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新课改下高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方法

2020-10-26唐晓丽

成长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主题式新课改高中数学

唐晓丽

摘 要:当前我国新课改全面推进,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下的需求,需要更新教学方法,主题式教学便走进了课堂,教师的教材成为联络教学的纽带,提供与主题相关的各种领域的知识,甚至打破学科的限制,为学生设置更符合教学主题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数学 主题式 教学方法

在阶段性区域统考进度要求和高考压力下很多教师依旧“被迫”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动力,限制核心素养的发展,扼杀创新意识,在最新一轮课改大环境下,承载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诉求,因此,高中教师经过不断的实践创新,将主题式教学方法引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1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主题式教学的意义

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养教育的功能。高中数学课程目标是让学生获取“四基”,提高“四能”,不断发展学生数学素养。高中数学逻辑性强,难度大,采用主题式教学的方法提供富有创新且贴近教学内容的各种情景,利于学生探索新知识,明确主题,将抽象化的知识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来,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采用主题式教学方法,更适合新课改的要求。转变教师灌输者角色,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主题式教学的要点

2.1 明确主题教学学习目标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前要明确主题式教学的教学目标,不偏离教学目标,才能确保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能简单的设定主题,要对教材内容反复研究,对教材进行深挖,合理延伸运用,确定学习目标,确保学生能学习到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突出主题教学学习重点

主题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重点,通过情景化模式学习,增强学生综合能力。需要教师明确每节课的重点,教学情境围绕着重点和难点展开,在引入情境之后将探究中发现的教学目标可能的重点和难点用简洁的语言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在听课前就有心理准备,听到重点、难点时精力可以更加集中。教师在采用主题式教学时,讲述到重点和难点时可通过不同的语气语调,引起学生注意,让学生分析探讨时着重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

2.3 主题教学中要关爱学生

采用主题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之间在特定情境下分析讨论,需要教师更加细心,对学生更加关爱。多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沟通,对学生加以引导,避免基础好的学生在学习中收获较大,基础差的学生收获较少,要多关注那些基础差的学生,确保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多鼓励基础差的学生,给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4 主题教学中以学生为主

采用主题教学法,意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参与度不高,阻碍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教师要注意在主题教学中,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少讲,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充当引导组织者即可[1]。

3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主题式教学的方法

主题教学方法是教师给学生一个特殊的情境,然后根据教学情境引出学习内容,使师生在探讨中解决问题,再具体高中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学习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适量引入课外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锻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深刻的掌握所学内容。

3.1 教师课前设计生活化的主题情境

中國教育部门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求学生拥有数学思维,学会用数学思维看待生活中的问题,要有能够切实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教师在课前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定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将生活和数学相结合,更有助于提升课堂氛围,和生活实际相关的数学问题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确保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学生在学习“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时,教师可以和生物学教师合作,查询关于蜜蜂繁殖的知识,估算养蜂出现蜂王的概率,进而确定科学养蜂分箱的计划。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的知识是有用的,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索求知精神,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2]。

3.2 根据新课改要求结合教学重点设计主题

高中数学课堂主题式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重点设计相关的数学主题,或者找到生活中和教育内容相关的问题设置教学主题,这种方式可以将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为更为有趣的实际问题,还可以用生活实践去验证数学真理。以教学重点为基础设置情境的方法需要教师有专业的教学能力和生活实践经历,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拓宽学生视野。例如,在学习“导数及其应用”时,可以给学生设计生活中常用物品的生产成本和变量之间的关系,给学生关系式,让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探讨优化利润的方法。学生解决问题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导数在生活各领域中的应用,让学生意识到导数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用导数知识去优化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3.3 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主题教学情境的活动

高中数学课堂采用主题教学方法可以不直接由教师公布此次学习主题,由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课堂上自由讨论,通过合作探讨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独立确定学习主题,由教师先设定一个情境,然后引导学生找到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式探讨交流,然后教师收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的方法进行总结纠正。通过这种由学生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为教师教学环节提供新的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3]。

3.4 教师在教学中设计演绎式主题教学情境

教师教学中,可以将原始的数学问题进行还原,让学生通过观察原有的数学问题,猜想可能应用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假设、验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印象,在验证过程中可以形成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提高从生活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数学定理的起源,真正做到了解数学、热爱数学。例如,学生在学习“空间几何体”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数据,让学生应用原有知识算出几何体的表面积,推理假设求表面积的公式,学生解决问题之后,教师再进行讲解,学生的记忆会更为深刻。

3.5 教师使用主题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反馈

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主题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但是教师要注重收集学生反馈信息,若学生学习方法错误,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学生做错过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对所学知识掌握也会更加牢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见学生学习方法错误时,也可以给其他学生讲解,避免其他学生也犯同样的错误,但是这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知错能改、不怕犯错的意识,防止学生因为害怕犯错而不再去探索,教师多和学生沟通,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可以使学生逻辑思维更加严谨[4]。

4 总结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将生活实践和数学问题结合,打造趣味性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主题情境化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响应国家教育部门号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更牢固的掌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曾震.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中的问题情景创设[J].数学教学研究,2017,36(11):54-56.

[2] 叶高荣.新课改视域下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方法探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9):92-92.

[3] 娜日.论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J]. 好家长, 2017(11):177-177.

[4] 黄文龙.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2017(2):54-54.

猜你喜欢

主题式新课改高中数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主题式课程整合的价值、困境与改进
小学数学和科学学科主题式整合的教学思考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