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策略
2020-10-27吴岳峰
吴岳峰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村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有了新要求,二者应齐头并进、协调发展。我国是人口大国且农村人口众多,需要通过发展农村文化促进经济发展,通过经济发展带动文化建设,以此提升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与文化素质。对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相关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文化;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7-005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得到极大改善。从文化水平看,我国农村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没有实现协调发展,导致我国新农村建设受到一定限制。《当代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社会矛盾分析》中提出,我国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自始至终都是农民问题。当代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主体,也是农村经济社会主体,必须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目前,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发展经济是重中之重,因此“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成为我国发展的主要思维模式。但这种思维模式缺少对社会和谐发展的思考,文化发展的不足必然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最终导致国家发展动力不足。
1 农村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内涵与必然性
要想实现农村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需做到以人为本,实现共同进步、互相配合、互相推动,提升农村经济与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
当下,农村经济与文化和谐发展是社會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协调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和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推动社会发展。实践表明,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展可以产生强大的生产力,共同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和文化是我国协同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客观反映。其次,协同发展是解决农村矛盾的关键途径。现阶段,农村社会文化主要来源于人们物质文化及生产水平的提升,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矛盾。要想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实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协调发展[1]。
2 农村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农村文化指的是农村整体表现出的文化现象。农村文化是以农村经济为基础,综合现代政治制度所表现出的精神活动和物化成果,是独立的客体,与城市文化相对应。我国农村文化建立在我国历史和国情之上。在发展过程中,农村文化已经成为带有我国特色的文化基因。
我国农村文化具备历史继承和延续的特征,能够长时间影响农民的思想及行为,逐渐形成不同地域和历史发展的印记,这种延续性需要融合时代发展,形成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使我国农村文化发扬光大,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促进农村文化和农村经济结合,需关注农村文化中农民的主体地位。只有满足农民需求才能促进农村文化更好地传承、延续、发展,因此要将农民利益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文化时代性和民族创新性是文化创造的两大支撑点,中国民族创建了独特的传统文化,我国农村文化中体现出了群众性和时代性[2]。
3 农村文化的功能性
3.1 农村文化的经济功能
生产水平和农民素养对农村经济发展进程有直接影响。在文化经济功能的推动下,大多数农民逐渐转变为技术型劳动力。大量从土地中走出来的农民开始向文化方向发展,通过科技力量获取收益,将农村文化的经济效益有效发挥出来[3]。
3.2 农村文化具有的教化功能
农村文化应以先进文化为发展目标,注重创新。群众作为农村构成主体,必须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而农民需要通过农村文化获得技术。随着时代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已经不需过度依靠体力劳动,各种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走进农民生活。要想改善物质生活,提高自身经济条件和增加收入,农民需要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技能。这便体现了农村文化的教育功能。
3.3 农村文化具有导向功能
农村文化中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民通过农村文化能够获取正确的价值方向和行为准则。农村文化可以让人们在收获成果的同时积累更多经验。这些经验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进行具体指导,有效引导人们向着更远、更高的目标努力。法律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一定约束性,将法律规定同农村文化相结合,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4]。
4 农村文化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三者协调发展即社会主义协调发展。要想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就需要以良好的物质基础促进经济发展。
4.1 农村文化提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指导
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人口大国,14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行,科技兴国战略大力扶持农村粮食生产,保证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农村经济发展保障了农村文化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求得到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农业技术等培训指导的支持。虽然和最终目标存在一定距离,但是已经受到了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5]。
4.2 农村文化的提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
农村文化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应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有助于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全国人民的中国梦。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中,文化和经济发展逐渐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一体化发展。文化和经济结合发展发挥出了强大的创造力,加快了社会全面发展的速度,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巨大支撑力量。
农村文化和经济是我国文化与经济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中国文化和经济发展中涉及到的农村文化和农村经济内容较少[6]。
4.3 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文化和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一旦文化和经济分割,那么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就难以得到满足,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此外,文化和经济协调发展不等同于两者相加。只有文化和经济相互配合,才可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从中获取最大利益。
5 我国农村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现阶段,我国农村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出现该问题的原因较多,例如农村和农民自身的因素、国家对农村文化的重视程度、我国国情影响等。面对这些情况,应加强农村文化保障。在农民方面,农民缺少追求文化的动力,文化在家庭整体投入中占比偏低。在社会和政府方面,农村没有明确的文化政策,致使农村地区文化经费逐年降低[7]。从地方到个人,人们对文化的重视程度难以满足群众对我国农村文化的各种需求。处于这种环境中,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农民文化生活比较单一且文化活动较少,虽然城镇地区有文化活动,但普及面和参与率依然很低。大部分农村没有完善的文化设施,缺少图书馆和文化中心等。这些现实情况阻碍了农村文化健康发展。
新时代的农民应该具备一定文化素养,而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农业区依然以粗放型经济为主,难以将现代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生产方式的科技含量较低。同时,农村较落后的思想观念阻碍了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民大多有“小富即安”的觀念,与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传统的文化精神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在经济主体行为导向、规约、激励等方面发挥作用。面对农村落后的思想观念,需要有针对性的策略,改善农村经济现状。
6 农村经济与农村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我国应该考虑农村具体情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村农村文化协调发展,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对策。
(1)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农村获得的经济发展成果。加大农业发展和科技兴农力度,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完善现代农业发展制度,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主抓农村经济,推动农村文化健康发展。农村文化和农村经济之间相互影响,二者要互相配合,实现共同发展。
(2)提高农村思想文化建设意识。人的行为受思想影响以及指导,只有在思想上对文化产生追求和渴望,意识到农村文化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重要意义,才能形成自主学习文化的思想观念。要不断加强文化因素的作用,重视文化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地方政府要指引文化发展方向,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要发挥榜样和带头作用。在了解农村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建设农村文化和农村经济,真正做好实践者。
(3)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全体成员应加强对农村文化精神的宣传和输入,加大力度投入农村文化设施,特别是学校、文化中心、图书馆以及技术培新中心等,加强对文化设施投入的重视。唯有这样才可以营造出浓厚的文化和学习气氛,奠定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基础。
(4)保护有利于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协调发展的事物。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和目标,重视规划内容和落实行动,让农村文化扎根在农村土地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国家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发展农村文化和农村经济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环境中,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在农村地区也是如此。经济和文化缺一不可,只有二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撑,才能实现农村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
7 结束语
21世纪,中国迅速崛起,并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在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中国必定会迎来下一个经济与文化的辉煌期。同时,当代中国人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时代使命和责任,应明确如何在新的历史发展环境中推动中国社会特色主义经济文化繁荣发展。一个农业大国要想实现所有人的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发展问题。
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全国人民应万众一心,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保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葛树山.中国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策略[J].现代商贸工业,2020(18):8-9.
[2]冯聪,汪长江.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探索[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9-52,63.
[3]张晓楠.乡村文化旅游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7):159-160.
[4]陈艳.日本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新农业,2015(23):50-51.
[5]叶宏.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J].才智,2014(18):2,11.
[6]王传荣,孙彦奕,张璇.经济文化与农村经济的协同演变分析——以山东为例[J].东岳论丛,2010,31(7):81-84.
[7]李定国.新农村建设文化滞后探索[J].湖北社会科学,2009(11):197-198.
(编辑:郭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