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香润心扉,阅读伴人生

2020-10-26孔祥林

成长 2020年11期
关键词:书籍阅读学生

孔祥林

摘 要:我们按照“学生主体、全员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长”的工作思路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鼓励创新、持之以恒”的工作要求,营造浓郁的校园阅读氛围,探索以课堂为主,课外校外为辅的阅读模式。落实责任,确保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优化环境,营造阅读氛围;分级定书定量,满足学生需要;聚焦课程深耕教学,积淀阅读底蕴;课题引领,使阅读有的放矢;创新活动,滋养阅读灵感。

关键词:学生 书籍 阅读

阅读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是一种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为切实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我校按照“学生主体、全员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长”的工作思路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鼓励创新、持之以恒”的工作要求,营造浓郁的校园阅读氛围,探索以课堂为主,课外校外为辅的阅读模式。

1 落实责任,确保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确保读书系列活动有效、规范、深入、有序地开展,我校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蒋新华校长亲自主持,构建了以德育处、教学处、少先队、班级协同开展活动的工作网络,根据活动计划,层层落实责任、分解任务。各班结合班集体建设的特色,根据学校读书计划的大方向,也相应地制定了任务明确、措施有力,便于操作的活动计划,形成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的读书活动,确保了读书活动的顺利推进。

2 优化环境,营造阅读氛围

阅读环境是一种语言,蕴含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为了实现“书香润心扉,阅读伴人生”这一愿景,我校通过优化环境、创设情境,把外化的阅读引导目标内化为感同身受并身体力行的思想意识与自觉性为,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每一缕空气都浸润书香。我校精心构建多元化阅读环境,校园南墙“读书通事理”,定期向学生推荐不同类别的书目;校园东侧的“雨露廊”张贴着学生的读书“手抄报”、“我喜爱的书——海报”等读书成果;图书馆“开放的阅览室”,学生在课余时间都可以到阅览室阅览,开放时间从早8:00到晚4:30;教学楼走廊拐角处可见的“书吧”,让学生们畅想阅读,随心所“悦”;每间教室里精心布置的图书角,让孩子们时时沉浸在图书室的浓郁氛围里;楼梯台阶上的谏言警句,让孩子们在步步攀登中收获了潜移默化的成长。

3 分级定书定量,满足学生需要

“什么年龄段的孩子读什么书。”我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按照不同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阅读读物,制定了不同年级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以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需要。“必读书目”由老师在课上进行指导,使学生读得更深入。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每个年段阅读总量的基础上,我们学校都有所增加,如下表:

“分级定书定量”的做法,满足了不同年龄的学生需求,使学生阅读落地生根。

4 聚焦课程深耕教学,积淀阅读底蕴

在推广学生阅读的道路上,我们把阅读的落脚点定在课程上。每班每周排进一节阅读课,由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读“必读书目”里的书,延展学生阅读的深度。每年级开设阅读社团,由年级组长负责指导读学校要求所读书目之外的书,拓宽学生阅读的广度,增长学生阅读的厚度。

近年来,我们遵照“语文先行,整体带动”的大阅读理念,围绕语文教材整合阅读文本,作为“主题阅读”的教学重要资源,成为语文教材的重要补充。“主题阅读”的整本书阅读指导课,老师们将阅读理念植入到语文课程中,把广泛的课外阅读纳入到语文学习范畴之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善于思考的能力。

5 课题引领,使阅读有的放矢

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学校进行了课外阅读的课题研究。

最初是语文组《在整本书阅读中实现读写结合》的专题研究。老师们“依纲靠本”,研读《课标》,找准切合点,遵循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年段目标、整本书的内容设计读写结合的内容。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学生读美文,学写作,以读促写;勤练笔,带阅读,读写相长。

在此基础上,我校语文教师进一步深入研究,申请了区级规划办重点课题《基于专题探究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区级一般课题《基于“大閱读”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实践研究》。老师们认真查阅资料、阅读专业书籍、上阅读指导课——老师们根据自身教学实践,从阅读模式到阅读策略,再到阅读评价进行深入的探讨,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老师们的整本书阅读指导水平不断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水平也随之提升。

