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热辐射“夺命” 重视现场急救“黄金3小时”
2020-10-27
指导专家·胡桃红(火箭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教授)
热射病就是最严重的中暑,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高温作业下发生的热射病大多是劳力型热射病。热射病作为一种致命性急症,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死率为20%~60%,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80%。
热射病之所以危险,是因为人体器官都需要在一定正常温度下才能正常运作,这和身体各种酶的生物活性及机体代谢有关,而一旦造成器官损伤,并不总是可逆。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时,死亡率极高就不难理解了。
现场急救“黄金3小时”
临床研究表明,热射病病死率与高热持续时间密切相关,超过3小时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病发后的3小时被称为抢救热射病的“黄金3小时”。在高温环境中,若身边人中暑,在拨打120的同时,应按以下步骤急救:
立即转移:迅速将患者由高热环境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有条件的话移到空调房间,使其平卧,垫高头脚,迅速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物。
快速降温:以物理降温为主要方法,采取头部敷冷毛巾,用冷水或湿毛巾擦拭全身,也可用冰袋降温。或用30%~40%酒精涂擦,同时扇风以快速散热。5~10分钟测一次体温,使核心体温在10至40分钟内迅速降至39℃以下,2小时内降至38.5℃以下。
及时补水:若患者仍有意识,可补充一些清凉饮料,并加入少量食盐,但不要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已经昏迷者不要强行喂水,以免引起气道梗阻或呕吐窒息。
紧急转送:一旦患者表现出意识障碍、呼吸急促、皮肤干热,继而体温迅速升高达到40℃以上,并出现嗜睡、昏迷等热射病典型症状时,或出现心跳骤停时,要立即做心肺复苏,并在第一时间转运到有血液净化治疗条件的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以赢得最佳抢救时间。
怎样远离热射病
户外作业时要少量多次饮水。高强度户外作业会大量出汗,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少量多次饮水。可以将水壶、水杯罐满绿豆汤或淡盐水,最好每15分钟喝一次,一次400~500毫升。
工作间隙或结束要尽快散热。户外作业中途休息或运动结束时,要马上走到阴凉处或大树下,可以解开衣服扣子,不要扎堆儿和大声说话,最好是静静地坐着,这样可以迅速散热。
需要一个可以纳凉降温的场所。酷暑来临时,在清凉的环境中待上几个小时,有利于机体恢复活力。晚间睡觉时,要警惕室内高温,合理调节室温,保证通风。
多食用一些清淡的瓜果蔬菜。要多食用一些带苦味的清淡饮食,以及含水量较高的蔬菜。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