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影响因素探讨

2020-10-27陈彬彬

山西农经 2020年17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人力资本京津冀

陈彬彬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京津冀经济带得到快速发展。由于经济基础和资源分配不同,京津冀地区没有达到经济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反而使地区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为了探究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的原因,根据当前京津冀地区的发展现状,从技术水平、人力资本、三大产业3方面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发展高技术产业、培养高水平人才以及加快产业转型,是改变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提高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京津冀;高技术发展;人力资本;产业转型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7-002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1  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

京津冀地區经济发展迅速,资源共享促进了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但是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的发展不仅没有达到经济一体化的战略目标,而且差距变得越来越大。北京市作为国际化大都市,GDP位列全国第二位,远超河北省各城市的GDP,具备很强的经济发展动力。天津市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良好的工业发展水平,能够通过海上运输来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其发展水平也远超河北省。河北省的经济情况以及地理位置比较复杂,支柱产业仍为第二产业,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会带来很大的环境压力。在提倡绿色经济的今天,河北省由于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产业转型难度较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1],即使这3个地区地理位置分布紧密,但由于没有深层次的合作,造成彼此相互竞争,导致了零和博弈的局面。

2005—2018年京津冀地区GDP一直在增长,增长率分别为北京市335%、天津市382%、河北省260%。京津冀人均收入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是存在很大的差异。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北京市拥有大量的优质资源,在早期已经实现了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变;天津市凭借独特的港口优势,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河北省的经济重心仍然在第二产业上,而且在经济发展早期与京津两地的产业结构出现了趋同现象。因此虽然河北省的GDP总量位于3地之首,但是增长率以及人均收入水平却最低[2]。

2  影响因素分析

2.1  科技创新对于协同发展的影响

2016年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相关企业的数量仅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6.37%,远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27.9%。2016年京津冀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6.4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国的3.93%,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28.3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国的34.11%,这表明京津冀地区在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和营业收入方面不占绝对优势。北京、天津两市高新技术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2.51%、10.6%,高于河北省的2.13%。其中天津市的高新技术行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最高,表明天津市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北京在保持领先地位的前提下保持稳定发展。河北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为缓慢,2016年河北省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1 836.1亿元,远低于北京和天津两地,北京为4 308.5亿元,天津为3 762.5亿元[3]。

2.2  人力资本对协同发展的影响

人力资本是知识技能在人体内的凝结。某单位的人力资本存量越多、质量越高,获得的收益就越多,更容易实现利益最大化。

人力资本可以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而人力资本的有效积累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不仅可以带来技术进步,而且能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研究重点转移到了人力资本。

京津冀地区的教育水平有所差别。其中河北省的初、高中教育水平的就业人员数量远高于京津两地,北京市达到高等教育程度的就业人员数量位居3地首位,表明天津、河北两地应该提高高等教育水平。这是因为更高的教育水平可以提高人员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从而提高该地区劳动力的质量,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借鉴Robert提出的教育年限法来计算人力资本存量,其公式为:Ht=∑■■HEit×yi,式中Ht为第t年人力资本存量,HEit为第t年第i教育程度的就业人数,yi为第i教育程度的教育年限,其中i=1,2,3,4,5,6,7。依照我国的教育情况,把教育年限划分为1年、6年、9年、12年、14.5年、16年、20年等。2017年京津冀地区人力资本存量为15 516.43、9 283.55、39 383.13,人力资本水平分别为13.62、11.74、10.07。数据来源于《2018河北经济年鉴》《2018中国统计年鉴》。

由此可知,2017年河北省人力资本存量远超京津两地,主要是因为在河北省的从业人员中,初、高中学历的人数比例远远高于北京和天津。然而从业人员的人均教育年限才能真实反映某一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即: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存量/当年就业人员的数量。