6 创新活动,滋养阅读灵感

近年来,我们根据学生阅读工作发展的需要,每学期选择一个主题,为学生打造充满仪式感的阅读盛宴,让每个学生都因阅读而温暖明亮,神采飞扬。每学期的“读书节”——读书论坛、欢乐剧场、我讲书中的故事、美文诗会等项目让学生们感受着书香的浸润和文化的滋养。

低年级诵读展示活动。一、二年级没有区统一考试任务,每学年末,都要分年级进行“诵读展示活动”。学生们从一年来自己所读的课外书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在“展示会”上进行展示。学生们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或是齐声诵读,或是活灵活现的表演,或是低声吟唱,或是声情并茂的讲述┄┄使在场的师生和家长都受到了心灵的浸润。

图书义卖活动。为了践行学校“仁爱”的办学理念,我校“小雨点爱心基金会”举办了“好书伴我成长,图书义卖献爱心”图书义卖活动。活动均由一至六年级各中队独自承办,每个中队的少先队员们捐赠书籍后,放置各中队的摊位中成为爱心商品,同时绘制精美海报,推销书籍。义卖中,或由家长义工,或由少先队员志愿者们共同负责各中队的图书义卖,其他少先队员则拿上自己的零花钱游走于各个书摊,购买自己喜爱的书籍。义卖活动结束之后,便是爱心义卖善款捐赠仪式。各中队的中队长将各中队的爱心义卖善款投递到红领巾爱心箱里。活动后,由家委会代表将善款捐赠给云南贫困生沙天艳。此次活动,不仅让旧书得到了很好的利用,还让学生们奉献了爱心。

学生在此活动前还进行了书籍自主阅读,在家中亲子阅读,班级中互相交流,为自己喜爱的书籍绘制 “亲子阅读漂流卡”——腰封,撰写书的内容、推荐信息、爱书名言、与父母读书的感受、对下任图书主人的期望及良好祝愿、亲子个性签名、联系方式等内容,同时绘制图书海报和读书小报,畅谈感受,发表观点,学校聘请评委评选优秀作品,展示在雨露廊中。

知名作家见面会。11月6日,著名动物小说作家沈石溪在金顶街第四小学的全体师生及家长们的久久期盼中,终于与大家见面了。在最美好的遇见中,沈爷爷与师生分享文学创作经历、品味文学作品内涵,讲解读书、写作之道。大作家沈石溪的到来,使学生拥有了最温暖的童年记忆,实现了与文学大师的零距离接触。这样的活动,活跃校园阅读文化氛围,帮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让整个校园弥漫着浓浓的书香之气。

7 多种评价,促进阅读

只有对学生阅读情况进行评价,才能使阅读更有效。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阅读的量和以及阅读的效果,学校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讲故事、做读书卡、绘制手抄报、画海报、写读后感、举办演讲比赛等,都能够直接判断出读书效果的优与劣。学校还每学期统计每个学生所读书目和总字数,与前面各项活动综合起来,评选“阅读之星”。

这样的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和促进学生的日常阅读,调动起学生阅读整本书的积极性。

8 教师以身作则,带头读书

要想要学生爱读书,我们的老师就必须先爱读书。因此,我校老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加强学习,至少每人读完一本教育专著,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为我们的学生树立了榜样。

学校引导全体教师不仅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更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丰富学识知识。因此,学校还引导教师读更广泛的书籍,丰富内涵,提升整体素质。学校开展好书相伴系列活动。林清玄的《幸福從不缺席》好书交流会,老师们倾诉心声,分享读书的快乐,畅谈自己幸福的故事;读《长征》,忆长征故事,感长征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的丰功伟绩;读《童话》,回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道路。教师以自身良好阅读习惯带动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促进立德树人、文化育人。

书是我们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愿阅读能够成为孩子们的习惯和乐趣,让他们在溢满书香的班级和校园中成长、进步!

参考文献:

[1] 谭有香.兴趣入手  引导阅读[J].青海教育,2020(04):36.

[2] 康建华.浅析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02):115.

猜你喜欢

书籍阅读学生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赶不走的学生
书籍与少年
学生写话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