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
2020-10-2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以下简称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始建于1886年,是一所以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医院设有64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包括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变态反应科、三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医院编制床位1 759张,2019年年门急诊量290.2万人次,出院人数10.9万人次,手术人数8.1万人次,床位使用率98%,平均住院日5.3天。
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北京学者4名,长江学者1名,青年北京学者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名,荣获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2人次。
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自1962年开始承担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工作,1994年成为首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耳鼻咽喉科学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系设在医院内。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现有学位点28个,其中博士学位点13个;硕士生导师124人,博士生导师48人,拥有24个临床教研室(组),15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1个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为“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耳鼻咽喉科学;市级教学团队1个:耳鼻咽喉科学;校级教学团队5个:内科学、妇产科学、医学影像诊断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课程建设成绩突出,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课程”2门,其中重点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规范教材主编3人。教育教学工作成绩优异,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首都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
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各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部级国家科技合作基地2个,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获批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5个,7个专业获得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扬帆计划重点医学和重点培育专业。在中国医学科学院2020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中,医院位居第44名,眼科和耳鼻咽喉科已连续7年保持前三甲。本次耳鼻咽喉科荣归榜首,变态反应科近两年进入前两位,眼科排名第3位。近5年共获得各类纵向科研项目360项,获批科研经费2.4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课题)102项,获批经费1.2亿元,作为项目首席牵头了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38项,国家奖8项。其中近五年获省部级(含社会力量)以上科技成果奖14项。2015-2019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SCI论文1 100余篇,影响因子>10分有21篇。2位教授连续3年入选中国高被引论文学者。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获批北京市专利资助试点单位,并获得中国(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中国(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备案主体单位资质。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目前持有专利共157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119项,外观设计8项。
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历经百余年发展,几代同仁人秉承“精诚勤和”的院训,弘扬医院深刻的文化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同仁人将继承和发扬百年同仁优良传统,苦练内功、精于内涵、不忘初心、创新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把医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院型医院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