2017年北京市的人力资本水平最高,天津市次之,河北省最低,分别为13.62年、11.74年、10.07年。从人力资本水平的增幅来看,北京市2017年人力资本水平较2007年增长了15.91%,天津市增长了13.54%,河北省增长了17.78%,河北省的增幅远高于京津两地,主要原因是平均受教育年限越短,增长的幅度越大。但从总体来看,京津冀区域的人力资本水平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3  三大产业对协同发展的影响

1978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产业发展水平却大不相同。2017年北京市三大产业所占比例为第一产业0.43%、第二产业19.01%、第三产业80.56%,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的比例远高于全国水平(51.63%)。而且北京市的第三产业集中程度远高于津冀两地,发展迅速,竞争力强,拥有很高的区位商。天津市的发展水平则处于工业化后期,三大产业占比分别为第一产业0.91%、第二产业40.94%、第三产业58.15%,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以及区位商水平相差不大。河北省三大产业各自所占比例为第一产业9.2%、第二产业46.58%、第三产业44.21%。作为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省份,河北省的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现在依然以农业为基础产业,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由于多年来注重传统工业的发展,导致河北省产业分散,技术水平低于京津两地,难以发展成为主导产业。河北省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缓慢,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和京津两地相差很大。

3  相关对策及建议

3.1  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京津冀地区相关部门应汇聚高新技术资源,借鉴北京中关村的发展经验,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平台。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将京津冀地区的科技研发和产业发展联系起来。主要应包括政策试行工作部门、产业规划部门、技术及产品引进部门、新产品推广销售部门、主要科技项目研发及其成果产业化部门。还应构建协同创新网上交流平台,将科技资源、发展政策、研究成果、发展要求、技术信息等汇聚到一起,能够进行线上项目申报和审批、资源共享、专家咨询等。利用线上平台的优势,将各行业的资源整合到一起。平台的构建应由京津冀地区的相关部门带头,由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共同构建。对于一些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行业,可以组建相应的专家咨询以及服务团队,实现京津冀协同创新。

除了构建交流平台之外,还需要完善、创新生态环境。一是完善京津冀地区的保障机制。出台跨地区、跨机构的协同创新政策,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机制问题,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二是创造创新环境。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圍能够更好地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创新。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牵头、社会宣传以及合理的政策条件来营造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加强京津冀地区协同创新的意识。三是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要紧跟创新步伐。以创新政策引领市场发展,依据不同地区的产业经营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实现各个行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

3.2  重视人力资本,实现“以产带人,以人兴城”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中应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2017年以来,各地开始出台引进人才的政策。2018年天津出台“海河英才”计划,表明天津市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人才引进计划的成功与否,重点不在于是否有足够优惠的政策、足够高的薪资待遇,而是应该着眼于长远的发展。京津冀地区要制定能够充分发挥人才能力的政策,拟定清晰的发展思路和人才发展计划,这样才能留住人才,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京津冀的协同进步。

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人力资本分布不均衡,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本结构不同和河北省人力资本大量流失。这会降低人力资本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导致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受到影响。京津冀地区需要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以此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使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由依附物质驱动型向人力资本驱动型转变,使人力资本的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3.3  构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根据京津冀地区的产业情况,应该以产业链为核心,通过多种类型的合作方式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的目标。对跨地区组建的企业要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扩大其规模及影响力。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和其他创新节点联动,形成产业带。以创新型企业或集团为核心,构建跨区域产业联盟,并以此为纽带,加强区域间产业的技术联合以及重大产业项目合作。增强中关村与天津尤其是滨海新区的资源交流以及项目合作,构建京津创新共同体,形成京津创新试验区。要充分发挥京津协同创新的辐射效应,先带动京津地区周边的城市发展,然后逐步扩展至河北省的各个城市,最后实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雪芹,张贵.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路径与策略[J].中国流通经济,2015,29(9):59-65.

[2]张瑶.京津冀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研究,2018(7):7-8.

[3]郑祖婷,李雪,张盈,等.京津冀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及协调发展对策[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4):112.

(编辑:周宏燕)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人力资本京津冀
京津冀协同发展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贵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铜川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