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2020-10-26葛可
葛可
摘 要:高速公路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施工状况、自然条件、人为因素等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现象,影响高速公路的平整性与舒适性,带来较大的负面危害。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来讲,加强预防性养护至关重要,能够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满足车辆承载力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对预防性养护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稀浆封层;路面微表处
对于高速公路,采取预防性养护技术,具有较强的经济性与先进性,能够发挥出有效作用,全面提升路面的最终质量。预防性指的是,在路面出现病害之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对路面进行有效养护,以较低的施工成本实现良好的效果,使路面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由于高速公路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现象,因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以现场情况为依据,针对路面状况,选择最佳的养护技术,把控施工中的细节和要点,保证车辆的顺利通行,实现交通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
1 公路养护概述
所谓的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指的是公路运行前,采取相应的技术,预防路面可能出现的各种病害,能够控制不平整现象,降低路面的不良影响。车辆运行的速度往往过快,由于承载力的加大,会明显影响路面的内部结构,引发交通事故。以此,预防性养护的一个作用就是能够平整沥青混凝土路面,对于不同的病害现象,应使用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对于沥青脱落现象,应及时补沥青,避免出现大面积脱落,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国内高速公路中很常见,作为一种重要的路面结构形式,由于自身质量、车辆荷载、自然因素等影响,泛油、裂缝、沉降、车辙等病害会相继出现,影响了路面的使用性能。基于这种现象,必须使用养护技术,在预防的基础上控制病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修复,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方法,提升路面的耐久性与坚固性,保障最终的整体性能。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能够在萌芽状态消除路面病害,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养护水平,在科学技术进步的背景下,会不断改进与完善技术,有效弥补应用中的各项漏洞,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效结合。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养护的特点
在高速公路预养护施工中,预防是关键,对于轻微病害或者尚未出现病害的时候,就应提前下手,采取预防性养护施工的方式,防止病害的进一步蔓延。比如,对于沥青路面的开裂,出现了裂缝密集网状细纹或者单条裂缝,如果跨度在1.5mm以上,必须及时养护,控制裂缝的扩散,为车辆的顺利通行奠定基础。全寿命周期预测法、蚁群网络预测法等评价法应用的较多,对实际养护效果进行评价,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周期性是预防性养护施工的重要特点,随着交通量的增加,高速公路的耐久性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必须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整合各项影响因素,制定出完善的养护方案。结合实际情况,收集有关沥青路面的参数,经过整合分析,与公路通行的荷载量與通行量相适应,定期检查技术,对检测方案进行完善,获取准确的检测结果。在此基础上,有效执行预防性养护方案,严格控制沥青路面的病害现象,缓解疲劳损害程度,提高路面的最终质量。
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用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3.1 稀浆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
稀浆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能够提高沥青路面的承载力,缓解路面老化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级配值,通常使用细粒径混合料,满足常温状态下的拌和需求。破乳之前,应及时完成摊铺工作,冷拌和施工保持了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使其发挥出较好的效用。稀浆封层施工中,需要清理干净沥青表面的杂物、油渍和垃圾等,深入检查原有透层沥青与基层沥青,使其质量维持在最佳状态,保证两者能够紧密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保护层。严格控制稀浆混合料碎石粒径指标,使用标准筛,进行使用,筛分出超大粒径碎石,使拌和工作能够有效进行。稀浆层厚度较薄,会降低其密封性,较厚的话会形成鼓包,因此对于摊铺厚度,一定要严格控制。可以加强现场检测,对试验段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将5~6mm作为厚度的控制范围。
3.2 路面微表处预防性养护技术
路面微表处预防性养护技术在高速公路中应用较为广泛,处治表面之后,能够修补原有路面的车辙现象,使路面的抗渗性、耐磨性、耐久性、抗滑性等得到明显提升。施工中,摊铺机应匀速行驶,避免过快或者过慢,影响施工质量,保证摊铺效果。对于起点和终点位置,应安排相关人员,与摊铺找平施工相互配合,将施工接缝布设在路面标线位置上,使摊铺施工能够顺利进行。材料的易性和流动性应良好,拌和与摊铺都应均匀进行,保持集料的性能,防止出现离析现象。由于施工机械存在的误差性,后期摊铺中,会缩减摊铺厚度,因此应细致处理接缝。路面微表处预防性养护之后,应封闭交通2~3h,之后可以开放交通,避免路面受到车辆的碾压影响。
3.3 超薄罩面预养护技术分析
采用超薄罩面预养护施工技术,能够缓解荷载冲击,降低车辆振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度,保证车辆的顺利行驶。保证沥青路面罩面表面存在一定摩擦系数指标,避免影响施工质量,注重环保性,实现绿色施工的目标。冷罩面指的是将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和级配碎石材料等进行均匀搅拌,控制温度之后,摊铺之后进行压实,从而有效保护沥青混凝土路面。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此项施工技术,需要细致控制沥青使用量,阳离子乳化沥青材料与级配碎石形成物化作用,逐渐粘结并形成牢固的粘膜,并且不需要加热,能够节约材料,增强效果,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3.4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在高速公路养护中,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使用沥青材料,不仅能够节约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可持续效果显著,增加了利润空间。把握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原理,在沥青路面的基础上,混合新旧材料,再生集料之后进行使用,重新铺筑路面。施工前应做好准备工作,保持路面的干燥,路表温度在10℃以上,对摊铺力度进行控制,防止材料出现离析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在降雨天气应禁止施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尽量不影响工期。
3.5 石屑封层技术
石屑封层技术的通常应用在交通量较大的路段,碎石为主要的施工材料。同时,使用清洁、干燥、耐磨的集料,保证施工效果,起到良好的封闭性。具体来说,需要对公路表面进行彻底清洁,将适量的乳化沥青喷洒在公路表面,同时,均匀铺撒石屑,合理碾压之后,形成完整封闭的路面,使路面的摩擦力和抗滑能力得到提升,降低事故出现的概率。实际应用的时候,对于纵向裂缝或者轻微不平整的地方,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找出裂缝或者车辙等的负面影响,不断完善施工技术,或者与其他施工技术相互结合,最终提升养护的效果。
4 结束语
基于以往高速公路的实际运营状况,了解到沥青混凝土路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现象,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路面的质量,展现出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因此,需要全面把控预防性养护的相关细节,对路面病害的类型和程度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的养护技术。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养护效果,还能够切实提升路面的质量,保证车辆的有效通行,促进交通运输经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赵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措施[J].交通世界,2018(07).
[2]赵丽娜.关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及预防性养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9(10).
[3]王运琢.浅析沥青路面预防养护[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05).