆作物播种环节的技术需求。
对L60迪尔谷物收获机设备中安装配置的筛选技术系统及排杂技术系统进行技术改进,确保其能够满足蚕豆作物生产过程中的基本使用要求。
2.4 机具设备基本要求
在蚕豆作物机械化播种过程中,要注重选择覆膜播种机设备开展作业环节,且一次性连续完成起垄作业、施肥作业、铺膜作业、播种作业及镇压作业等环节。要将播种行距控制在30 cm,株距控制在15 cm,播种深度控制在3 cm。
在开展蚕豆作物植株机械化植保过程中,可选择运用自走式作物喷杆喷雾机设备开展作业,在病害、虫害及草害的关键性防控节点喷洒药液。在确保实际用药过程具备充分精准性的前提下,得到良好的病虫害防控效果。
要强化提升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后期的管理工作力度,划拨充足资金开展水库及公路等基础设施管理工作。蚕豆属于典型的喜湿不喜涝作物,种植生产过程中必须注重灌溉工作,避免蚕豆作物在種植过程中发生缺水问题。要结合蚕豆种植生产实际需求,在资金支持条件良好前提下,积极购置使用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改善蚕豆作物种植生产活动的总体效果。
3 结束语
蚕豆营养价值丰富。引入运用全程机械化技术开展蚕豆作物的种植生产活动,不仅能够充分满足我国民众对蚕豆的需求,还能支持蚕豆种植业从业者得到良好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沈学善,屈会娟,周全卢,等.西充县旱地蚕豆-有机甘薯高效种植新模式效益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20,59(3):25-28,41.
[2]张梦瑶,肖靖秀,汤利,等.不同磷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对根际有效磷及磷吸收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25(7):1157-1165.
[3]黄金芳.浅析早熟蚕豆青海13号和黑饲麦1号的混播种植模式[J].南方农业,2018,12(29):26,30.
(编辑:季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